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哮喘临床公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

小轩康康 2024-02-14 05:28:55

本文作者:福建医科大学 YANG

本文审核专家: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教授

引言

今日分享一则最新的临床结果:一名68岁的男性哮喘患者,在接受总剂量为1亿个细胞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后,哮喘发作的频率显著减少,对吸入雾化器及氧气机的依赖显著降低。他自己说到:“感觉自己症状有了很大改善,活动没有限制了。据悉,这是首例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哮喘的病例报告,打开了哮喘临床治疗的新思路。

近日,国外学者在国际期刊《Current 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发文,详细介绍一例通过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哮喘的的临床病例[1]。据悉,这是首例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哮喘的病例报告,该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哮喘发作,有望为哮喘患者提供一种新型的细胞疗法。

这名68岁的老年男性是该项I期临床试验的的首例入组患者,其有长期的哮喘病史,每周都会经历多次症状恶化,需要药物甚至氧疗干预。在入组该项临床试验后,研究人员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进行静脉输注。总剂量为1亿个细胞,持续注射时间为40分钟。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或注射后没有出现任何呼吸困难、胸痛或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

分别在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对其进行随访,患者没有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或并发症。此外,哮喘发作的频率显著降低,对吸入雾化器及氧气机的依赖显著减少降低。他自己说到:“感觉自己症状有了很大改善,活动没有限制了。

通过这项研究可知,间充质干细胞改善了该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的恢复日常活动,并且在治疗期间未产生与治疗相关的任何不良反应。

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治疗哮喘

哮喘的发作首先是由于过敏原进入肺部并导致呼吸道肿胀因此触发了哮喘的发作,这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从鼻子和嘴到肺的气道变窄,最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死亡。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每13人中就有1人患有哮喘。研究表明,过度激活的气道炎症及免疫反应被认为是哮喘发作的首要因素。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SCs)凭借其强大的再生,抗炎及免疫调节等特性备受关注,研究表明,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哮喘治疗过程中发挥功效:

图片来自文献[3]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哮喘的机制:

(1) 抗炎作用:MSCs 已被证实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能力,通过释放抗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MSCs 能够减轻气道炎症,抑制免疫细胞的激活,从而缓解哮喘患者的症状[2]。

(2) 免疫调节:MSCs 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抑制过度激活的免疫反应。它们通过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动调节性 T 细胞(Tregs)的数量和功能,抑制Th2细胞数量和/或活性,从而实现对哮喘免疫异常的修复[1]。

(3) 修复和再生: MSCs 能够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在哮喘患者中,MSCs 的迁移和分化为肺泡上皮细胞等细胞类型,有助于修复受损的呼吸道黏膜,改善肺功能[3]。

干细胞治疗哮喘全球研究现状

截至目前,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临床试验注册库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有关干细胞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有10余项,其中涉及的干细胞种类包括诱导多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

目前,利用干细胞治疗哮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多项动物实验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例如,一项研究使用了一种对房尘螨敏感的小鼠模型。一组动物在暴露于螨虫中24小时后开始接受两次静脉内剂量的间充质干细胞(10^5个细胞/天)。第二组接受三剂静脉内剂量的间充质干细胞;第三组接受的是地塞米松,(一种经常用于治疗实验性哮喘的类固醇。)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7天后,用两剂和三剂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动物显示出肺部炎症有所减轻并且肺部在重塑,通过肺功能的改善和T细胞免疫抑制证明三剂的方案是最有效的[4]。

此外,国内学者也开展了众多相关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呼吸内科[5]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1抑制气道炎症或气道重塑而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成为哮喘的新型治疗手段。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6]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定植到肺组织并分化为肺上皮细胞,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改善一系列的机制从而缓解哮喘的病情。

小结

近年来,利用干细胞治疗哮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初步成果。其中,以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代表的生物疗法展现出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潜力。研究表明,MSCs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等多重功能,这为其成为一种创新性治疗手段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仍然需要更多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明确治疗的最佳方案以及患者的选择标准。

参考文献:

[1] Sharan J, Barmada A, Band N, Liebman E, Prodromos C. First Report in a Human of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Asthma with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 Case Report with Review of Literature. Curr Stem Cell Res Ther. 2023;18(7):1026-1029.

doi: 10.2174/1574888X18666221115141022. PMID: 36380439.

[2] Prockop DJ. Concise review: two negative feedback loops place 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s at the center of early regulators of inflammation. Stem Cells. 2013 Oct;31(10):2042-6. doi: 10.1002/stem.1400. PMID: 23681848.

[3] Huang S, Li Y, Zeng J, Chang N, Cheng Y, Zhen X, Zhong D, Chen R, Ma G, Wang Y. 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s in Asthma Therapy: Mechanisms and Strategies for Enhancement. Cell Transplant. 2023 Jan-Dec;32:9636897231180128. doi: 10.1177/09636897231180128. PMID: 37318186; PMCID: PMC10278440.

[4]https://m.sfgate.com/business/press-releases/article/Multiple-Doses-of-Stem-Cells-Show-Potential-in-14849542.php?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item-85307-tbla-2

[5]戴伟丹.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哮喘中TGF-β1的机制研究进展

[6]刘华, 孙善会, 肖东杰, et al.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

0 阅读:0

小轩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