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公路:抗日战争时期的“生命线”(上)

知识乾坤袋 2024-06-09 11:54:31

滇缅公路,自中国云南延伸到缅甸境内,连接着云南昆明与缅甸腊戍,全长约1100多公里。

缅甸腊戍,通过铁路线连接到缅甸仰光港口,从仰光港口到腊戍,再从腊戍到昆明。

全程连接起来构成了一条国际交通运输路线。

抗日战争时期,自从日军切断滇越铁路(云南到越南)后,滇缅公路作为中国从国外运进军需和生活物资,从国内出口外贸商品到国外的唯一通道。

被誉为抗日战争时期的“生命线”。

计划

自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中国的沿海港口面临着被日寇全面封锁的危险。

国民政府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急需开辟一条安全的对外联系路线,滇缅公路西段的紧急修建便由此开始。

滇缅公路在中国境内按修建时间可分为东西两段。

东段是已经于1935年12月修成通车的昆明至下关段,西段是这次抢修的下关至畹町段,全长约548公里。

另外除了要新修的西段外,还要改造昆明到下关以前未铺设完的泥土路面。

滇缅公路路线图

按当时的方案,此次修筑滇缅公路西段由云南省公路总局负责具体施工。

国民政府中央负责拨款补助并派人协助,要求在一年之内抢修出来。

在大众包括工程专家眼中,一年内要修出工程量这么大的一条路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时间不等人,战局瞬息万变。

1937年11月,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下达了开始修筑滇缅公路的命令,同年12月滇缅公路正式开始动工修筑。

1938年1月,云南省公路总局在云南保山设立了滇缅公路总工程处,委派时任云南省公路总局技监段纬为处长,主持这项修路工程。

抢修

滇缅公路下关到畹町段,地处横断山脉

沿途基本是崇山峻岭,大江大河,山高林密,江水湍急,大多路段位于人迹罕至的地方。

而且环境气候恶劣,雨季、炎热、潮湿、瘴气……修路工程复杂且艰巨。

在滇缅公路西段线路走向确定后,云南省公路总局随即安排了公路的勘测工作。

测量队不知道攀爬了多少座大山,穿越了多少丛林,横跨多少次大江,才得以开展测量工作。

而且由于赶不上进度,好多时候只能一边测量一边修筑公路。

此次修筑滇缅公路,云南省政府招募组织了滇西地区十数个县、十多个民族,共二十多万人参加到这次工程当中。

他们拖家带口,自带工具,翻山越岭来到修路地点,有些村子甚至老人妇女孩子都全部出动,留下空荡荡的村落。

按当时参与修路的民众所叙述,他们去修路一是为了抗日,二是为了挣一份活命钱。

民众修筑滇缅公路1

由于设备的缺乏,他们都是用原始方法手工操作。

像是在自家田地耕种一样,挥舞着锤子和锄头裂石劈路,用扁担挑着箩筐运送材料,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畏艰辛默默付出。

受了伤没有医疗条件,随便敷点草药应付了事。

野外随便搭个草棚生活,长期粮食短缺,饿了吃一顿没下顿。

即便如此情况下,还会碰上苛刻的监工克扣工钱。

而且沿路气候多变,瘴毒害人,疟疾肆虐。

病死、饿死、修路过程中被石头压死、开山爆破时被炸药炸死,遇上大雨导致塌方被掩埋而死……

那时候的人命就是这么的不值钱,为了国家民族大义,他们当中很多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民众修筑滇缅公路2

1938年8月底,滇缅公路全线通车。

从开始修建到通车仅用了九个多月时间,修成后的滇缅公路为泥结碎石路面,宽五到十米不等。

依靠原始的人力物力,全线共完成土石方一千三百多万立方米,新建下关到畹町段公路约五百四十八公里。

其中大中桥梁七座,小桥五百多座,涵洞一千四百多道,昆明至下关段的路面改造也被改造完成。

这是一个奇迹工程,是一个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壮举,是云南各族修路人合力在背后默默辛勤付出的重大成果,是为抗日战争做出的伟大贡献。

滇缅公路沿途某段

运输

抗战爆发后,中国各项物资紧缺,其中大量缺乏运输用的汽车。

以南洋华侨陈嘉庚为首的一批爱国侨领在得知消息后。

在南洋各地展开募捐活动,筹集资金购买了一大批汽车捐给国家,并且成立“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号召华侨回国参加抗战。

西南运输处(1941年改名为滇缅运输管理局),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最大的汽车运输机构。

旗下有汽车3000多辆,其中半数由海外华侨所捐赠。

南洋华侨机工,从南洋各国回国参加抗战的爱国团体,他们基本都在西南运输处工作,担任汽车司机、汽车修理工和其它相关职位。

那时候各国所援助的抗战物资就是由西南运输处车队,经滇缅公路从缅甸运进中国境内。

1938年12月,一批6000吨的军用物资从缅甸仰光港下船。

经缅甸腊戍运进我国云南畹町,从此滇缅公路承担起了运送外国物资的重任。

自此以后,运输车辆源源不断、不分日夜的行驶在滇缅公路上,官方的、民间的、各种各样的车辆,为中国抗战输送物资保障。

滇缅公路上的运输车

由于战局的变化,据统计,1939年到1941年,从滇缅公路运进国内的物资逐年增多。

在1939年,运进物资接近2.8万吨,1940年增加到6万多吨,1941年更是达到13万多吨,三年累计共运进22万多吨物资。

其中汽油占三分之一,军用品占五分之一,其余为面粉等其它物资,另还有出口未计。

但是单单进口就如此大的货量,滇缅公路被誉为抗战“生命线"毫不为过。

自从滇缅公路开通运行之后,侵华日军一直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拔除。

为此,日军多次对滇缅公路沿线进行轰炸,企图破坏滇缅公路的交通运输。

而中国军队也围绕着滇缅公路对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0 阅读:28
评论列表

知识乾坤袋

简介:历史、国学、文化。在浮躁的社会里找到心中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