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后,预备役部队不再设“第一政委”,不再受地方的领导指挥

小圣杂谈 2024-06-20 15:51:23

在此轮国防和军队改革之前,武警部队和解放军预备役部队这两类规模庞大的武装力量都是实行军地双重领导体制。例如,武警内卫总队除了接受武警总部的领导管理外,还要服从省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指挥;而预备役部队也是类似的情况,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相关领导会在预备役部队中担任一定的职务。所以,无论是武警部队还是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在军改前都设有“第一政委”,这个职务均是由地方党委或政府的重要领导担任;但军改后,武警部队、解放军预备役部队都不再设立“第一政委”之职。今天,小圣就和大家聊一聊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第一政委”的大致情况。

在介绍一下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第一政委”职务之前,先大致介绍一下预备役部队的情况。组建预备役部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也是确保国防安全的重要保证,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设有预备役制度。而我国则是最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探索建立预备役部队,至1983年5月对预备役部队的编制结构和力量建设进行了规范和统一,最终在1986年8月将预备役部队全面列入了解放军建制序列,最为典型的有预备役高炮师、预备役步兵师、预备役高炮旅、预备役工兵团、预备役防化团、预备役通信团等等。

长期以来,解放军预备役部队都是隶属各个省军区、直辖市警备区和卫戍区,同时接受军队和地方的双重领导,即在接受省军区系统的领导指挥外,还接受所在行政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部队执行情况和建设情况双向通报。另外,许多预备役部队的营地、设施以及相关的后勤保障等都依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当然预备役部队也会支持地方建设、担负抢险救灾之职。也正是因为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处于“军地联系共建”的核心位置,所以预备役部队长期实施“第一政委”制度,且担任者都是地方各级党委或政府的重要领导,通常由大军区任命、省军区宣读任职命令,预备役部队“第一政委”要定期参会、现场办公、帮助预备役部队解决困难。

需要强调的是,预备役师的“第一政委”至少是副省级干部也可能是正省级,综合之前的报道来看,诸如省长、副省长、省委政法委书记、省会城市市委书记都可以担任预备役师“第一政委”之职,例子也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解放军预备役部队设立“第一政委”是“党管武装”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将部队和地方党委政府统筹结合起来,确保预备役部队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的理念。

但在此前的军改中,党中央、中央军委对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进行了调整,明确自2020年7月1日零时起,预备役部队全面纳入军队领导指挥体系,由现行军地双重领导调整为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如此一来,预备役部队的经费由军队统一调拨、不再需要地方党委政府提供经费支持;同时地方党委政府的相关领导也不再担任预备役部队的“第一政委”,也就是说预备役部队“第一政委”这个职务成为了历史。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关注、转发;转载请联系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11 阅读:2682

小圣杂谈

简介:一个热爱军事的普通人,用一己之见展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