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击败99%PC用户,旗舰性能CPU13700KF+技嘉Z790+德静界

科技思维在彼岸 2024-05-29 17:20:43

性能击败99%PC用户,旗舰性能CPU 13700KF +技嘉Z790 + 德静界 机散装机配置思路分享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618年中促销,今年的618比往年要来的更早。

很多人已经感受到,5月各大电脑相关配件都开始了今年的促销让利。

凑此机会,我又装了一台新电脑。

首先我们要了解今年的装机行情,今年的各种电脑配件都在稳中带涨。除了CPU出现了价格回跌,那么装机首先从CPU开始。

现在大多少家庭和个人首选还是以Intel的处理器为主。毕竟大家都知道Intel它在硬件的兼容性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并且以稳定制霸市场几十载。

Intel处理器今年呈现出历史上罕见盛况,12代、13代、14代三代处理器同时在售。尽管第14代酷睿处理器已经发布半年有余,但12代和13代处理器依然销量火爆,且销售势头不减,这充分展示了Intel在售的这三代处理器有强劲的需求市场,也看的出持续繁荣与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13代和14代处理器他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血缘关系,我相信很多装机玩家应该通过各方信息,都大概知道他们的差异。

采用的都是大小核架构

都支持DDR5内存,并且13代和14代共用主板平台。

13700KF要比14700KF关键还是要便宜20%。

这种关联性使得13代处理器在综合性价比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性价比优势。

追求性价比电脑DIY 玩家,在卓越的性能与价格之间的取舍,很多人更青睐13代的高端处理器。

不带集显的Core i7-13700KF以其大约2300元的亲民价位,成为不少装机爱好者的当前首选。它以“性价比之王”的名号在市场上广受好评,我也是在近期入手,作为近期装机使用。

Core i7-13700KF我们都知道他是13代的旗舰产品之一,这款产品主打高性能。

Core i7-13700KF处理器采用了Intel 7工艺,拥有8个性能核心和8个效率核心(合计为8性能核(P-core)+ 8效率核(E-core))的16核24线程设计。P核睿频可高至5.4GHz,E核睿频也可高至4.2GHz。这种混合架构使得它在处理多线程任务时显得格外强大和有优势。

Core i7-13700KF处理器是带K的,具备不锁频和超频能力,在高负载下能保持流畅的运行表现。

此外,为了保证处理能力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i7-13700KF装备了24MB的二级缓存和30MB的三级缓存,这些高速缓存有助于降低数据访问延迟,从而提升整体系统性能。

许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何在众多处理器中不选择 AMD Ryzen 7 7800X3D?

AMD Ryzen 7 7800X3D 在看综合参数下仅比Core i7-13700KF低了一点点。但是大家都知道AMD Ryzen 7 7800X3D 或者是AMD 近一年出的多款处理器对DDR5内存支持依旧不是那么的友好,特别是在高频内存的兼容表现。

如果不是善于折腾的玩家,我是不建议入手AMD 处理。细心的装机玩家可能会发现,市场上即使同期发布的处理器,Intel的价格也比AMD的要保值不少。

这次装机,主打的就是性价比,性价比并不是代表抠抠搜搜,而是尽量把这个价位里,最好的都硬件配在一起。

整个硬件搭配清单:

CPU:i7-13700KF

主板:技嘉 Z790M AORUS ELITE AX ICE(小冰雕)

内存:金百达 星刃DDR5 24GBx2 6800套条

硬盘:西数1TB

显卡:技嘉 RTX 4060

机箱:德静界Shadow Base 800 DX Black

散热器:德静界

电源:振华

装机的过程比较的繁琐,虽然说装电脑已经没有门槛,但是它还是一个力气活。

整个装机虽然繁琐,但是整体还算顺利,一次点亮;

开机测试,

Core i7-13700KF+技嘉 小雕WiFi Z790M+技嘉 RTX 4060 还算是完美组合,为什么还算是完美组合,毕竟这在普通玩家心中已经是高配,除了显卡可能略微拖了点后腿。

开机先进入BIOS,技嘉 Z790M AORUS ELITE AX ICE 右上角新增了一个技嘉高端 Z 系列主板独有的 GIGABYTE PerfDrive 选项。

