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的基础建设完全是练功走火入魔了

猪哥技术 2024-05-02 09:18:31

24年第一季度集团公司的财报陆续都发布了,我随便看了几家,各说各的呗,各项成本数据相差都挺悬殊的。其实这事也正常,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不管别人咋说,我公布的就是事实,其他爱咋咋滴。

大概看了几家季度报,有销售额十亿赚了一亿的公司,还有销售额262亿亏了23亿的,emo,难道大家就不能互相通个气都把账做好一点吗?干嘛要这样子呢?

其实养猪这个行业,真心不是造原子弹,更不是海底的扇贝看不见摸不着随时会跑路的,养猪这东西,成本核算起来基本都是死的,没有那么些弯弯绕绕,总共就猪苗,饲料,兽药疫苗,人工,水电,固定资产折旧这六项,也别吹自己哪项的成本比别人低多少,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几样成本就很好测算的。总不可能别人断奶小猪260块钱一个,你断奶只要160块钱吧,真有这个水平你去卖小猪岂不是赚得更凶?还养什么猪呢?饲料更是这样,别人3100块钱一吨,你总不可能只要2600块钱一吨吧,你是把饲料厂的智商放在地板上摩擦吗?有那么大的区别你不会直接去卖饲料啊。

大家都是两点式饲养,母猪场养母猪卖小猪,肉猪场养肉猪,都是这种全进全出模式的,账很好算的。

其实我国的养猪集团公司,最大的问题压根就不在养猪上面,而是在基建上面,建设成本实在是太高了,高得离谱,能耗成本也太高了,高得吓人。我一直在想,在南方养猪,发明全封闭猪舍,已经是天才了,再发明全封闭空气过滤系统,一定是985、211博士毕业的。技能树不是不能点,关键是方向不能点错,南方高温天气你搞这种全封闭高密度养殖,再去浪费高能耗降温,设备去通风,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二百五。难道就不能利用南方水资源丰富的特点结合楼房养猪的垂直降温条件搞屋面喷水降低小环境温度吗?怕非瘟你就拉个防鸟网呗,为啥偏得拉蚊帐呢?

美国的养猪资本集团是非常重视利用现有环境的基础上,利用资金优势碾压同行,而不是盲目硬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这个州的崛起,就是美国最近一次养猪规模化进程中,纯靠资本堆起来的养猪强省。为啥资本都选择这个省做猪栏。因为这个地方跟欧洲大部分地区,我们的云南省一样,四季如春,不需要巨额的基建加后期高能耗的维护,就可以做到恒温恒湿猪舍,且处紧挨港口,非常利于猪肉出口业务!像气候跟我们华中地区气候相似的爱荷华州,虽然是美国的玉米豆粕生产基地,生猪出栏量也是全美最高,但是生产成绩并不算好,高不了我们多少。

美国生产数据那么好,主要还是北卡州拉起来的。反观我们中国的养猪业,从大资本在东北养猪的持续失败,到19年开始的全国遍地开花项目,到现在资本养猪又往南方转移。这么多年了,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思路,仍然是机械式的引进美国,欧洲的技术,设备。甚至图纸都不改一下,直接抄袭,更没有从选址的源头去考虑过猪场整个体系是不是跟当地环境相匹配。(这里就不展开,写太多怕很多企业面子上挂不住)

还有某个大型集团公司,大家都搞一元二元三元猪的繁殖体系,他可偏不跟大家一样,他就直接搞二元猪的回交体系,母猪就是肉猪,肉猪就是母猪,这种搞法表面上看来通过选育可以兼顾母猪的繁殖性能与肉猪的生长性能,其实结果却是母猪的繁殖性能不如二元猪,肉猪的生长性能不如三元猪。就这么个玩法,人家还沾沾自喜以为掌握了财富密码呢,其实就是18/19年那波非瘟一下子造成全国母猪产能空缺下来了到处买不到母猪,而他的栏舍里所有的肉猪只要是母的就是母猪,就靠这一波,就成功上位登顶王座了。本来嘛,既然时代给了咱这个机会,咱们就得好好珍惜呀,趁此机会,一下子给他回到常规的育种体系上面来,也不至于现在大家肉猪能卖8块钱一斤他只能卖7.5一斤了,关键是卖价还不敢提,只敢提自己的造肉成本多低多低,饲料配方蛋白多低甚至0豆粕,闭口不提自己的猪卖价多低。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我是猪哥靓,和大家共同交流沟通生猪养殖行业的各种信息,不卖兽药不营销,诚交各位养殖同行,我们养殖群里见。

0 阅读:2

猪哥技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