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铜仁防汛救灾工作一线观察

天眼新闻 2024-06-24 08:40:19

众志成城筑牢“安全堤坝”

——铜仁市防汛救灾工作一线观察

铜仁,地处云贵高原东陲的武陵山腹地,喀斯特岩溶地貌广阔,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崎岖山地因素影响,气象要素年际变化大,灾害性天气较多。特别是进入每年的“七下八上”主汛期,多轮强降雨连绵不断,为全市防汛救灾工作带来挑战。

6月22日,市委书记李作勋到市应急管理指挥中心调度全市防汛救灾情况。代旭东/摄

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精心统筹、靠前指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和省里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履职尽责、通力协作,多措并举打好防汛“主动仗”,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安全堤”,千方百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未雨绸缪 无汛则安

防汛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只有做好预警在前,织密“保障网”,才能让防汛更有主动权,让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更有保障。

进入汛期,松桃苗族自治县太平营街道坨田河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现场,挖掘机长臂挥舞,运输车来回穿梭,机器轰鸣,施工单位正开足马力抢抓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坨田河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现场负责人叶巍介绍,该项目分4个施工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共50余人正在加紧施工,积极备战防汛减灾工作。

石阡县中坝街道江河村山洪沟治理项目正在推进中,目前工程治理正常运行,河道行洪畅通。黎娅玲/摄

与此同时,碧江区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从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做好隐患排查、充实物资储备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物资储备和应急预案等工作,防范化解水患灾害风险,提高洪涝灾害应对水平和能力。

市水务局汛前督促各区县全面排查整治度汛安全隐患,汛前梳理全市城市易涝点、病险水库、山洪灾害危险区及在建水库、山洪沟治理工程等名录,并针对度汛风险制定了防范应对措施。

……

自今年4月以来,全市多地频发阵雨、雷阵雨和暴雨,还存在短时强降水、极端性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等。为进一步做好主汛期防灾准备工作,提升突发险情应急处置能力,我市进一步优化《铜仁市防汛救灾应急处置方案》,明确市、县两级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和重点防洪城镇防汛行政责任人,及时组织各级各有关部门对江河湖库、地质灾害、道路交通、城市内涝、农业防灾减灾等重点部位重点领域全方位开展防汛工作安全检查。

截止目前,市县两级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17次,发布预警信息13.7万余条,及时提醒做好防汛避险措施。市县两级应急、水务、自然资源等27个重点部门编制防汛救灾应急处置方案200余个,各项防汛度汛工作有序推进。

闻令而动 高效指挥

进入主汛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时常灯火通明,不时传来的消息提醒音打破宁静,一道道防汛防台调度指令从这里发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防台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坚守岗位、靠前指挥、高位部署,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贯穿于每一次防汛防台救灾的全过程。干部群众积极行动,全面加强灾害防范应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特别是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市委、市政府主要同志多次作出批示,并亲临一线检查防汛防灾工作,多次现场调度暴雨落区防范应对情况,督促落实防汛防灾措施。

6月2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穆嵘坤召开全市防汛救灾工作调度会。代旭东/摄

与此同时,来自气象、水务、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针对汛情形势开展会商研判、隐患排查、督促指导,形成防汛救灾工作的强大合力。

6月16日晚,江口县怒溪镇出现强降雨天气,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怒溪镇党委、政府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党政领导带队实地开展群众劝离转移工作。

面对严峻防汛形势,怒溪镇迅速出击,积极组织镇值班干部、镇消防站以及村干部,分两个组下沉到河口村等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逐户敲门将风险情况告知,并组织人员进行转移。

成功避险后,怒溪镇党委副书记周兴回忆:“晚上10点开始下雨,我们收到县应急管理局预警信息后,立即做出行动,截至次日凌晨3点半,完成81人避险转移。大家都很配合,基本上没什么损失。”

江口县怒溪镇党员干部连夜到棉花村地质灾害点转移留守老人到安全地方。黄迪雅/摄

这是一场高效指挥成功抢险攻坚的生动缩影。我市通过建立健全了防汛救灾工作责任体系,明确市县两级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和重点防洪城镇防汛行政责任人,对全市518座水库、1304座山塘、349处山洪灾害危险区、1243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面落实有关责任人,进一步明确了防汛工作任务,重点抓好防汛安排部署、汛期安全形势研判、防汛措施落实等工作。

