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知识科普|围棋的别称

山西围棋 2024-04-25 10:28:15

围棋,这个源于古老东方距今有四千多年的智力游戏,不仅是一项竞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围棋的世界,探索关围棋的别称,感受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方圆之谋

自盘古开天辟地就有天圆地方之说。围棋棋盘为方形,象征着稳定与规则;棋子为圆形,寓意圆满与智慧。方与圆的结合,恰如天地之间的阴阳调和。“方圆”这个别称便由此而来。最早在《历代神仙通鉴》(又名《三教同原录》)中便有记载:“此谓弈枰,亦名围棋,局方而静,棋圆而动,以法天地,自立此戏,世无解者。”寥寥数语,便将围棋的精髓阐述得淋漓尽致。而方圆一词也是围棋最大气的称呼。

二、黑白之舞

围棋的魅力在于其简单的规则下隐藏的无穷变化。黑与白的交错,犹如舞者在舞台上优雅的旋转。黑子如乌鸦般沉稳,白子如白鹭般轻盈,二者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场场精彩绝伦的“黑白之舞”。以黑白两色形容棋子,引申指围棋,而黑白也是围棋最直白的别称。唐朝元稹有诗云,“异日元黄队,今宵黑白棋。”宋朝王安石《棋》中说:“战罢两奁(lián)收黑白。”宋朝陆游也有“对弈飞黑白”的诗句。

三、奕之策略

“奕”是围棋的最古老称呼,早出现在春秋时期。《论语·阳货》中提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其中的“奕”就是最早用以描述围棋的句子。这个称呼简洁而富有深意,寓意着围棋是一种高超的策略和心智的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奕”也逐渐成为了围棋的代名词,被广泛使用。

四、手趣之谈

在下围棋时,对弈双方均需默不作声,仅靠一只手的中指、食指,运筹棋子在棋盘上斗智斗勇。其落子节奏的变化、放布棋子的力量的大小等都可反映出当局者的心智情况,如同在棋局中以手语交谈一般。因此称为“手谈”。魏晋南北朝时期,围棋盛行,尤为受到士人阶层的喜爱。两晋时期谈风尤胜,“手谈”一词就是晋人发明的,而围棋的另一称呼“坐隐”也是在这个时期被提出的。北宋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曰:“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清朝梁章钜《浪迹三谈》:“按王中郎者,王坦之也。在哀制中,客来,即用方幅为会戏,故曰坐隐。”

五、忘忧之境

这一别称的典故出于东晋名流祖纳。其弟祖逖,即是历史上有名的“闻鸡起舞”之壮士,率老弱残兵慨然北伐“中流击楫”的英雄。后来祖逖北伐失败,祖纳十分痛心,终日下围棋以解忧愁,在言谈、信牍中称围棋为“忘忧”。宋朝刘仲甫所撰的围棋棋谱也名以《忘忧集》,宋朝徽宗皇帝赵括也有“忘忧清乐在棋枰”的诗句。

六、略阵之谋

围棋与兵法相通,善于运用兵法者往往在棋局中也能占据优势。下棋时,双方均要运筹韬略,围杀敌子,蚕食对方领地,扩大自己辖区。颇像古时作战,争霸中原,故以“略阵”这一军事术语为其别称。在《淮南子·兵略训》中有记载:“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七、玉楸枰之雅

玉质棋子、楸木棋盘,象征着围棋的高贵与纯洁。楸木质轻而文致,古时多用楸枰木制作棋盘,后楸枰专指棋盘的意思,也可以指下棋。唐代温庭筠《观棋》“闲对楸枰倾一壶。”元朝王恽题诗《谢大傅弈棋图》“怡然一笑楸枰里”。明代唐寅“一局楸枰对手敲”。清·钱谦益《京口观棋》:“年来覆尽楸枰谱”。近人黄铭功《棋国阳秋》:“楸木质轻而文致,故枰用楸”。也名玉楸枰,是因古代多用玉石做棋子。

八、星阵之秘

围棋棋子犹如星辰点点,布局于棋盘之上。这些“星辰”时而璀璨,时而隐蔽,犹如神秘的星阵一般。“星阵”这个别称便由此而来。明朝徐渭的《论棋》一诗写道:“危势远难救,定时似有奇。倘从一路打,惟有著星。”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围棋中星阵的奥秘与魅力。唐朝温庭筠有诗曰:“文楸方卦花参差,星阵未成月映池。”说是一局棋未终,已到夜晚时分了。

九、围猎之争

围棋中双方争夺地盘,犹如古代的狩猎活动。双方互相追逐、围堵,力求将对方困于绝境。这个别称在《南史·齐本纪下》中有记载:“上好手谈,见无己敌者,恨不能尽其才,谓之围猎。”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围棋中激烈的争夺场面。

十、烂柯之传奇

“烂柯”这一别名来源于一则美丽的神话传说(见于南北朝·任昉《述异记》):晋人王质砍柴的时候到一山中,见二童子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一童子把一个状似枣核的东西给王质,他吞下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呢?"王质这才起身发现自己斧子上的木头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数十年。而唐朝诗人孟郊的一首《烂柯山石桥》:“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红。”也让烂柯成为了围棋经久流传的别称。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