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阁与双合盛

追寻一下历史 2024-05-14 20:19:00

1896年,在山东省掖县石柱村外,一位身材魁梧的年轻人正向送行的母亲辞别。年迈的母亲望着要去俄国“闯崴子”的儿子,泪水止不住地流,老人家叮嘱了一遍又一遍。儿子一步一回头地告别了家乡,离开了老母。这位年轻人便是后来哈尔滨市赫赫有名的实业家--张廷阁。

同年,21岁的张廷阁随着“闯关东”的流民,来到了沙俄在远东的第一大港--海参崴。不久,他通过熟人介绍,在一家菜场学生意。经过几年的磨炼,张廷阁不仅深谙商业上的生意经,还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俄国话。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廷阁结识了“双合盛”杂货铺的掌柜郝升堂。从此,他和“双合盛”结下了不解之缘。“双合盛”原是郝升堂与同乡方来云合办的一家小杂货店。“双合盛”是取“双人合资,财源茂盛”之意。可是开业几年生意始终不景气,郝升堂与张廷阁相识后,认为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合伙人,便多次拉张廷阁入股。1898年张廷阁来到了双合盛,任副经理。

自张廷阁负责双合盛的业务后,双合盛的营业额连年猛增。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海军封锁了海参崴的水上运输线,致使市内物价飞涨。张廷阁抓住时机,高价抛售双合盛屯居的存货。战前四分钱一斤的食盐,竟卖到五六角的价钱,大获暴利。此后,张廷阁又连续做成好几宗大生意,使双合盛由一个小杂货店,一跃成为拥有巨资的大型百货商店,在海参崴已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了。

在海参崴经商期间,张廷阁深受西方重实业、轻商业思想的影响。当时实业救国已成时尚,他决定弃商转工,回国兴办实业。早在日俄战争前,张廷阁就向哈尔滨市的义合成杂货店投资五万卢布,找到了一个落脚点。1914年他携巨款到京、津等地考察后,在北京买下了一家啤酒、汽水厂,这是双合盛由商转工后开办的第一家企业。

1915年在哈尔滨市购买了俄国人经营的地烈金火磨(面粉厂)。1916年又买进了双城堡火磨。同年,双合盛总账房迁入哈尔滨。张廷阁由副经理升任经理。到1925年,双合盛正式登记为双合盛有限公司,张廷阁任公司总经理。公司下属制粉厂、啤酒厂、制油厂、皮革厂、双城堡火磨、航运公司等六个企业。双合盛已成为哈尔滨市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之一,张廷阁本人也由华侨富商变为哈尔滨市最著名的实业家。

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张廷阁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思想和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几十年的经商生涯使他养成了善于观察分析和勇于冒险的精神。他根据中国工业实际状况断定国内制造业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落后,很难与外国产品竞争而加工业对技术要求不高,原料来源充足,产品均为生活必需品,不愁销路。因而,张廷阁便把双合盛全部资金都投入到加工工业方面。实践证明张廷阁这一经营思想是正确的。

在管理和组织生产方面,张廷阁除重视机器设备的选用注意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外,还特别强调产品的质量。双合盛面粉厂在刚买进时,仅是一个日产33000公斤面粉的小厂。但该厂生产的“红雄鸡”牌面粉的质量非常好,曾在欧洲面粉展览会上获过奖。因而,张廷阁在购进这家企业时,将“红雄鸡’商标一同买下。日产量增至48500公斤。

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哈尔滨面粉业不仅恢复了东北南部和俄国边境地区的市场,还打进了直隶、山东和俄国腹地。张廷阁抓住机会,增添设备扩大生产,使日产量达72800公斤。尽管“红雄鸡”牌面粉在市场上是畅销货,张廷阁始终没有放松对质量的管理。他常说:“双合盛的名气,是“红雄鸡’叫出来的。”他宁可减产、停产,也决不生产次面粉。

他每日上班的第一件事便是检查面粉的质量,几十年来几乎从没间断过。“红雄鸡”面粉到1929年,日产量已达154000公斤,仍保持着吃水量大,筋力强、色白等特点,受到了用户的普遍好评。

日伪统治时期,双合盛在张廷阁的苦心经营下,虽然保持下来了,但其流动资金已枯竭,昔日兴旺的双合盛仅在维持中度日。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张廷阁立即筹划双合盛制粉厂的复工事宜。不久,工厂开始为民主政府加工面粉,很快日产量达一万袋以上。这时,双合盛的其它企业也开始给政府加工和生产,有的还租给了政府。

1954年1月24日下午,双合盛制粉厂因故起火。年事已高的张廷阁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直至大火被扑灭他才离去。不久,张廷阁在哈尔滨病故,终年79岁。

——刘强敏

摘自黑土风云录

0 阅读:11

追寻一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