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北大的考古学不是香饽饽,四年前上北大考古学的女生怎么样了

郭先生说教育 2024-05-31 15:53:12

2020年,湖南省高考文科领域传来佳音:钟芳蓉以676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她选择了相对冷门的专业——“考古学”。

网友们的讨论沸反盈天:“学考古,似乎就业前景堪忧。”“以六百七十六的高分,选择师范或计算机这样就业热门的专业岂不更好?”

 

四年前的那次高考,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

让我们走近这位出身寒门的才女,探看她今日的生活轨迹。

清水出芙蓉,自是寒门佳话

钟芳蓉,湖南省耒阳市一个小山村的女儿。这里山清水秀,风俗纯朴,却也经济拮据。她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留下她独自守候家园。

家境虽贫,钟芳蓉却早熟且貌美,犹如古画中的仕女,让人心生怜惜。邻里常言:“芳蓉自幼便是众人眼中的明珠,学业无需挂虑,闲时读书、助祖辈家务,小小年纪已显非凡。”

 

“三岁看八十”,钟芳蓉自幼便在劳作中不失学习,洗衣、做饭、下田,学习未曾中断,书本成了她情感的寄托,知识的海洋成了她的避风港。

小学毕业后,她毅然选择寄宿中学,既减轻了家中负担,也为自己的学习争取了更多空间。

在一次访问中,她透露:“因阅读广泛,我养成了快速学习的能力,无论是背诵、书写还是解题,速度与效率并进,学习之路因此更加顺畅。”

勤奋以赴,圆梦燕园

初至市立高中,钟芳蓉面临学习挑战,同学基础普遍优于自己,几度暗自垂泪,向远方的父母倾诉。父母总是鼓励她调整心态,以超乎常人的努力追赶。

高二时,她因对历史的浓厚兴趣选择了文科,尤其痴迷于考古,这份热爱在电视节目中找到了共鸣。

高考之日,父母特请假陪考,结束铃响,钟芳蓉轻松笑道:“终于可以翻阅那些珍藏的文物书籍了。”

 

得知女儿的心声,父母欣慰不已,全力支持她的爱好。

成绩揭晓,钟芳蓉显得异常冷静,得知676分的成绩,一抹微笑浮上唇边,她感受到梦想的轮廓愈发清晰。

“咱们的女儿真有出息!”父母的喜悦溢于言表。

高考佳绩传遍村庄,学校老师自发组成车队,带着鞭炮,穿越三十里乡村小径报喜,整个村子因她的成就而欢腾。

专业抉择,舆论沸扬

面临专业与学校的选择,钟芳蓉的决定令父母为难,毕竟他们对外界的了解有限。然而,钟芳蓉却坚定地说:“我要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父母不解:“考古专业,以你文科第四、耒阳市第一的排名,为何不考虑师范,将来做一名教师?”钟芳蓉的回答毫不犹豫:“我对历史和考古充满热情,请相信我。”

专业选择引热议

尽管外界对考古专业的误解颇深,认为其艰辛且就业前景黯淡,钟芳蓉却不为所动。有人质疑,有人担忧,但她坚信每条道路都有其光辉。

 

钟芳蓉提及她的偶像是敦煌的守护者樊锦诗,她渴望追随其足迹,樊老师亦亲笔鼓励,北大官方与湖北省博物馆亦纷纷发声支持,一股考古热潮在网络上兴起。

当下:考古界的新星

在樊锦诗老师的亲笔勉励、北大官方的力挺、湖北省博物馆的邀请下,钟芳蓉成为了“考古界的小宠儿”。网友们的鼓励与支持如潮水般涌来,她以超高的民众基础步入大学,却始终保持谦逊、专注与自信。

 

参与《中国考古大会》节目的她,以其专业的见解和亲和的形象赢得了更广泛的赞誉,成为年轻一代的榜样。

结语:启示与展望

钟芳蓉的故事启示我们:遵循内心的热情,即便逆风前行,也能抵达梦想的彼岸。她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奋斗,也得益于父母的理解与社会的包容。

 

如今,即将毕业的钟芳蓉,无论是选择深造还是步入职场,都决心在考古与历史的道路上深耕。她的故事,是对所有寒门学子的鼓舞:勇敢追梦,星光不负赶路人。

让我们为钟芳蓉点赞,为每一个敢于逐梦的灵魂加油。愿每个奋斗者都能在自己的天空绽放独特的光芒,每个出身平凡的年轻人,都能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0 阅读:91

郭先生说教育

简介:为高考的学生做点事🤔 阐述有用的教育理念、知识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