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正在涌入“预制菜”品牌,外卖被干掉真的不远了?

奋斗的人读历史 2023-09-10 07:18:52

预制菜是经过加工和包装的半成品或成品菜肴,只需要简单的加热或烹饪就可以食用。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饮食健康和便捷的需求增加,预制菜市场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据统计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到5500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3%。

而且预制菜市场还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玩家的关注和投入。据悉仅2021年上半年,就有超过30家预制菜企业获得了融资,总金额超过50亿元。这些企业包括了传统的食品企业、新兴的互联网企业、知名的餐饮企业等等。他们都希望能够在这个万亿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那么在这样一个火热的市场中,预制菜是否能够取代外卖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呢?

一、预制菜与外卖的优劣对比

首先我们来比较一下预制菜与外卖在各方面的优劣。

价格方面:预制菜与外卖的价格差异并不大。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外卖平均单价为23.8元,而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预制菜平均单价为24.5元。从这个角度看,两者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品质方面:预制菜相对于外卖而言,在品质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预制菜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卫生和营养,同时也避免了外卖在配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质、污染和损耗等问题。预制菜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口味和需求,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选择,满足消费者的偏好和期待。

便捷方面:外卖相对于预制菜而言,在便捷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外卖只需要通过手机下单,就可以在短时间内送达,不需要自己动手加热或烹饪。而预制菜虽然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订购,但是还需要自己在家里或者办公室进行加热或烹饪,这对于一些没有条件或者没有时间的消费者而言,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便。

预制菜与外卖各有优劣,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消费者在选择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权衡和取舍。

二、预制菜与外卖的竞争与合作

预制菜与外卖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两者都是针对家庭餐饮场景的解决方案,都是希望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便捷、更美味的食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两者是争夺同一份市场蛋糕的对手。随着预制菜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预制菜对外卖市场的冲击和挤压也会越来越明显。

据统计2020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达到6646亿元,同比增长15%;而预制菜市场规模达到5500亿元,同比增长32%。从增速来看,预制菜明显高于外卖。从规模来看,预制菜已经接近外卖。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预制菜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超过外卖,成为家庭餐饮市场的主导力量。

预制菜与外卖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两者并不是完全的零和游戏,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和补充的伙伴。一方面,预制菜可以借助外卖平台的流量和渠道,扩大自己的销售和覆盖范围。例如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都已经开设了专门的预制菜频道或专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另一方面,外卖平台也可以借助预制菜的产品和品牌,丰富自己的内容和服务,提高自己的用户粘性和满意度。例如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都已经与多个知名的预制菜品牌进行了合作或投资,如味知香、正大食品、安井食品等。

三、预制菜与外卖的未来趋势

预制菜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更加高效、智能和个性化。一方面,预制菜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张,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预制菜企业将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提供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和喜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加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外卖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更加便捷、安全和多元化。一方面,外卖平台将通过技术创新和规范管理,提高配送速度和保证食品安全,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信任感。另一方面,外卖平台将通过内容创新和合作拓展,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选择和便利,从而增加用户参与度和满意度。

结语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资本正在疯狂涌入预制菜品牌,外卖被干掉真的不远了吗?答案是:不一定。

预制菜与外卖并不是完全互斥的选择,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和促进的选择。两者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且都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消费者在选择时,并不是只能选择一种,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灵活地选择一种或者多种。

预制菜与外卖之间并不会出现生死之战,而会出现共赢之局。资本涌入预制菜品牌,并不意味着外卖会被干掉,而意味着预制菜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会。同样地外卖也不会被预制菜取代,而会与预制菜共同发展和进步。预制菜与外卖都是为了让消费者吃得更好,这才是他们的共同目标和价值。

0 阅读:3

奋斗的人读历史

简介:为了目标而努力,为了理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