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国人,能笑着走出法国枫丹白露宫

欣赏传播传统文化 2024-05-16 13:02:47

1860年10月18日,

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三夜,

“万园之园”的东方奇迹,

在烈火中消失殆尽。

上百万件奇珍异宝几乎被洗劫一空,

在烧杀抢掠的竞逐中,

英吉利以“下手快”著称,

法兰西以“下手准”闻名,

他们偷走了圆明园。

今天,当我们踏入圆明园,

看到的是断壁残垣,

而在遥远的法国枫丹白露宫内,

却仿佛再现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

就连枫丹白露宫的天花板,

都是用中国有着

“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称的御用之物

三幅巨大缂丝佛画像来装饰的。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枫丹白露宫。

而这些流落在法国的圆明园文物

根本没有得到妥善保管,

早在2015年,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

就已出现盗窃案件。

圆明园独一无二的御用景泰蓝麒麟被盗,

至今下落不明,令人难以接受。

铜胎掐丝珐琅麒麟(原藏圆明园,后被法国掠夺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现已失窃)

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文物失窃事件

早在大英博物馆失窃被曝光之前,2015年3月1日,位于巴黎南部的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就有15件展品遭窃。其中便包括这件铜胎掐丝珐琅麒麟。

这只麒麟躯体浑圆,头部栩栩如生,长长的双耳、短短的四肢、形态可爱,深受欧仁妮王后的青睐,在她原来的土伊勒里王宫房室中就曾摆放过这只麒麟。铜胎掐丝珐琅麒麟原为一对,属清乾隆时期文物,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称,珐琅麒麟的经济价值很难估算,因为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很少出现类似藏品,在造型和品质上是独一无二的,且又出自圆明园,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掐丝珐琅麒麟,原先摆放在枫丹白露宫中国馆青铜鎏金佛塔前,现已失窃

与铜胎掐丝珐琅麒麟一同被盗的还有藏传佛教金曼扎,这也是圆明园的文物珍品。

金曼扎(原藏圆明园,后被法国掠夺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现已失窃)

金曼扎是藏传佛教的寺庙摆设品,金罐通体如意花纹闪闪发光,并镶有珍珠、绿松石等多种宝石。原先也是圆明园收藏的精品。

法国枫丹白露宫——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

在西方博物馆中,枫丹白露宫“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在枫丹白露宫中国馆里,就连天花板上被当作装饰用的三幅巨大的缂丝佛画像,也是中国有着“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称的御用之物。

枫丹白露宫中国馆的天花板

枫丹白露宫中国馆还有哪些我国的稀世珍宝↓↓↓

枫丹白露宫中国馆

中国馆是按个人收藏及鉴赏习惯布置的,有客厅、展室、桌椅、沙发。从1863年装修布置之后,一直展出至1975年。1984年开始必要的修缮工作,1991年完工重新开放。

在中国馆内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座精致的佛塔,2米高,青铜鎏金,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圆明园鎏金佛塔是为数不多的后世保存下来的鎏金器物,显得弥足珍贵。

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内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青铜鎏金佛塔

这座金塔顶部为日、月、伞和三宝,代表着佛教中最理想的天界,日、月镶嵌巨大的绿宝石。中间的半圆体有一佛龛,佛龛中为释迦牟尼像,形态自然、铸造艺术精湛。下部四方体有雄狮托起整个塔体。这是藏传佛教佛塔的典型样式。

佛龛中的释迦牟尼像(青铜鎏金佛塔放大细节图)

金佛塔的左右摆放着一对象牙和一对青铜雕龙,与故宫、避暑山庄等处皇帝宝座前放置的青铜龙形制一样,说明这对青铜龙应是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皇帝宝座前的摆放之物。

枫丹白露宫“中国馆”的金佛塔的左右摆放的一对青铜雕龙

清代宫廷御用金色青铜龙放大图,今藏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金佛塔的左右

金塔前有一对鎏金编钟,这两枚鎏金编钟是圆明园仅有的一套16枚鎏金编钟中的两枚,是典型的祭祀或者大典时使用的奏乐之器,可惜其他14枚不知散失何处。

鎏金编钟,放置于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金佛塔前

景泰蓝大香炉,是法国军队从圆明园抢走,献给法国国王的。

景泰蓝大香炉,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

金佛塔两边还放有多宝阁,多宝格上有商周青铜器,明清官窑瓷器,明景泰蓝,各种玉雕、如意、盔甲和丝绣等物,不胜枚举。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放满宝物的多宝阁

酒壶侍女图案为郎世宁所绘,原先藏于圆明园,现却在法国枫丹白露宫。

圆明园珐琅侍女酒壶,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

流落在法的中国“稀世珍品”

如果说枫丹白露宫摆放的主要是欧仁妮皇后喜欢的珍宝,那法国巴黎军事博物馆内展出的就多是拿破仑三世喜欢的“礼物”了。

“轻如棉袍,刀枪不入”的乾隆大阅甲胄无言地伫立在法国军事博物馆内。

乾隆大阅甲胄 法国军事博物馆藏

拿破仑三世将清朝皇帝的铠甲、刀、火枪、戟、玉如意等象征权力的东西作为“战利品”,摆放在法国军事博物馆里供人参观。这些“战利品”不仅仅是他的收藏,更是他对胜利的炫耀。

郎士宁绘《乾隆大阅图》,图中乾隆御用铠甲、佩刀等兵器实物,都藏于法国军事博物馆。

郎士宁绘《乾隆大阅图》法国军事博物馆藏

法国军事博物馆内展出的清乾隆皇帝御用的铠甲、剑、戟、玉如意等,均来自圆明园

法国军事博物馆内展出的盔甲和刀剑

唯一一部留下圆明园被毁前全盛景象的作品——《圆明园四十景图》,此刻正躺在法国国家图书馆中。

《圆明园四十景图》首页:正大光明。

《圆明园四十景图》是法军掠夺圆明园宝藏中最有象征意义的“战利品”。这是一组由四十幅对开绢画组成的,右图左诗,绘述圆明园最具代表性的四十处风景的艺术作品。

1862年,抢劫了《圆明园四十景图》的杜潘上校将其送上拍卖现场,在法国巴黎德鲁欧拍卖行的拍卖目录中,杜潘上校毫不掩饰地向竞买者指出《圆明园四十景图》的独特价值,“这是唯一一部为我们留下圆明园被毁前景象的作品”。

维克多·雨果就在书信中写道:

“胜利者装满了口袋,携手回到欧洲……

而我看到的,是一次偷窃行为,和两个小偷。”

事实证明,

无论是大英博物馆,还是法国枫丹白露宫

根本无力保管中国文物,

多次震惊世界的失窃丑闻

早已扯开了西方博物馆的“遮羞布”,

百年已过,

对于中国文物,我们虽远必追!

参考资料:

1.刘阳,《谁收藏了圆明园?》,金城出版社,2013年10月1日版。

2.“圆明园遗址公园”微信公众号:《圆明园流失文物追踪》,2020年12月26。

3.“文旅海淀”微信公众号:《盘点|细数圆明园那些奇珍异宝,好震惊!》,2016年12月19日。

4.“新华国际头条”微信公众号:《涉华|枫丹白露里的圆明园珍宝》,2015年3月3日。

5.杨来运,《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内圆明园艺术珍品》,“北京圆明园研究会”微信公众号,2020年10月3日。

6.“圆明园遗址公园”微信公众号:《那些,你不得不听的故事|圆明园被掠夺文物在国外有多“风光”?》,2018年1月11日。

1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