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专机直飞中俄大后方,自不量力的韩国,要和中俄掰一掰手腕

科大烽嚯 2024-06-15 02:27:24

尹锡悦专机直飞中俄大后方,自不量力的韩国,要和中俄掰一掰手腕。

韩国总统尹锡悦,不久前乘专机开启了为期6天的中亚之旅。在结束首站对土库曼斯坦的访问后,尹锡悦抵达了第二站哈萨克斯坦,与哈国总统托卡耶夫举行会晤。随后他将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并从那里返回韩国。

【韩国总统尹锡悦,不久前开启了为期6天的中亚之旅】

韩国总统国家安全办公室第一副主任金泰孝对记者表示,韩国寻求将其创新能力与中亚的经济发展潜力结合起来,能源、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将会成为各方讨论的主要话题。

有韩媒指出,尹锡悦将在中亚推动名为“韩国丝绸之路”(K-Silk Road)的多边合作计划。该计划旨在“为数十万韩国侨民所在的地区建立多边关系的蓝图”。不仅在中亚,在南太平洋和非洲,韩国也在进行类似的努力。

“韩国丝绸之路”这个名字,本身就非常搞笑,韩国总说他们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纯属自欺欺人。而更搞笑的是,现在韩国真要拿这个偷别人名字的国家战略,跟我们的“一带一路”相竞争,甚至还美名曰“为数十万韩国侨民所在的地区建立多边关系的蓝图”。

【韩国总说他们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纯属自欺欺人】

美国做不到的事情,尹锡悦偏不信邪,也要来试一试——只不过,盗版是打不过正版的。

韩国很早就与中亚建立了经贸关系,但有长远规划的中亚战略,则在朴槿惠时代才开始出现。2013年10月,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提出了“欧亚倡议”,旨在通过经济、能源和交通合作,加强韩国和欧亚大陆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一年,我们也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

在朴槿惠提出的“欧亚倡议”中,韩国希望建设一条贯穿朝鲜半岛的铁路,将韩国与欧亚大陆连接起来,降低陆路运输成本的同时,提高韩国的出口能力。

【2013年10月,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提出了“欧亚倡议”】

此外,“欧亚倡议”还与“大图们倡议”(the Greater Tumen Initiative)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一个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的区域合作机制,参与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韩国和蒙古国。在朴槿惠的规划中,在中俄以及联合国等多方的推动下,朝鲜最终能够加入该倡议,把韩国和欧洲的交通网连接在一起。

文在寅总统上台后,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朴槿惠的中亚政策,在重点关注能源、贸易和基础设施合作的基础上,扩大了与中亚国家的合作领域。韩国企业不仅参与了中亚的天然气田开发,还在当地建立了石化厂和发电厂。

2019年,文在寅对中亚进行了为期8天的访问,在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时,他对该国总统米尔济约耶夫表示“希望有朝一日两国能通过铁路连接起来”。

【如果没有朝鲜的参与,那么韩国就不可能修建通往欧亚大陆的铁路】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朝鲜的参与,那么韩国就不可能修建通往乌兹别克斯坦的铁路。结合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文在寅在2018年和2019年会采取一系列对朝缓和关系的措施:这不仅事关半岛的和平,更事关韩国未来的国运发展大计。

韩国处在朝鲜半岛,如果无法与欧亚大陆实现陆路的连通,那么韩国的对外经贸就只能依赖海路。再考虑到西方霸权是建立在对海权的控制之下这一客观事实,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不论是朴槿惠,还是文在寅,其实他们都有意通过对欧亚进行长远的布局,让韩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美西方的地缘和经济依赖。

我们和俄罗斯为何都参与了“大图们倡议”?图们江出海口的问题,当然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这一倡议关乎整个东北亚的地缘格局。

【2019年,文在寅对中亚进行了为期8天的访问】

然而,尹锡悦的上台,让朴槿惠和文在寅两代总统的努力,几乎化成了泡影。如今朝韩关系的恶化程度,已经不能再往下跌了。已经明确在宪法中将韩国列为“敌人”而不再是“同胞”的朝鲜,不可能答应韩国从自己这里过境,建一条连接韩国、中亚和欧洲的铁路。

尹锡悦当然也很清楚这一点。在抛弃朴槿惠的“欧亚倡议”后,尹锡悦的中亚战略已经完全变了味。所谓“韩国丝绸之路”,表面上是为了加强韩国与中亚的联系,实际上是为了与中国形成竞争,完成华盛顿的任务:两年前,美国总统拜登提出所谓“6000亿美元基建计划”,要跟“一带一路”倡议掰手腕;如今,韩国又要在中亚搞一个山寨版的“丝绸之路”,说是“东施效颦”,都算是夸尹锡悦了。

对于我们来说,韩国在中亚的所作所为,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作为中俄共同的战略大后方,美国现在不仅要自己动手渗透,还想拉着手底下的盟友一起行动,这种危险的趋势无疑是值得我们保持警惕的。

0 阅读:0

科大烽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