他是著名电影演员,塑造了许多经典形象,1957年被开除党籍

雅可谈过去 2024-06-24 19:35:12

196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了一部经典的战争电影,名为《小兵张嘎》,影片中张莹饰演的游击队侦察员罗金保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小嘎子路遇罗金保”那场戏中,张莹将罗金保的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刻画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演员。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罗金保饰演者张莹的故事。

1924年7月,张莹出生于辽宁省开原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童年对于张莹来说,并不美好,由于家境贫寒,张莹只上了几年私塾就辍学回家,跟随父亲外出谋生,当过搬运工与建筑工,饱尝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铸成刚毅坚强的性格。

张莹从小就表现出对文艺表演浓厚的兴趣,他白天工作,晚上埋头苦学,考上相当于中专学历的商业学校,加入开原市的“黄龙”剧团,只要有空闲时间,张莹就去剧团进行表演,通过多年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为后来走上从事文艺事业打下了基础。

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成为国共两党关注的焦点,我党向东北派出大量的干部与部队,张莹知道只有共产党才是为穷苦百姓谋幸福的,于是便申请加入辽西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开启了革命生涯。

当时,张莹经常随文工团来到前线进行演出,创造出不少的经典舞台形象,获得指导员的一致好评,成为团里的骨干分子,受到组织的重点关注,于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就在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年,刚入党的张莹被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开始进入影坛。

新中国成立后,张莹出演最多的就是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比如说《赵一曼》、《白毛女》、《革命姻缘》等,不过真正为他打开名声的是1955年拍摄的两部电影,一个是《董存瑞》,另一个是《平原游击队》。

《董存瑞》中,张莹饰演的是赵连长,在“赵连长批评董存瑞浪费子弹”这场戏中,张莹将赵连长对董存瑞的严厉与疼爱表达得非常到位,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董存瑞》荣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张莹凭借精彩演出获得演员一等奖。

然而,就在张莹获得无数掌声的时候,现实却向他泼了一盆冷水。

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张莹被错划为“右派”,甚至还被开除党籍,被送到北大荒进行劳动改造,一想到自己离开无限热爱的党与表演舞台,张莹无比心痛,但他没有对未来失去信心,仍然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争取重新入党,1960年,张莹被甄别平反,摘掉了“右派”的帽子。

1962年,张莹终于回到朝思暮想的电影舞台,将自己的热情重新投入到无限热爱的表演艺术中,于1963年参加了《小兵张嘎》的拍摄,成功塑造出罗金保这一经典银幕形象,凭此,张莹步入表演艺术的黄金时代。

然而就在张莹风光无限之时,现实再次给他当头一棒。

1966年,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席卷中华大地,文艺知识分子首当其冲,成为遭受迫害的对象,张莹便是其中之一,他被指控为“反动艺人”,调到河北平山进行劳动改造,于1969年6月3日病逝,年仅45岁。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拨乱反正工作迅速开展起来,这一年,张莹的“错划”问题得到改正,也就预示着张莹获得了平反,这位为我国电影艺术发展作出贡献的前辈的冤屈终于得到昭雪。

0 阅读:7

雅可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