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向毛主席建议,进行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

奕伟聊过去 2024-06-20 15:02:46

1973年,毛主席提出,八大军区司令员互换一下位置。这是建国以来,一次重大的军事调动,也可以说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手笔。

那么,是谁向毛主席提出,进行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呢?事情源于一次考察。

那是1973年的秋天,毛主席派了两个人离开北京,到外地考察。一个是王洪文,另一个就是邓小平。邓小平的名字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因为当时的邓小平刚刚复出不久,恢复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二人外出考察完毕,毛主席要进行考核,检查作业,要检验一下他们考察的成果。

毛主席问,我百年之后,中国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当时是1973 年,毛主席刚好80岁,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大不如前,老人家这样问,说明他非常担忧中国的未来和前途。

面对毛主席的提问,王洪文给出的答案是,主席,您放心,中国一定会沿着您制定的革命路线继续前进。王洪文说的毕恭毕敬,他的回答浮于表面。

显然毛主席不满意这个回答。邓小平是如何回答的呢?他和王洪文的回答截然相反,邓小平说,主席百年之后,中国将会发生军阀割据和混战。

此言一出,大家都是为之一震。毛主席若有所思地点头称是。显然,邓小平是真的沉下心去调研了,真的看到了问题,发现了问题,而且思考了问题。

邓小平为什么这样说呢?他绝不是故作危言耸听。邓小平说的是一种现象,那就是建国20多年了,有些大军区司令员,比如许世友陈锡联杨得志韩先楚,长期在一个位置上不动,长此以往,不堪设想。

中国历史上,因此而发生军阀割据和混战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个问题明摆着呢,毛主席早就看出来了,王洪文难道看不出来?可能他看出来了,而没有说出来吧。

这种话说出来,很得罪人的。而且有些大军区司令员,比如陈锡联和许世友,以及李德生,都是邓小平的老部下。他们对邓小平非常尊敬,邓小平对他们也非常爱护。

可是为了国家利益,邓小平宁愿说出这种得罪人的话。据长期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童小鹏回忆说,毛主席接受了邓小平的建议,采取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这样的重大举措。

可见邓小平的建议,对毛主席的影响很大。还有一个人也有同样的看法,他就是叶剑英元帅。九一三事件之后,毛主席让叶剑英主持军委的日常工作。

两年多过去了,叶剑英负责管理军队,对于军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叶剑英当然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落实毛主席的指示,大力整顿军队,也认为必须进行组织调整。

有了这两位大人物的建议,毛主席才最终决定要进行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在对调的会议上,毛主席转头对叶剑英说了一句话,我是代表你讲话。

毛主席这样说,充分说明,他采纳了叶剑英的建议,在这个问题上,他和叶剑英的看法是一致的。有了邓小平和叶剑英的建议,毛主席一声令下,八大军区司令员迅速对调。

通过对调,避免了某位将军一直坐镇一个大军区的现象,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邓小平提出的那种风险,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历史证明,邓小平和叶剑英才是老成谋国。

0 阅读:0

奕伟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