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敏:天才少女姜萍被刷屏,她要远渡重洋学习?怎样育好人才?

秦安战略 2024-06-17 07:00:20

【编者按】本文为全网首发,作者张志敏。17岁的姜萍是涟水县一名中专生,曾花两年自学高等数学,在数学老师的引导下,她6月初参与了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最终以93分的高分,名列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初赛第12名,秒杀了一众数学专业的选手,这也是前30名里唯一的女生。

有人会觉得位列第十二没什么大了不起的,但只要了解排在姜萍前后的那些参赛者的成绩和所在的院校,你就会明白这次名列第一的为什么没名列第十二那样引人瞩目。因为姜萍是这项赛事排名30以内的唯一女性,同时也是唯一的中专生,所在的学校也不知名。而排名第一到第30位的,除了她以外,个个都是全球名校和顶尖科研院所里的顶尖数学人才,有的拿知名奖项拿到手软,有的是全国奥数冠军,有的是江苏片区的学霸,也唯有姜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也因此赛事的主办方为了核实成绩就特地推迟了成绩发布会发布的时间。

虽然他们认为这种开卷考试因无法找到解题答案而不可能存在作弊,因为要抄前11名的答卷是姜萍这个无名小辈无法实现的。这次考试由于没设置门槛条件,又是在线考试,因此,参与的人数很多,就连ai团队也参与了,但最好的ai却没能入围这800名名单。但赛事主办方(阿里达摩院)为避免被动,因此就主动的联系了姜萍,给她出了一道新考题,在核实她的能力后才发布这次考试的入选者名单。

其后就引起了中国互联网甚至是世界互联网的轰动,大家感叹这个天才少女的智慧和能力以及勤劳,因为高等数学是最考验一个人的解题能力的,是最讲究逻辑的。这种天才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天赋加努力是姜萍成功的奥妙。而且相比于其他拥有世界名校资源者来说,姜萍主要是靠自己的天分和勤劳才走到今天。假如她能得到世界名校的资源和名师指点,今后她的前途是不可估量,就如同一块好玉被名师雕琢一样。而且她还是一个17岁少女,而这样的智慧、勤劳和自律是极其难得的,这也是为什么榜单出来后,中国的高校甚至是全球的名校就纷纷向她伸出橄榄枝的根本原因所在。

现在大国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这其中数学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华为为什么养那么多数学家?归根结底就是这些数学家能解决关键的技术问题。当年一个怪癖的俄罗斯天才数学家帮华为解决了3g的关键技术,华为也因此成为全球顶尖的网络设备商。数学最考验的就是人的解题、应变、逻辑能力,姜萍通过两年的自学达到了这种高度也让我们发现,她真的是我国潜在的数学家。今后我们要向月球建立基地,就缺不了这种数学天才。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看哈佛华人校友第一时间向哈佛的招生办主任联系,要求哈佛大学录取她,我们就明白了,因为这种人才一旦到了美国,为美国所用,对中国也是一大损失。而改革开放40多年,清华、北大就为美国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这些人为美国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而我们看到最新的消息是,哈佛大学说姜萍入学没多大问题,而咱们国内的高校也纷纷向姜萍发出橄榄枝。但姜萍最渴望入学的某大学还在打官腔,其招生办的相关人员说,不好回答,我们都是按相关规定办事的。我们也从中看出这些名校在对待人才和所谓的规定之间的千差万别。对姜萍来说,一举成名天下知让她的选择余地大了去了,姜萍过去对自己没多大的自信,所以她认为某国内高校是她能达到的天花板,但如今超越这所大学的多家高校也向她发了橄榄枝,所以她的选择余地是非常大的。我们也从中看出,名校之间的竞争也非常卷,毕竟顶尖人才的多寡是一个学校地位的体现,关系到国家对它的态度和投资、拨款。

