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五大习俗,快来看看你知道几个?

蜀小寒 2024-02-23 12:27:15

每年正月十五的夜晚,是一年当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因古人将夜称之为“宵”,正月为农历元月,因此正月十五又被称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过了这一天,就表示年真正地过完了。

“元宵节”不仅在中国是十分重要的民俗节日,在亚洲的其他国家也有隆重的民俗活动,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各地也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都会十分隆重精彩。除了挂灯、观灯、赏灯、闹灯,还有舞龙、舞狮、放烟花、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猜灯谜等各种民俗活动,组成了元宵节丰富多彩的过节方式,也无疑使得这一节日成为了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元宵有的地方又称为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因长年幽于宫中无法得见家中父母与妹妹,长期思念郁积于心不得纾解,意投井自尽,被大臣东方朔所救。为了帮助其与家人团聚,设计向汉武帝奏请由“元宵”姑娘再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以阻火神火烧长安,“元宵”姑娘终于得以与家人详见。从此,汉武帝下令以后每年正月十五都要包汤圆供奉火神,因元宵包的汤圆最好,所以人们把汤圆又叫做元宵。

2、赏花灯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赏灯的习俗始于东汉,兴盛于隋唐时期,更是在明朝时达顶峰,曾一度达到“家家灯火,处处管弦”的空前盛况,是宫廷与民间共同狂欢的一场盛世。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这一习俗一直在民间流传着,沿袭至今。四川自贡的灯会,更是以其富有个性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被誉为“天下第一灯”。

在古时的民间,“灯”有保平安、祈福顺的寓意,点燃灯火还有照亮前程之意。有的地方又因“灯”与“丁”字的发音相似,燃灯还有“添丁求子”之意。

3、猜灯谜

元宵节里,在观赏各种美丽的花灯的同时,猜灯谜也是一项广受欢迎的活动。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将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则开始于南宋时期。花灯的所有者,提前将写好的谜题展示在花灯上,任人猜度,猜中者猜出并找花灯所有者确认后,可领取一份对应的礼品。这一活动,既可以启迪智慧,又迎合了节日气氛,十分富有情趣和智慧,因此很快流传开来,并一直流传至今。

4、舞狮子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重在一个热闹,而最热闹的莫过于舞狮子、耍龙灯和踩高跷了等一系列民间活动。

舞狮子是一项十分优秀的中国民间艺术,民间诸多重大活动或节日,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这一习俗始于三国时期,在南北朝开始流传开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5、舞龙灯

在中国,龙一直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作为“四灵”之一,龙是是能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的神物,古人常用舞龙灯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

舞龙灯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包括扎龙、扎灯、绘龙、唱龙歌、练龙舞等环节,是一项规模宏大的集体运动。舞龙灯这一活动,最早记载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在汉代时便已经非常普遍,在唐宋时期,表演形式和技巧更加完善。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改进,目前这一活动更加活泼生动。

看了这么多元宵的习俗,那么,你们那里有哪些呢?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