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政坛变天,极右翼竞选大胜,对华政策曝光,默克尔的努力白费

世界金亮观 2024-06-10 21:08:34

一觉醒来,欧洲政坛变天,极右翼势力在竞选中大胜,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对中方和俄罗斯而言意味着什么?

6月9号晚,第十届欧洲议会选举投票落下帷幕,这次投票会选出720名欧洲议会议员,各个派系在其中能占据多大的比例,将对欧盟的未来造成深远的影响。从初步统计的结果来看,欧洲极右翼势力正强势崛起!在法国,玛丽娜·勒庞的极右翼国民联盟得票率高达32.4%,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执政党位居第二,得票只有15.2%,可谓惨败。在德国,极右翼选择党以约16%的得票率位居第二,仅次于保守派基民党,而德国总理朔尔茨所在的社会民主党只有14%的得票率,对他来说是个重大挫折。此外,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党团获得189席,保持了其第一大党团的地位。

总的来看,这一轮欧洲议会选举,显示欧洲内部的右翼势力抬头,这样的结果会让欧盟未来“向右转”并改变其未来方向,包括经贸、外交以及移民政策等。那么,对于中方和俄罗斯而言,欧洲的这一变化是好是坏呢?从中短期来看,欧盟这样的变化,对中俄两国而言还是有利的。在欧洲议会中,想取得多数地位就得拿下361个席位,而极右翼政党的崛起,可能让欧洲议会内部的辩论更加两极分化,从而导致欧盟更不能采取统一的对外行动。考虑到欧盟正在推动军援乌克兰,以及对华新能源关税的计划,如果欧盟这个时候没法做出决定,对中俄两国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选举中率领自己的政党大获全胜的法国极右翼政客勒庞,她之前的投票记录,投票反对对华决议的次数,几乎是支持次数的两倍。至于德国左翼党的议员就更夸张了,针对涉及中国的决议投了9次支持票,而投反对票的次数高达48次!总之,欧洲右翼对华政策偏向于友好,欧洲议会的选举结果,暗示着接下来欧盟想出台对华新能源关税会更加困难,对中方来说,这可谓是意外的协助了。不过,极右翼政党在欧洲选举中的大胜,却无法挽回欧洲的总体颓势。我们就以德国为例,看看欧洲的处境和对外政策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在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执政时期,德国秉持和中俄友好的对外政策,从俄罗斯这边获得稳定且廉价的能源支持,从中方这边获得廉价制造业产品,并通过在华业务从中国经济发展中获益,这成为了德国经济的双重红利。同时,欧洲大陆保持了总体的稳定,在默克尔中立政策的影响下,德国不仅和中方关系不错,和俄罗斯的关系都有所缓和。可以说,默克尔时期的德国乃至欧洲,经济上繁荣,地缘政治上也相对安全,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平衡的外交政策。

如今。随着俄乌冲突爆发,以及欧洲一边倒地跟随美国对华制裁,欧洲丧失了俄罗斯的能源供应红利,和中方的经贸冲突一触即发,还背上了俄乌冲突的沉重包袱,欧洲大陆的安全形势同样没有保证。对于欧洲政客而言,他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欧洲看似巩固了和美国的关系,看似重启了北约,但其各方面的状况都恶化了,这是不争的事实。默克尔曾经想让欧洲独立地站在世界上,成为世界的一极,而她的努力似乎都白费了,若欧洲继续沿着目前的道路走下去,恐怕会沦为美国操弄地缘政治的工具,永久地失去曾经的辉煌。

37 阅读:26112
评论列表

世界金亮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