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穆加贝访华,邓小平送走他后评价说:这人不听劝,将来要吃亏

董卓坐景观天 2024-06-12 16:41:54

穆加贝是津巴布韦前总统,虽然他只是非洲一个小国的首脑,但他对毛主席极为崇拜,也因此和中国建交过一段时间。

【穆加贝】

中国彼时作为第三世界的领袖国家,是许多国家学习的对象。

中国雅量,我们非常乐于帮助这些和曾经的我们十分相像的国家。但1985年穆加贝访华,和邓公进行了几个小时的交流,邓公送走客人后却评价:“这人不听劝,将来要吃亏。”

【邓公】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穆加贝

穆加贝1924年出生在津巴布韦的一个农民家庭,曾经读过小学和两年师范,在非洲几个小国中小学之间辗转谋生,参与了许多教学,20年后才又在南非上了大学。

因为曾经受到加纳开国元勋恩克鲁玛的思想影响,他一直致力于民族解放运动,也曾因此被白人关进监狱长达十年。

正是这场入狱的经历,让穆加贝偶然读到了《毛泽东选集》,此时的穆加贝醍醐灌顶,第一次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刻进了脑海中。

【加纳第一任总统克瓦米·恩克鲁玛】

此后他一直把毛主席的思想运用到自己国家的解放运动中,获得了不小的成就。

他还成为了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解放军的领袖,是国家解放的中流砥柱。

不过由于穆加贝在国际上的强硬外交态度,也让许多西方国家将他描绘成一个独权专制的独裁者,尤其是在津巴布韦政府进行改革,从而触动了西方国家利益时,这种抹黑更是铺天盖地的出现。

虽然穆加贝非常有骨气,但津巴布韦终究是一个小国,在发展的道路中需要指引。

【津巴布韦示意图】

而这指引不是只看一看《毛泽东选集》就能学到的,于是穆加贝几次访问中国,希望能从中国学习到点什么。

邓公和穆加贝的会面

1985年8月28日上午,邓公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和穆加贝以及六位部长见面。

其实这也不是两位领导人的第一次见面,在1981年邓公就已经和穆加贝有过深入的交谈,当时邓公对穆加贝的感受是:“他有些牢骚。”

【邓公和穆加贝会面】

因为毛主席是穆加贝的偶像,所以穆加贝一直认为中国在毛主席去世之后,走上了和苏联赫鲁晓夫相同的道路,后来邓公耐心解释,穆加贝才有所释然。

并且因为看到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带给中国的巨变,穆加贝回去之后就把中国的模式套到了津巴布韦身上。

奈何津巴布韦和中国在很多方面的条件都并不相匹配,生搬硬套终究无法达到好的效果,穆加贝一看方法没有用,就赶紧再次访问中国求教。

而1985年的第二次见面,邓公再次将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改革开放之间的经验和经历都分享给了穆加贝。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

不管是土地改革,还是曾经的特殊时期、困难时期,亦或是后来的改革开放,邓公都如实的将中国彼时的政策和国内的现象讲给了穆加贝听。

邓公的建议

而穆加贝也向邓公表达了他们诸多小国的担忧。

因为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经济资产等都飞速上升,国家日新月异,他们很担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会彻底改名,从此姓“资”不姓“社”。

【穆加贝】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中国在第三世界的朋友们都希望中国能继续保持社会主义。”

邓公则十分平和,他很认真的告诉穆加贝:

“中国不管是改革也好,还是开放也好,都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邓公还对我国的资产阶级进行了深度的剖析,然而这样详细的解释,穆加贝没听进去多少。

【邓公】

他又再次重复:

“中国要是走上是资本主义道路,将会给世界进步力量带来巨大的损失!”

但其实邓公早就深谋远虑,穆加贝能想到的和他想不到的,邓公都已经做了最好的安排。

讲到最后,邓公非常恳切真诚的告诉穆加贝:

“穆加贝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我们的经验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有用。但请你们特别注意我们走过的弯路,要犯中国过去犯的急性病错误,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绝对不要照搬!”

随后,中国的工作人员还送了一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英文版图书,送给了穆加贝。

【邓公的思想理论】

此后会面便告一段落,邓公在用服务员递上的毛巾擦脸时,忽然说了一句:

“这个人听不进去劝,迟早要自己碰南墙吃亏的。”

后记

后来穆加贝谈到邓公所说的特殊时期时,依旧认为那时的中国非常安宁平静,看不出任何问题,其实这也说明了穆加贝确实没有被邓公说服。

之后津巴布韦的发展举步维艰,混乱的货币体系和经济情况让这个国家的民众绝望不已。

如果当初穆加贝能够牢记邓公的忠告,或许最后的结局又有所不同吧。

参考资料:

【1】邓小平会见穆加贝·广安日报

【2】张维为:邓小平早有预言——这个人(穆加贝)要自己碰!·观察者网

【3】翻译眼中的邓小平:提醒非洲友人注意中国的教训·新闻午报

0 阅读:94

董卓坐景观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