我们注意到,现在哈佛校友会说已经向哈佛大学举荐姜萍,哈佛大学也认为人才难得,哈佛大学校友会还承诺姜萍在哈佛上学期间的所有费用包括往返中美的费用都一并承担。但我认为姜萍还是留在国内名校继续深造为好,因为我们国家的顶级高校现在和世界名校的距离不是很大,师资队伍和前沿的科研等方面都已经不逊于美国,更关键的是,中国的高校培养的方向是为中国的利益服务的,和美国的高校为美国利益服务是不同的。再说一个小女孩远渡重洋,人生地不熟,还要学习英语,且中国的人才到了美国容易被美国洗脑。再说中美博弈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所以我们一定要守住自己的人才。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现在哈佛校友会和精神上的美国人们造的舆论了,同时也能理解国内大批浙江大学的舆论,他们是企图营造中国大学太官腔,着重的是官方利益而不是人才。其目的就是要让姜萍等远渡重洋到美国哈佛等高校学习,学成后为美国利益服务。

这其实也是当年我们教育失败的一个体现,当年我们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上的很多人竟然被西方给洗脑成为美西方在华的利益代表,之前我们所批判的洋奴哲学、买办思想在他们那里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失败的结果,我们没能在实际的行动中贯彻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而西方就利用我们的这一漏洞,而后通过想方设法的让这些美国代理人获得美国在期刊发表文章的机会和获得西方的学术地位,后来就变成整个中国的公务员、老师和医生等都被这种由西方主导的排名深刻影响。

这样,很多人就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美西方在华的利益代表、成为了买办,因为他们发现,代理西方在华的利益能让其个人利益得到极致的发展。而西方也因掌握了这些人而得以深度影响中国和极大地损害中国利益,这也是中美博弈中国最麻烦的地方。而我们过去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就因此变得边缘化了,虽然官方和媒体也一再的在规章制度和管理中强调了这些,但这些也都成为形式化的东西,没多大的实际说服力,而西方的那一套因为和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反而被仕途中人奉为显学。因此,哈佛校友会想让姜萍远渡重洋去美国学习,这和前几个月美国的复旦校友会制造舆论让其在美国流浪的美国籍校友回国一样,不应该被我们所认可。

姜萍热让我们关注中国的教育事业,阿里巴巴通过举办全球数学竞赛让好苗子浮出水面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一件事,尤其是这次姜萍的脱颖而出和草根身份让她和阿里都得到了极高的关注度,而阿里在背后也定会出大力。但我们并不反感,我们也发现,阿里的这种不分身份地位、年龄限制的竞赛是极为公平公正和合理的,能让草根借此平台上位。相反,现在的社会已经利益固化的很厉害了,那些既得利益者通过设置各种的门槛把好苗子拒之门外,然后他们在这狭窄的空间里近亲繁殖甚至是无性繁殖,所以也就让这地方成一潭死水,完全就背离了大自然的新陈代谢规律。

也因此有很多的人批评当下的教育,因为这种通过设门槛把别人排除在外,以资排队的做法就让中国失去了很大的活力。而阿里这种全球不设门槛、全球海选的模式避免了这种局面。只不过设置的科目是太过于单一,众所周知,只要是一个人,他在某一方面就有天赋,就会表现的与众不同,能力超过他人。因此,也只有更多项目、不设门槛的海选,并让他们获得相应的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之道。

全面发展、不固化,让更多的人获得公平公正展现自己能力的发展机会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的发展真的是太重要了。

在最近一年内,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育,我发现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形式主义对学生天分的压制较重,多数老师喜欢听话的学生,喜欢用权威去压制学生,这样也就让学生把主要的精力用应对这些上,也因此和我们国家对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故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局面。而另一方面,现在的家长和学校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于营造温室,因此有太多的学生就成为温室的花朵。最近和一个老师谈到了这个问题,我说在抗美援朝时期,那些新兵蛋子都是用生命学习,所以学习进步神速,因为他如果不能适应环境、不能学习好,他就把命丢在那里,这样,人的潜能就被残酷的环境给激发出来了。

我们看现在的航天员,很多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姜萍的家庭条件也很一般,条件的苛刻让他们更加努力的发掘自己的天赋,这个特性我们是要充分利用好,以达到教育好人的目的。

姜萍的成功和引起关注让我们对教育问题有更多、更深入的思考,本文把我的点滴思考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