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周总理做对事情却被迫连夜写检讨,当晚连抽了两包烟

百年人物志 2024-05-14 10:11:13

百年人物志,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

毛主席一生,没有太多的嗜好,只是对香烟上了瘾。他抽烟最厉害时,一天能吸3包。尤其是在看文件、写书时,抽烟最厉害。

从井冈山时期开始,毛主席的烟瘾就已经相当大了。在他眼中,烟就是“神经缓冲剂”,许多重要的思想和战略决策就是在一边抽烟,一边思考中诞生的。

相比于毛主席对烟的依赖,周总理则是不抽烟的。周总理不抽烟一方面是受家族的影响,周家几代人抽烟的屈指可数。另一方面则是在天津南开大学读书时,有一条校规就是“学生不能抽烟”。

当然,这不是说周总理从来没有抽过烟,他也曾有几次破例抽了烟。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就“和平建国”展开了谈判,在哪里都爱横插一脚的美国政府也安排了特使马歇尔将军调停两党的和谈。

周总理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出席了三方和谈。虽然蒋介石“假和平”的野心昭然若揭,而美国政府一直是国民党背后的“金主”。很显然,这次和谈是不公正的,但尽管如此,我党也必须参加。可想而知,周总理在这次谈判时有多艰苦。

谈判时,马歇尔讲的是英文,章文晋为周总理翻译,听完翻译后,他再抽一两口烟,吐出烟雾后再回答。

整个谈判过程中,周总理的话没有任何破绽,经常一语中的令国民党方面下不来台。而他之所以罕见抽起了烟也是故意为之。

周总理文武双全,更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日语和俄语五门外语。因此,当马歇尔发言时,他其实完全能够听懂,而利用翻译和抽烟的时间,他能够做出全面的思考并组织语言回答。

这也是为什么一向不抽烟的周总理在这次谈判中烟不离手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日理万机,但事无巨细都要一一亲自过问才放心。如此繁重的工作对他的身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他的健康着想,邓颖超仔细照料着他的生活。

由于周总理经常要主持召开会议,而不少参加会议的老同志都有着抽烟的习惯,有些甚至烟瘾还很大。为了不让周总理吸入“二手烟”,邓颖超特意在会议室的桌子上摆放了一个写着“请勿吸烟”的牌子。

一次开会时,由于会议时间过长,烟瘾大的廖承志几次伸手掏烟,但为了周总理的健康几次忍住了。周总理看出了他的隐忍,然后笑着让他抽烟。

此后,会议室桌子上摆放的“请勿吸烟”的牌子被周总理翻了个面。

其实,当时不少同志都爱抽烟,邓小平、纪登奎和余秋里烟瘾也不小,李先念则钟情雪茄。但他们只要跟周总理在一起,便十分克制,几乎不在他面前抽烟。即便忍不住要抽烟也会专门走到离周总理远一点的地方去。

周总理虽然不抽烟,但他也并不反对别人抽烟。相反,他更是有自己独有的解读,认为“所有抽烟的人都在纳税,也是对国家财政的支援。”

不过,一向远离香烟的周总理却曾在一夜之间接连抽掉了两包烟,这是为什么呢?

1957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上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这一背景下,中央高层领导人一致认为要加快经济建设的脚步,这样做利国利民。

但在加快建设中国经济速度的同时,周总理始终不忘强调务实,并率先提出了“反冒进”的做法,指出既要反思想保守也要反急躁冒进。

然而,毛主席在1957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公开批评了“反冒进”。同年11月,毛主席在莫斯科参加了十月革命胜利四十周年庆典活动,期间,他提出的“超英赶美”在国内引起了热烈反响。

回国后,毛主席先后主持召开了一系列以批评反冒进为主题的会议,对右倾保守进行了批评。

1958年1月11日至22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了南宁会议。毛主席在第一次讲话中就对国务院的反冒进进行了批评。

周总理是在13日才飞抵南宁参加会议的。14日,毛主席继续措辞较为严厉地批评了反冒进。周总理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16日,毛主席又借柯庆施在1957年12月25日作的《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这一长篇报告点名批评了周总理。称他的反冒进伤了许多人的心,明确表示自己是反反冒进的。

当晚,周总理回到住处开始写起了检讨。原本是由他口述,政治秘书范若愚做记录的。但几个小时过去了,周总理却说不出来一句检讨的话,内心极其痛苦。

最后,他抬头看着范若愚,低沉地说道:“范秘书,不用做记录了,先回去休息吧。”

第二天早上,当范若愚打开门后,满屋子的烟味扑面而来,呛得他直咳嗽。走近一看,他惊讶地发现了办公桌上堆放着满满的两烟灰缸烟头,大约有整整两包的量。

周总理终于写出了检讨,但过程有多痛苦纠结,看那堆满的烟灰缸便能窥见一二。19日,周总理在全体大会上作了自我批评。

有人曾说,周总理身上具有鹰和鸽的双重性格,鹰的尖锐和鸽的温和在他身上达到了惊人的和谐统一。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白色恐怖时期,亦或是受到批判的时候,周总理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信念,这是他刚的一面。

然而,周总理又有柔的一面。尤其在身处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时,尽管多次被错误、不公平地对待,但他总是能够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继续忘我地投入工作。他用自己的平和以柔克刚。这样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博大的胸怀是一般人没有的。

周总理之所以受到人民爱戴,正是因为他是一位忠诚无私、勤政廉洁的伟大公仆。

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总理身边的一名卫士从花匠在庭院墙根处种的菜地里拿了一些豆角,交给厨房做菜。

周总理看着这么新鲜的菜,好奇地问道:“这是从哪买的菜?”

当他得知是卫士擅自摘得时,立即问道“你给师傅钱了吗?”

“没有。”卫士小声说道。

周总理立即教育了他,并叫来卫士长吩咐道:“这种现象一定要杜绝,如果用了公家的东西,也记得给钱。”

很快,花匠师傅便收到了钱。以后这样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

在三年困难时期,为了给国家财政减轻一些负担,周总理负责起了身边一名工作人员的工资。周总理和邓大姐的工资原本就不多,这些钱不仅要用作生活开销,还要补贴老家亲属,如今又要负担一个人的工资,这样下来,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加贫苦了。

除了在生活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外,为了做好工作,他经常通宵达旦,殚精竭虑,连吃饭都顾不上。这可急坏了身边的工作人员。

为此,工作人员想了一个办法,他们吩咐厨房煮一些玉米粥之类的稀饭,然后将饭倒进周总理喝茶的瓷缸里。这样周总理在工作时,便能够端起来喝一口,补充能量。

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周总理怎么能不让人民敬爱呢?

参考资料:《丰碑》2016年第1期、博览群书2009年7期、党史文苑2014年21期、周恩来纪念网、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福建党史月刊》

0 阅读:1

百年人物志

简介:这是一个有态度的历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