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发文!确定2024医改重点,新批次国采、基药、医药腐败治理..

川琪姐 2024-06-08 07:11:54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24年医改重点工作任务,要求适时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扎实做好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6月6日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为2024年医改工作划出重点。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三医联动进入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新阶段。

适时优化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协同医保、集采、过评政策

通知提出,推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品集采、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协同衔接,适时优化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联动管理机制的政策文件。

综合来看,基药目录调整的吹风不断。不过关于今年基药目录是否正式启动调整,业内仍然有不同的声音。

原则上,基药目录3年一调整,从实际的调整节奏来看,2018版基药目录距离上一次基本药物目录调整为6年,2024年距离2018版基药目录的调整也即将6年,今年基药目录的调整存在可能。

今年4月,全国药政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24年药政工作重点任务,基药相关内容被提及——“提升基本药物制度化水平”。

更早之前,在不同的工作会议和建议答复中,基本药物目录也是关切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3年9月18日,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1997号建议的答复》中,就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集采的协同,国家卫健委已经表示,卫健委在优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工作中,牵头组建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国家医保局为成员单位之一),协调解决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政策问题。

另外,总体来看,国家集采药品中约半数为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尤其是基层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常用药品中,集采品种与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匹配度较高。

随着集采品种的增多,集采品种如何进入基层以更好实现集采的提质扩面、节约医保资金成为问题。目前来看,更多集采品种进入基药目录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综合来看,集采慢病用药、儿童用药、近年获批上市的中药创新药、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用药等可能是基本药物目录纳入的重点。

一品红、葵花药业、桂林三金等企业都曾表态,力争旗下品种进入新版基药目录。不过也有一部分业内人士对于今年启动基药目录调整不看好。

第十批国采在即,今年底完成500个目标

2024年医改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对协议期满批次及时开展接续工作。

同时,2024年各省份至少开展一批省级(含省际联盟)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到500个、医用耗材集采接续推进的目标。

2024年,围绕集采这个关键词,一是开展新批次国采;二是协议期满批次及时开展接续工作;三是各省份至少开展一批省级(含省际联盟)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四是数量上,即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到500个。

第九批国采已经在全国落地执行,紧随其后的就是第十批,根据米内网数据,目前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5家且尚未国采的化药已经达144个。

第十批国采之前,胰岛素专项国采接续已经顺利收官,今年下半年第十批国采将是重头戏。截至目前,据赛柏蓝获悉,第十批国采已有初步目录,预计规则也无大的调整,但是由于候选品种过多,也导致了究竟哪些品种应该率先进入第十批的问题,因而第十批国采的目录确定难度更大。

2018年以来国采规则不断优化,综合来看,最多允许10家企业入围,满足1.8倍熔断机制、大于等于50%的降幅以及单位可比价小于等于0.1元的三个条件之一,预计仍是企业获得拟中选资格的前提条件。

省级集采方面,2024年,国家医保局将重点指导的全国联采工作包括:

1.湖北牵头开展新批次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和第一批全国中成药集采协议期满接续采购;

2.山东牵头开展中药饮片联盟采购;

3.河南牵头开展国家组织集采品种的可替代药品联盟采购;

4.三明联盟开展肿瘤和呼吸系统等疾病用药集采。

据业内专家消息,三明联盟集采将是今年联采工作的一大看点。

医药腐败问题全链条全要素全覆盖治理

2024年医改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加强医药卫生领域综合监管。扎实做好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全链条全要素全覆盖治理。

具体来看,开展高费用和异常费用病例核查工作。探索运用穿透式监管,改进监管效果。研究出台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合规指引。同时完善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工作机制,建立“回头看”机制。

在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部分,2024年医改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经明确开展的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整治工作包括:

1.14部委全面部署2024年医药领域纠风工作

国家卫健委等纠风部际机制14部委发布《关于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加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治理力度,紧盯项目招采、目录编制、价格确定、项目申请、新药申报、回款结算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医药领域风险,严查“带金销售”等。

2.新一轮全国大型医院巡查

自国家卫健委2023年12月18日发布《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新一轮全国大型医院巡查开始。据赛柏蓝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13个省份宣布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本轮大型医院巡查的重点围绕公立医院党建、行业作风建设、运行管理三个方面内容。

3.四部门开启2024国家医保飞检

5月起,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四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

本轮医保飞检重点查处定点医疗机构五个方面九大领域、定点零售药店三大方面,九大领域分别是重症医学、麻醉、肺部肿瘤、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净化、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

截至目前,医保飞检启动会已在河南郑州、海南海口召开。

4.集中整治“红包”、回扣专项行动继续

国家卫健委自2021年至2024年,集中开展整治“红包”、回扣专项行动,对涉嫌利益输送的各类机构、严肃惩处、移送线索、行业禁入、持续保持对“红包”、回扣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开展

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探索DRG/DIP除外支付

2024年的医改重点工作还包括: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内蒙古、浙江、四川等3个试点省份开展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省(区)试点,指导唐山、苏州、厦门、赣州、乐山等5个试点城市进一步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新机制。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丁一磊曾撰文指出,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将进一步从药品耗材深入到医疗服务全领域,着力发挥“全口径战略性购买”作用,坚持以价值为导向,有选择有计划地购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打通医疗服务价格、医保购买、医院收入和医生薪酬的价值传导链条,促进医疗服务供给端的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突出:一是支持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二是支持医疗技术创新发展;三是支持体现技术劳务价值;四是支持关键环节成本消耗管控;五是支持推进“三医联动”改革。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24年,所有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开展中医优势病种付费试点。研究对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给予在DRG/DIP付费中除外支付等政策倾斜。

根据国家医保局2021年发布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实现统筹地区、医疗机构、病种分组、医保基金四个方面全覆盖。

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DIP付费方式改革工作,先期启动试点地区不断巩固改革成果;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无论是DRG还是DIP,从后付制改为预付制,将倒逼医院减少不必要的检查、用药,科学控制成本,更加关注药品、检查的诊疗效果和性价比。

截至目前从北京、上海、福建等地的探索来看,在DRG/DIP的制度设计中,已经考虑到了对真正的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的除外机制,在相对静态的支付标准中为不断更新的技术、药品、器械留足空间。当然,这也对药品器械的创新成色提出了很大的考验。

福建省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赖诗卿曾撰文指出,DRG可以遏制临床“追新”的冲动,对新技术进入临床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此外,医保创新准入渠道与支付方式的单一性,不能满足创新药品、器械和医疗技术的发展需要,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医保支付创新。

此外,2024年的医改重点工作还提出,制定关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新药转化;支持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制剂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和项目医院间调剂使用。

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的政策落实力度如何?医疗机构制剂、中药制剂将迎来多少市场机会?业内拭目以待。

0 阅读:0

川琪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