选项 Optimization 是保证全核都运行在最大睿频。

选项 Instant 6GHz 则是会自动选择 1—2 个核心超频到 6GHz。

选项 Spec Enhance 则是优化能效比。

选项 E-Core Disable 关闭所有小核

在这四个选项中,可以将前面2个选项都进行勾选,将PerfDrive修改Instant 6GHz。

Core i7-13700KF是具备超频能力,所以在主板的设置页面,我们尽量的一次设置到位,按 F2 进入进阶模式电压、频率调节选项,都尽量的打开,可以尝试的手动设置,在CPU香港设置,尽量都勾选自动就可以。

技嘉提供了CPU Biscults,用来看CPU体质。Core i7-13700KF的分值在90分,属于正常分值,如果使用不错的散热器可能在95分以上。

鲁大师跑分:

所有的测试环节,首先都要用最具权威性的跑分软件进行测试。鲁大师对处理器的跑分超过110万分,整体跑分都还比较高,虽然说显卡拖了点后腿,但是处理器的高分优势,以至于这台电脑,日常办公、游戏等作为生成力都是满足需求。

硬件狗狗跑分,从排名上看击败了99%的PC配置。

CPU跑分:

在CPU-Z的处理器性能基准评测中,Intel Core i7-13700KF单核测试中1233分,多核13491分。这一成绩意味着i7-13700KF不仅在单核性能上超越了前代旗舰i9-12900K,其在多核性能上同样实现了超越。

CINEBENCH跑分测试:

CINEBENCH跑分的目的主要是检测CPU综合实际应用下的渲染和数据处理能力。

在CINEBENCH R23测试中,Core i7-13700KF单核性能得分2241pts,多核性能得分 32319pts。在整个的跑分过程中,多线程的优势就体现的比较明显。

3DMARK跑分测试:

3DMARK主要是对CPU线程的性能和波动进行测试,主要是评估电脑整体的性能表现。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单线程和最大线程分数即可。

3DMARK对CPU性能进行测试Core i7-13700KF单线程分数1120,最大线程也就是全核多线程下分数为13615。

腾讯WEGAME中对CPU的测试结果:

13700KF搭配RTX 4060显卡,可以说亏待到了这款CPU。RTX 4060显卡只能说在它面前是亮机卡。

PerformanceTest测试跑分大约在48271分。比14700KF没差多少。

顺便说一下这次选配:

技嘉 Z790M AORUS ELITE AX ICE(小冰雕)

Core i7-13700KF像这种带超频能力的CPU,想要真正的发挥出性能,对主板的要求更高,技嘉Z790M是属于小雕,同属Z790的平台,但是价格却相当的亲民,它的价格要比其余的Z790更便宜。

技嘉 小雕 WiFi Z790M AORUS ELITE AX发布有一定的时间,各地的货源可能时间不一,最新版本的BIOS是能够同时支持 12~14代CPU。但是基本上Core i7-13700KF这款CPU即使不更新BIOS也能直接使用。

Z790主板一直受到高端玩家的青睐,其用料之讲究堪称业界典范。这款主板配备了固态散热器,以及4根内存条,尽管它采用的是MATX板型,但整体设计却展现出了极高的紧凑性。

尽管它只能支持一张显卡,但在现今的游戏世界中,对于大多数玩家而言,单张高性能显卡已经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毕竟,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购买两张显卡进行消费已经不再是主流选择。因此,Z790主板的设计恰到好处地满足了高端玩家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了出色的性能与稳定性。

主板供电系统采用了先进的12+1+1相数字供电设计,每相最大电流高达60A,供电规格足以应对顶级处理器,Core i7-13700K、Core i7-14700K等等这些旗舰级别的处理器也是毫无压力,CPU的供电模块部分等等一些发热元件部分配备了全覆盖式的散热装甲。

