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楚考烈王出生地应为今荆州纪南城

湖北日报视频 2024-06-27 10:20:27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闻磊

编者按

荆山楚水起步,楚国八百年波澜壮阔——立国之初位卑国弱,鼎盛时期“地方五千里”,囊括半个中国,为秦汉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创造了高度发达、风格独特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各地楚遗址、楚城址、楚墓葬、楚简牍及矿冶遗存等新发现不断,极大地促进了楚文化研究的发展。尤其是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首次揭开楚国最高等级墓葬的面纱,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前不久,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十七次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各地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楚文化研究的热点、重点作深入交流。

今起,本报“文化中国行·荆楚风华”专栏推出系列报道“从考古新证遥看楚国风云”,敬请关注。

考古发掘现场(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项目供图)。

首次揭露的“亚字形”九室楚墓、3000多件组各类文物及大量动植物遗存……4月16日,安徽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由国家文物局作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这座楚国迁都寿春城之后的最高等级墓葬,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专家判断墓主身份可能为《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

6月21日至22日,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十七次年会在长沙召开,与会专家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表示,楚考烈王与湖北关系密切,出生地可能在楚国东迁前的郢都,即今荆州纪南城。

“网红”楚国王级墓葬墓主

故土应为楚郢都纪南城

武王墩墓作为楚国最高等级墓葬,成为近期考古界最大的“网红”。

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宫希成称,5月,安徽省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组结合墓葬规模、结构、出土文字材料与文献史料等综合分析,将武王墩墓主身份基本锁定为楚考烈王。

目前已在两件青铜器上发现楚考烈王的名字,其中一件铜簠,口沿处有十二字铭文“楚王酓(y n)前作铸金簠以供岁尝”,“酓前”就是楚考烈王的名字。

武王墩墓出土的青铜簠(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项目供图)。

楚考烈王何许人也?文献记载,他是楚顷襄王之子熊元,曾以质子身份入秦国作为“人质”,后在春申君黄歇的帮助下逃归楚国,继承王位,成为一代楚王。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后,楚顷襄王将国都从纪南城,东迁至陈(今河南淮阳)。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将国都继续东迁至寿春(今淮南寿县)。

楚考烈王及其朋友圈,出现在一系列今天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中,如毛遂自荐、歃血为盟等,关联着廉颇、毛遂、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等人。

考古工作者在安徽淮南武王墩主墓内提取脆弱的文物(2024年4月6日摄)。新华社发(国家文物局供图)。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尹弘兵称,楚考烈王生年不详,但翻阅文献略加推算可知:公元前292年,即楚顷襄王七年,秦楚联姻,楚迎妇于秦,此秦女应为顷襄王正妻,至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其间足有十四年,则顷襄王太子熊元颇有可能生于此时段。白起拔郢6年后,楚顷襄王二十七年,楚太子质于秦,可推知此时熊元或已成年,至少不是幼龄孩童。楚顷襄王三十六年,顷襄王病死,太子自秦归国即位,是为楚考烈王。“由此推算下来,楚考烈王出生及幼年生活之地在楚郢都,即今荆州纪南城,是有较大可能的。”

出土文物丰富璀璨

代表已知楚文化最高成就

武王墩墓是迄今为止经科学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楚墓,也是目前国内首次见到的、结构清晰明确的九室楚墓,代表楚国最高等级的丧葬礼制。

“武王墩墓的墓葬形制、营建工艺、出土文物,都代表了目前已知楚文化的最高成就,较全面地反映出战国晚期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社会图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玲在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十七次年会作主旨发言时称。

武王墩墓出土文物创多个之最——出土大铜鼎口径达88.9厘米,大于此前李三孤堆楚墓发现的铸客大鼎,是目前发现最大的楚鼎;出土两件瑟面,长度均为2.06米,是迄今出土战国时期最长的瑟;整体面积超200平方米的竹席,是目前考古工作者提取的面积最大的古代竹席。

2024年4月16日在武王墩墓考古实验室拍摄的出土竹席。新华社记者李贺 摄。

武王墩墓东、南、西、北各个侧室出土文物以铜礼器、生活用器、木俑、乐器为主。其中,东室出土以九鼎八簋为代表的大量铜礼器,数量众多,门类齐全,组合明确,为研究战国晚期礼乐制度提供了丰富实证。出土的“折叠腿儿”甗(y n)尤为罕见,三足高挑纤细,“膝盖处”设置可折叠90度的机关,且隐藏在兽面花纹后,精巧的设计令人赞叹。北室出土编钟、编磬、瑟、鼓、竽等各类乐器。音乐考古专家测音时发现,一组编钟音列结构完整,在两千年后仍能奏响现代名曲《茉莉花》。

安徽淮南武王墩主墓椁室盖板揭露完毕后的情况。 新华社发(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厦门大学教授张闻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楚国王级墓葬棺椁九室布局的首次揭露,让考古界十分惊喜,此前对楚王墓的内部结构更多是猜测。”他称,“亚字型”大墓,从营建规模看,绝对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营造过程十分繁复,特别是在古代没有工程机械的情况下进行,让人颇为震惊。难得的是,出土椁室盖板表面发现的大量墨书文字,不仅标注了各个分室的埋葬性质,还详细标注了盖板顺序,对深入了解墓葬的营建方式很有帮助。

更多报道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