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利津李神仙”的故事,我决心学会“奇门遁甲”。

蕴观易经文化 2024-04-17 10:14:23

因为“利津李神仙”的故事,我决心学会“奇门遁甲”。听同学讲“李神仙”的故事,激发对“奇门遁甲”的向往

首次知道“预测学”的概念,是因为听同学讲“利津李神仙”的故事。

“李神仙”是山东利津县本地一位“名人”,因为其精通“奇门遁甲学”而远近闻名。传说“李神仙”能“腾云驾雾”,能“瞬间转移”,其人出神入化。

那是发生在在高二的时候,同班有一位同学叫“黄琦凯”,课间偶然谈起本地有一位“奇异人士”叫“李神仙”。谈到“李神仙”半夜挖出一条地道的的故事,从而引出李神仙精通“奇门遁甲”。这则传说在本地流传甚广,其遗迹现在还保存完整。

在闲聊中,黄同学说到李神仙就是因为精通“奇门遁甲”而远近闻名的,据说精通“奇门遁甲”后可以“精通天地之间的秘密”,能“定鸟”——可以使唤飞鸟,还可以随心所欲地施展法术……

顿时,我的“玄学”欲被瞬间激发。只听见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我一定要学会这门“奇异之术”!

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我学习《周易》仅限于哲学、思想层面。自从听闻了“李神仙”的故事后,首次知道了“预测学”这个概念。

事件虽小,意义非凡。

“利津李神仙”是谁?

在利津县人民政府官网上,有“非遗项目”栏目,其中就包含了“李神仙”的故事。

在利津,提起李神仙,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是在邻近的沾化、滨州、垦利、广饶等地,也是大名鼎鼎。《利津县志·仙迹列传》记载:“李登仙,仁义乡一图人,字见田。幼好谈史讲义,通《康节》、《数学》诸书。常游四方,逢异人秘授真法……故人呼之李神仙。”明太史朱仓起撰写的《李神仙传》中写道:“李神仙,利津人也……神仙殁年八十二,子某贡受官,孙能属文,今拔入太学,神仙名登仙,字见田,人无贵贱,咸呼曰李神仙”。由此看来,李神仙确有其人。既然如此,在本地及外地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那些李神仙的奇闻铁事,也许就是真的了。

李神仙,名登仙,字见田,生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卒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明末,李登仙曾为鸿胪寺序班。利津县旧志和《吾庐笔谈》(清代金石学家、利津籍李佐贤编著)记载:李登仙自幼聪颖,喜读《周易》等书,不慕仕途,生活无拘无束。有时锦衣绣袍,有时破帽垢衫。长游四方,求仙问道,逢异人秘授仙术,遂出口诗文,随风珠玉,为人占卜,无不奇验,故被时人称为“李神仙”。

《武定府志,仙释传》,《利津县志,仙伎》,(清康熙十二年卷)。《利津县志,仙迹列传》。(清光绪九年卷)、《虞初新志、记事》均记载其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有几篇文章也记载了他的作为。

李登仙出生利津县仁义乡富有之家,亦属书香门弟,他生性心底善良,乐善好施,以一种戏耍的形式替天行道,为民争理,乡邻口碑极好。他有奇异之术,讲求正义,抚民为本,深受县民赞颂,故有些事迹在民间流传尚久,屡经民众口头众作,已形成不少完整的故事传至三百多年,足以说明他那时的作为深受民众推崇,也表达了几代百姓的良好愿望和对正义的渴求。

利津县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文化灿烂。

利津民间文学的传播承载着利津的历史,孕育形成了利津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质,逐渐成为利津跨越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坚实根基,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保护和发扬历史文化成为县史志和文化部门的重要责任。县委、县政府多次强调有关部门对利津文化进行抢救和挖掘,整理和保护,进一步弘扬优秀利津民间文化,这也是利津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据史志记载,早在明末时期,太史朱沧曾为李神仙写过传记。三百年后的今天,又有张大民先生杀出来为李登仙以民间故事的形式“树碑立传”。但由于时间久长,好多故事缺头少尾,伎离破碎,给张大民搜集、整理、编辑过程中增加了很多困难。

张大民先生四处调查,八方查对,不畏艰难,拖着病身子,完成了这一任务。

李神仙故居(李神仙洞)的位置

利津街道李神仙洞属省级保护文物,位于利津街道前北街地下。民间流传有很多有关李神仙洞的故事。

相传,李神仙洞是曾任明鸿庐寺序班的李登仙(李神仙),为防清政府搜捕所建的藏身之处。

清顺治三年所建,南北长35.6米,东西宽72厘米,总面积35.88平方米。现已被李神仙后人重新整修,有通道,有居室。墙上有放灯架的小孔,也有出气孔。

近几年,市内外参观者络绎不绝。

李神仙洞位置:利津老城大隅首以北50米处。

关于奇门遁甲预测学

奇门遁甲是《易经》应用工具的一种,因为其模型大、信息量大、推理的逻辑性最好,被称之为”帝王之学“。

《四库全书》中写道“于方技中,最具理致”。

因为“奇门遁甲”模型是模拟天地运转而来的,所以对未来的预测能大致符合其发展的趋势、走向。

任何预测学都不是“万能的”,奇门遁甲也是如此。

奇门遁甲最重要的功能是文化价值!易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最稳定、最本质的内核,决定了中华文化的面貌特征和总体走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深层心里结构,促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和风险习惯。(《易医同源识病法》)

本文写于:2024年3月8日  11:37。

END

作者简介:陈勇臻,字“蕴观”,号“清鑫居士”。祖籍利津,现定居淄博。

民革党员、周易学者;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文促会易学文化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2019年创立“自我实现宗派-理论体系”。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