庞大的CPU供电散热装甲,能够高效地对供电模组元件进行散热,确保主板在高负载运行下仍能保持稳定和高效的工作状态。

毕竟作为一张高规主板,主板采用四槽内存设计,每槽最高支持48GB内存,总计可扩展至192GB的庞大内存容量,可能后续新BIOS驱动下能支持更更大内存容量。

对DDR5内存,这块主板能够支持超过7600MHz的内存频率,支持OC超频。主板还搭载了技嘉特有的“高带宽低延迟”内存技术,这一创新特性无疑为追求高性能的提供了极大的可玩空间。

虽然说这个主板紧凑,但是在存储拓展方面,主板设计上具备三个符合PCIe 4.0规范的M.2接口,用于安装固态硬盘。

其中靠近主板的M.2接口,带有一个散热马甲,这个马甲比传统的固态散热器要大很多。

这些M.2硬盘位置,免工具的安装,大大简化了硬件升级和维护过程。从此再也不用为硬盘接口不足而烦恼,

两个PCIe x16扩展插槽,其中靠近CPU的一个提供了直接连接的PCIe 5.0 x16通道,以实现最高的数据传输效率。这个位置主要还是给显卡用的。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主板的PCIe x16插槽采用了加长设计,使得即便是较长的显卡也能稳定安装,确保了更好的兼容性和结构稳固性。就拆装方便,末端设计了主板省力抬起扣,不用但将显卡、拓展模块的PCB板和引脚掰坏的现象。

小雕 WiFi Z790M主板,除了本身这些强大的硬件堆料,它的接口也是非常丰富。

主板的后置I/O接口配置堪称全面,涵盖了多种USB连接选项。具体而言,它包括4个USB 2.0端口,一个支持10Gbps传输速率的USB 3.2端口,一个高达20Gbps传输速率的Type-C USB端口,以及四个5Gbps USB 3.2端口,总计提供了10个USB连接方案,不同的传输速度,用了不同的颜色区分,红色端口都是支持高度传输。

除了丰富的USB接口外,主板还配备了1个DisplayPort(DP)和1个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允许连接多个显示设备。

对于音频输出,主板设计了一组分立的音频接口,确保音质清晰、稳定。

在网络连通性方面,支持最新的WIFI 6无线网络,可拆卸的天线设计,配合主板的鲨鱼鳍天线,档次再次提升。同时,为了确保稳定的联网选项,它还配备有一个2.5Gbps以太网口,允许通过有线方式实现高速数据通信。

主板的接口配置充分满足了专业用户对高速数据传输和多样化接口需求的期望,无论是用于办公还是娱乐,都显得游刃有余。

再聊聊这块主板在机箱上的安装:

德静界Shadow Base 800 DX机箱

这次装机,没有往小型化、轻便的方向发展,机箱并没有选择很小那种MINI 机箱。

作为生产力需求的使用,机箱也没有选择什么海景房机箱。

很多时候我觉得机箱要买好的。这次上手的机箱,也是老牌德静界Shadow Base 800 DX机箱

我有几个机箱都用了十几年,机箱我建议买好的,买贵的,最好是那种全塔机箱,这样不管主板怎么变化,它的兼容性和扩展性都是能适应各时代需求。

怎么判断机箱好坏;

用料,机箱的用料决定了机箱的寿命。同等材质选最重的。

一般板材是刚、铁这种机箱,板材厚度尽量选择0.7MM以上。在这个厚度的机箱,基本能用十几年。

机箱的发展,外观变化反而不是最关键,合理和经典的内部结构往往决定了机型能不能再后续升级的发展。

这次选择德境界的Shadow Base 800 DX机箱,主要还是现在做这种结实、耐用的机箱厂家不多。

收到这款机箱时,立即可以感受到它的制造工艺和材质选择都相当出色,这与其1599元的定价相得益彰。

机箱的造型有点复古,对讲究实用为主的人来说,往往那些夸张的设计,并不符合我低调人的身份。主的机箱采用了半透明设计,一旦打开侧板,便能一目了然其内部的宽敞空间。所有机箱上的优点,其实都能在全塔式机箱上进行体现。毕竟全塔是兼容所有机箱的核心主功能的。

机箱是有一点重,这要客观看待,毕竟体积摆放在这儿。机箱兼容市面上几乎所有的主板,兼容从ITX到E-ATX的所有标准主板尺寸,而且支持最长400mm的显卡,提供了7个PCIe扩展插槽。

