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新篇章: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前的必备攻略

智能老互 2024-05-16 06:03:21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遥感技术逐渐被引入农作物生长监测领域,尤其是近些年,随着遥感技术和智慧农业的发展,利用多光谱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作物面积估算、长势监测等已经成为国家、各级地方政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重要技术手段。

  诚然,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的标准规范还未有,不同地区的监测结果难以进行比较分析,在智慧农业生产中无法给出定量遥感评价结果,迫切需要制定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规范。

  日前,河南省农学会提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总结本单位和全省其他单位作物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的技术及经验,提出并制定《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规范》,将有助于提升农作物长势监测的效率,提高不同部门作物长势监测服务能力。

  《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规范》规定了农作物无人机多光谱遥感长势监测的设备组成、监测注意事项、无人机多光谱数据获取与预处理、植被指数计算、地面调查、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等内容,适用于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数据开展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工作。

  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离不开监测设备。农作物长势无人机遥感监测设备应包括多旋翼无人机、传感器固定支架、多光谱传感器、遥控器。例如多旋翼无人机,应不少于4个旋翼轴,且能够实现悬停飞行;传感器应包括蓝光、绿光、红光、近红外光等波段以及支架应采用碳纤维结构制造,用于固定多光谱传感器,保证传感器的稳定。

  那么,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监测前有哪些准备工作呢?

  一、起降场地选择

  (一)起降场地应相对平坦、视野良好,距离军用、民用机场;

  (二)应远离人口密集区,半径200m范围内不能有高压线、高大建筑物,重要设施;

  (三)附近应无正在使用的雷达站、微波中继、无线通信等干扰源,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应测试;

  (四)信号的频率和强度,如对系统设备有干扰,须改变起降场地。

  二、航线设计

  三、空域协调

  监测作业前需根据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规定申请空域,批复后方可进场作业。

  四、飞行前准备

  (一)无人机平台组装

  组装多旋翼无人机和多光谱传感器,组装时需检查各部件是否连接紧密,供电接线是否正确连接,电量是否充足。

  (二)辐射定标版铺设

  应在无人机起飞前将黑白灰三色辐射定标板铺于数据获取区域,对多光谱传感器进行自动曝光,进行光线校准。

  (三)地面控制点布设

  五、安全保障措施

  (一)无人机平台在开展飞行作业前和作业后均需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才能组织飞行作业;

  (二)无人机飞行作业应满足 CH/Z3001—2010 规定;

  (三)作业员人身安全应符合 CH/1016 的规定。

  农作物长势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是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时了解农作物长势进行田间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可为智慧农业生产农作物长势监测、变量施肥、产量预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将有助于提升农作物长势监测的效率,提高不同部门作物长势监测服务能力。制定该标准有利于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操作。

0 阅读:0

智能老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