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贸易规模有多大?天然气贸易,是买方还是卖方市场?

北向财经 2024-06-16 15:12:24

中俄天然气谈判遇阻,中国给的太少了?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俄两国关于大型天然气输送管道的谈判遭遇搁浅,原因是,俄方认为中国在价格和供应水平上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说白了,就是俄罗斯认为中国开的价格太低了,不合适。

中俄天然气贸易规模究竟有多大?现在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中国开出的价格到底合不合理?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中俄天然气贸易,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中俄天然气超级贸易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国际上最大的能源买家,没有之一。

具体来看,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可以按输送管线来进行简单的划分,其中最大的一条输送管道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线”。

这条输送管线从西伯利亚起始,借道哈萨克斯坦,走阿尔泰山脉,最终进入到我国的新疆地区,完成天然气的运输,每年输气量最多可高达500亿立方米。

而根据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2026年经济展望报告中透露,去年俄罗斯对华出口天然气的价格为每千立方米297美元。

等到今年,每千立方米的天然价格下调20美元至271美元,且这个价格将一直维持到2026年。

所以做个计算,如果按照每千立方米271美元的价格算,那么仅靠西伯利亚力量2号线这一条管道,俄罗斯就能从中国赚走外汇135.5亿美元。

如果我们再加上每年最高380亿立方米输气量的西伯利亚1号线,以及一条年供气量达到100亿立方米的支线,那么在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每年俄罗斯将能从中国赚到265.6亿美元。

毫无疑问,哪怕中俄这样的经济体量,这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宗商品,妥妥的超级贸易。

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

先说结论,目前中俄天然气贸易是绝对的买方市场,中国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为什么?

首先,面临美西方的制裁封锁,俄罗斯想要把手里的能源卖出去,不再像以往那么容易。

俄乌冲突爆发后,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于2022年9月被炸毁,在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断绝了欧洲向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希望。

而当欧洲停止向俄罗斯采购天然气后,目前俄罗斯手里的超级客户仅仅还剩两个——中国和印度。

至于三哥做买卖什么风格大家也清楚,一边是逮着俄罗斯的羊毛猛薅,另一边还做起了中间商,把俄油、俄气加价转卖到欧洲。

并且三哥还贡献了一个更骚的操作:

提前与俄罗斯签订了本币贸易协议,用压根就花不出去的卢比,从俄罗斯手里买走大票的石油天然气。

所以可想而知,如今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最优质的的天然气客户,天然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其次,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并不是没有替代品。

放眼全球,包括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卡塔尔、澳大利亚在内的诸多国家,天然气储量都非常大,并且价格也不贵。

所以中国可以从俄罗斯买天然气,但也可以不买,俄罗斯天然气对我们的重要性,并没有那么高。

也正是因此,俄罗斯想要把天然气卖给中国,优惠力度肯定要给到位,毕竟买方市场,话语权在我们这里。

中国开的价格太低了?

在商言商,俄罗斯认为中国开出的价格“不合理”,但考虑到现在中俄天然气贸易处于买方市场,中国想要一个更便宜的价格,无可厚非。

这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而不是像某些人口中所说,趁着俄乌冲突漫天砍价。

再退一步说,之前俄罗斯天然气在全球畅销,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俄罗斯小连招也是用得相当丝滑。

一方面,俄罗斯拿着天然气在国际市场上四处兜售,看中国、欧洲和日本三方谁出的价格更高;

另一方面,俄罗斯甚至还会考量谁愿意拿出更多的钱来投资输送管道,从而占到更多的便宜。

比如2014年5月,中俄签订了一份为期30年,总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输送合同,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

当时签订这份轰动国际的能源大单,整整谈判了10年时间,中途日本跟着掺和进来,俄罗斯一直想着获取渔翁之利,在中日之间左右摇摆,以将管道修到中国还是日本来作为谈判筹码,谋取利益。

直到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受到美欧制裁后,这份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大单才总算尘埃落定。

所以现在俄罗斯嫌中国开价太低,这种说法压根就站不住脚,卖方想要卖个好价钱,买方想要买到真实惠,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关键在于谁才在这笔交易中,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当然了,中俄之间达成天然气输送协议,目前来看依旧是双赢,对两国都有益,只是采购价格和供应量仍然值得商榷,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博弈和谈判。

写在最后:

中俄天然气贸易协商出现困难很正常,毕竟是国与国之间的超级贸易。

但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中国想要买到更便宜的天然气,绝非不合理。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1 阅读:474

北向财经

简介:经济|金融 陪你提升商业思维,赚认知以内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