作为高性能游戏系统还是专业工作站它都的不错的机箱选配。

主板、CPU等等这些最怕灰尘。机箱在其前部、顶部及底部均设计有便于拆装的防尘网,而右侧面板则配备了加厚的隔音棉。无论是在材料选择还是制作工艺方面,都体现了对细节的严格把控与精细打磨,可以看到,所看之处皆为精品。

机箱已经原装了德静界140MM超大的静音散热风扇,所以风道的设计不需要自己再额外考虑,如果是闲得慌,也可以自己调整风扇的位置。

重点核心,顶部水冷散热位最大支持420mm的水冷散热器,所以再大的水冷它都能够被安装上去,当然我没有水冷。在我同事选择了一款德静界的风冷风扇,为什么选择风冷风扇,后续再说。

德境界Shadow Base 800 DX 采用的是背走线的设计方案。背部空间宽敞,为整洁的线路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背部的空间其实都能防止多张HDD硬盘的空间都有。机箱配备了多个2.5英寸硬盘安装位,满足用户对扩展存储设备的需求,又能保障机箱的美观性。

值得一赞的是,带有一个RGB扩展板:

在电源仓位的设计方面,德境界Shadow Base 800 DX 采用了电源下置方案。分仓设计,将电源仓置于机箱底部。这一设计将机箱的重心下移,摆放在桌面也就更稳定。

德境界Shadow Base 800 DX Black机箱在设计上考虑周到,开关按键采用的是倾斜设计,在进行开机,关机,插入U盘等等操作时,也更方便。

为什么选择风冷没有选择水冷:

散热一直是CPU的关注核心,选择风冷和水冷关键是看散热功耗设计。

Core i7-13700KF处理器对散热器是有一定要求,Core i7-13700KF处理器散热功耗也才125W,一般的散热器都满足不了,但是市面上高端的风冷散热器还是能满足,德商德静界 PURE ROCK系列拥有150W的散热设计功耗,压制这款CPU已经完全足够。

为了和机箱搭配,原计划想选择白色,为了更有视觉冲击感,选择了黑色。

首先要明白为什么选择高性能风冷比水冷更划得来和更安全:

风冷散热器在长时间运行比水冷散热器更安全,不用担心漏液、水泵停机现象,再好的水冷也撑不过三年,风冷能至少运行十年,也不会出现什么机损大事件。

顶配高端风冷价格比品牌入门水冷还便宜,性价比更高。就像这款德商德静界BE QUIET LISTAN GMBH。价格也仅仅在四百多。

高端的风冷甚至比很多同价位的水冷在散热设计功耗上表现更好,仅仅是为了好看去选择水冷是完全的本末倒置。

德商德静界 PURE ROCK对于压制Core i7-13700KF处理器是错错有余。

散热风扇的整体体积是比较大,机箱的整体尺寸为121x 87x 155 mm。

大也就代表了散热强劲,散热器表面采用了黑化工艺处理,可以看的见,左右对称的四根高导热性能的超大6mm复合材料热管,在这样的外观下,要质疑他的散热能力不强,那都是对脚指头的侮辱。

散热采用了非对称结构设计,错开了显卡、内存的安装位置。提升了主机的安装空间,又不降低散热性能。再也不用装机后或者是升级时担忧遮挡内存槽问题。

整个散热器的外观典雅有质感,支持当前主流的在售主板平台。

首先安装风冷可比安装水冷简单很多。安装过程就不多做介绍了,反正就是有手就能行的那种。

在之前的测试平台和烤机过程中,德静界 PURE ROCK系列整体的运行是比较安静。即使在满载状态下,CPU最高温度也控制在35℃。可以说它比很多的水冷在温控的表现还要好。

整个运行的过程中,它也是非常的安静,

总结:

这次装机英特尔13代酷睿处理器在性能上完全超出我的需求,毕竟Core i7-13700KF处理器性能实在是太强了。其余的配件都是主打性能、耐用为主,虽然预算有点高,但是这些硬件整体做功夫、质量都是非常不错。

日常办公、游戏、娱乐外来三五年它都不落伍.

0 阅读:1

科技思维在彼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