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大战,这个小地方,总前委书记亲自打电话:剩下一人也要守住!

陈冠任 2024-05-30 21:10:51

1948年淮海大战中,11月2日,毛主席发电中野指挥部:“敌向西逃,你们应以两个纵队,侧翼兼程西进,赶至敌人先头堵住,方能围击,不要单靠尾追。”

这时,刘陈邓住一个小院子里,里面有一间他们处理军务的房子,地图、电话一应俱全,有几个参谋在此工作。

接到毛主席的电报后,很少守电话机的邓政委来到了屋子,开始亲自守电话。有人是这样描写他的:

“邓小平政委嘴唇紧闭,目光冷峻,表情十分严肃地站在电话机旁等候一个电话。参谋正聚精会神地急切呼唤总机,向一个似乎平日不常通话的地点要电话。”

军情似火!邓政委等什么电话呢?

一会电话要通了,参谋急问:“永城军分区吗?找你们司令员听电话!”

永城,在徐州西南约90 公里处,要是路上没有阻拦的话,徐州出来的敌机械化部队几小时就可以到达。如果让敌人到了永城,往西就可以分散逃走,往南则可兜击解放军南线兵团。

永城,对这次堵击杜聿明徐州西逃的大军有多重要可想而知。

这时,邓政委从参谋手里接过话筒,先询问永城军分区司令员永城守备部队情况,接着简洁地告诉对方,杜聿明集团正逃往永城及其意图,随后,他提高嗓音,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十分严肃地说:

“我们已命令几个纵队,日夜兼程赶往永城阻截敌人,在大部队到达以前,如果敌人先头部队赶到,你们无论如何不能让敌人通过永城!”

电话里传来对方高声的回答:“首长,我明白了!不准敌人通过永城!”

邓小平又加重语气说:“打到一兵一卒也不准敌人通过!剩下你一个人也要顶住!”

对方坚定地回答:“请邓政委放心!我们坚决执行命令,打到一兵一卒也不准敌人通过!”

邓政委放心了。那里将有一场激烈残酷的血战,但指挥员的信心十分重要。为了缓和气氛,为了使对方增强信心,邓小平又说:

“再重复一次,增援部队正日夜兼程你们那里赶去!”

对方又一次作了响亮的回答。

邓小平接着鼓励了他几句,才放下电话,像对自己又像对身边的同志说:

“这真是过硬的时候呀!”

邓小平非凡的智慧,其十分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极善于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诸多事物中,迅速抓住最主要的矛盾而果断解决。在淮海战场上,虽然敌我双方有一百数十万军队在进行激战,但在徐州敌人突然西逃的紧急时刻,永城那个小小的地方,永城军分区那支小小的部队,就是可能影响整个战局的关键之点。所以作为淮海前线总前委书记的邓小平,才打破了平时由参谋人员与下级联系的程序,也越过了层层指挥机构,亲自向一位军分区司令员交代任务,使军分区司令员了解责任的重大和任务的艰巨。

最后,这支部队没有辜负首长的信任与重托,顶住了敌人先头部队一天多的猛烈进攻,等到了增援的大部队到达,挡住了敌人西逃去路,对整个战役起了关键作用。

陈毅得知此事后,非常赞赏邓小平,对人说:“这就是邓政委独特的性格、作风!”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之后的又一超级畅销书力作,曾多次名列畅销书排行榜。

0 阅读:139

陈冠任

简介:中国近现代史学者,作家,自媒体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