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喜剧创作的角度来看,《独行月球》“含腾量”很高

执笔写 2022-08-04 14:10:42

在经过两次票房严重滑铁卢(对,就是你,我说的就是你《温暖的抱抱》、《李茂扮太子》),开心麻花核心演员凭借实力终于扳回一局。对于开心麻花发行的一些电影,我记忆当中还是停留在《西虹市首富》,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处男,那个时候我前女友还在等我,那个时候疫情还没有来,那个时候······

后来2022年春节档上映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一亿多票房,但是口碑并没有上去。还是停留在江郎才尽、黔驴技穷等负面评价上面。直到这一次《独行月球》横空出世。口碑和票房双双起飞的开心麻花终于回来了。

腾式思想者

以前这个时间节点的电影很难发挥题材的。首先电影的票房不能稳定,不能随便下结论,容易被打脸,其次是容易剧透,不方便把握好尺寸。最后就是容易被水军带节奏,怎么看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昨天我陪妹妹观看完《独行月球》之后,大呼过瘾。妹妹在电影院里都笑的直不起腰了。演员、剧本、配乐、运镜、特效等等都在我的预期之上。不仅仅是喜剧,还有感动。

在预告片中看到的精彩,和在电影院亲自感受之后,感觉预告片的简介完全不能表现出正片的十分之一精彩,就算剧透一星半点,也会剩下来的笑点而征服,就好比导演自己讲到的“最关键的还得是故事”,《独行月球》完美!

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故事不需要有过多的心理活动描写、大段的对话和繁复细腻的景物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作者不应该在故事中对人物或事件大加评论。作者始终要注意推进故事情节的流动,进展。语言富于动性,不需着意刻画其中的人物就会鲜活起来。故事有人讲得烂(老谋子),有人讲得好。从台词角度来看,编剧将网络热词,没有尬笑,没有低俗的恶搞,没有媚俗的裸露,有的只是按照剧情前进的合理发言,春秋笔法,结合电影场景的切换,搭配腾哥食用,风味更佳。

然后就是对流量明星的参演也适当地进行玩梗。“我不会轻易狗带”这是黄子韬的至理名言,也很巧妙地融合进了电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沈腾、马丽的奇妙组合,特别的化学反应。他们两个往那一杵,不说话就是笑点。最让我意外地惊喜不过与严肃古板的李诚儒搭配上开心麻花的戏剧组合,让人有一种反差萌的感觉。(李老爷子的造型让我想到了X教授)

现在网络上有好多水军抨击《独行月球》不讲科学,不讲现实,这就好比你要去肯德基点一份小笼包子一样,虽然两着都是速食产品,但是你就是不能在肯德基吃到小笼包。喜剧片就是喜剧片,看电影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不是吗?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原创性一直是开心麻花的制胜秘诀,就算是玩穿越梗,他的创作也是不落俗套。《羞羞的铁拳》男女互换的情节全世界电影史上层出不穷,做到笑料不断还没有低俗两性笑话,《西虹市首富》花钱还能紧跟时事,创业致富,这样的喜剧人,我们不应该支持吗?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