同时,按照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四级”包保责任机制,持续强化防汛责任落实。各地结合实际制定防汛防灾包片督导方案,市级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10个包片督导组,按期到区县开展包片督导工作,对各区县和重点部门防汛防灾工作责任落实、隐患排查整治、应急值班值守等工作开展督导检查。

科学调度 精准管控

防汛救灾就是与风竞速、同雨赛跑、与险夺安的过程,暴雨侵袭,防汛就不能掉以轻心。

狂风怒吼,暴雨如注。强降雨来袭之前,提前研判风险、消除安全隐患、靠前指挥决策,才能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打开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可实时掌握气象、洪涝、地质灾害等综合监测信息,对全市降雨情况、江河水库水情、地灾监测点实时进行监测,哪里降雨最多,哪里的水库、江河水位超限,哪里的地质监测点有预警信息,哪个区域发布了预警信号都可以在自然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实时看见。

通过综合预警功能,还可实时调度掌握暴雨、大风、雷电、大雾等预警信息,根据预警信息重点开展调度叫应工作。

连续性降雨导致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出现路基、边坡垮塌阻断交通等情况,当地有关部门全面排查整治及时排除险情,全力保障全境国省干道“大安畅”。王东/摄

近日,万山区范围出现不同程度的山体滑坡、河流水位上涨等情况,该区气象局对天气情况、雨情走向、区域分布等进行动态监控,确保实时有数据、实时有报送、实时有应对。

“目前万山已启动暴雨三级应急响应,我们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严密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为有关部门准确研判汛期形势提供强有力支持。”据万山区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刘德灿介绍。

在该区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监控屏幕上水文、降雨分布、汛期提醒等内容实时可见,工作人员正通过监控实时了解水位站点、城区河道等情况。

变被动处置为精准管控,变经验判断为科学调度……铜仁市应急指挥中心根据预警信息、天气预报情况、降雨重点区域等信息,通过智慧应急终端直接调度到所在区县、乡镇、村,确保叫应到基层,实时调度重点区域周边的物资储备、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抢险装备信息,确保发生事故队伍、物资第一时间调度到位。

松桃苗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利用“智慧应急融合终端”平台查看各乡镇(街道)突发事件、应急值班、灾害预警等情况。陈薇 曾凌峰/摄

我市还将智慧应急终端作为乡镇应急指挥平台的载体,将7万多个生产经营单位纳入安全监管模块“一张图”管控,将3万多个灾害风险点融入灾害预警模块“一键式”监测预警,高效快速联网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早一分钟预警,就多一分安全。截止目前,全市181个乡镇(街道)应急指挥平台基本实现视频互联互通、可视可讲可调度全覆盖,基层智慧化、数字化应急管理效率和水平得以持续提升,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群策群力 保障有力

5月1日,正式入汛前一周,铜仁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就公布了2024年各行政区域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小一型及以上水库水电站防汛行政责任人和重点防洪城镇防汛行政责任人三张“名单”。

另据气象预测,我市6月下旬初期、7月中旬、8月中旬仍有6至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发生,累计雨量350mm至450mm,局地易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防汛救灾期间,全市各级党组织全力以赴精心组织、靠前指挥,要求各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各地防汛责任人及时上岗、各尽其职,有效避免了因灾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和财产损失的扩大。

6月23日,江口县怒溪镇龙眉村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成员到辖区查看河水上涨及农作物受灾情况。

“街道和村里的干部进村入户宣传防汛工作,告诉我们最近天气变化大,雨水比较多,要防范山体滑坡和河道涨洪水,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应急防护。”

“如果出现上游来水量过大,水位不断上涨,我们要第一时间上报县防汛办,同时组织人员对隐患点的群众做好撤离准备。”

“听到我的锣鼓声,一定要按墙上红色标识箭头尽快撤离到安全地带,切莫在家逗留!”

……

——同心协力,顶风战雨,一幕幕暖心画面在全市各地随处可见。

汛期的到来,一次又一次地吹响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战役的号角。

松桃苗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对仓库物资进行整理。陈薇 曾凌峰/摄

越是关键时刻,物资保障和应急救援力量尤显重要。

对此,铜仁市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备足备齐抢险物料、救生器材、抢险机具等各种防汛救灾物资物料,统筹好人员力量,将辖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水库堤防管理员、党员等各类人员力量整合起来,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提前预置救援力量到暴雨重点落区,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灾情,第一时间能够投入抢险救援。

风雨同舟,众志成城,铜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迎难而上,一定能够打赢这场防汛攻坚战。

记者:李桃红编辑:汪纯二审:王懿值班编委:张璇月总值班:勾文明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