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存钱不投资,这真的是件没有未来的事儿吗?

筑梦投资 2024-02-26 11:30:53

在印象里,自己看过一个很深刻的存钱故事。

有个中国大妈在八十年代存了2000元。可能是一时忘了,一直也没取,存到了2020年左右。后来搬家,看到了存折,发现了这笔钱。

于是,大妈就到银行里取钱,看看还能不能取出来。经过一番折腾,银行里各种查询、验证,最终把这笔钱给取了出来,金额是2800元左右,不到3000元。

八十年代的2000元,虽说买不了北京的四合院,但在二环内买一套房子还是很轻松的,可到了现在呢?

虽说2000元变成了2800元,但想在北京二环内买房,真的就是连个厕所都买不起了,甚至租个单间的月租可能都不够。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货币,从长期来看,它基本上都处于贬值状态中。坚挺的美元如此,未来很坚挺的人民币也是这样。

另外,无论是哪个国家的货币,都是政府信用背书下的产物。

如果没有政府信用作保证,那实际上,它就是一张纸,换不来柴米油盐酱醋茶。比如清朝的银票搁到现在,它可不就是一张纸吗?买不了一包烟,换不到一瓶酒。

既然有政府作保才能有用,那政府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比如2023年,阿根廷政府直接将本国货币比索贬值50%以上。你有100万比索的存款,贬值后就只有原来50万的购买力了。这种情况,你找谁说理去?找谁都不行。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儿。

我们要知道,金钱的作用是物与物交换的媒介。除此之外,别无二用。

我们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变成钱,然后再把钱变成其它东西。金钱就是这个过程的中转器。如果断掉了这个过程,那金钱就失去了意义。

“存钱不投资”就恰恰断掉了这个动起来的交换进程,只剩下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没有了。这让金钱失去了生命。

金钱如水,动起来才有价值,不动就是一潭死水,慢慢地就会变得臭不可闻。

把钱存银行就相当于把它囚禁起来,它会像花朵一样枯萎。你会喜欢一个谋杀自己的人吗?你不喜欢,金钱也不喜欢。

存钱是一件断财运的事儿。好好用钱(投资),才能越用越有,财运才会越来越旺。

如果把金钱的交换作用与它的贬值属性结合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很恐怖的事实——存钱是一件持续不断地蚕食自己生命的事儿。

我们上班工作,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换成了钱,然后再把钱存起来,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它慢慢地贬值,挣到手的100元就慢慢地只能兑换到98元、95元、90元……的东西了,这不就是在慢慢地蚕食自己过往付出的时间、精力吗?

可如果换一种情况,我们挣钱后不把钱存银行,拿去好好投资,让金钱动起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那就是在增值自己过往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也就从“存钱蚕食生命”变成了“投资增值生命”了。

投资能让生命更有深度,这是一件想想就令人激动的事儿。

总而言之,存钱这件事儿并不可取,我们得学会投资。如果学不会更好地使用金钱,那就真的是件没有未来的事儿。

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分钱都不存,留点儿生活费和家庭风险储备金还是有必要的。剩下的钱,就得根据自己的认知去好好使用,去做好投资规划了。

如果说自己现在拿不出一份可行性高的投资规划,那就去学习,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然后再去构建自己的资产组合。

千万不要啥也不懂,就急哄哄地规划手里的金钱。这不叫投资,叫乱用钱,是件让金钱自杀的事儿,比囚禁金钱的存钱还可怕!

乱用钱是杀死生命,存钱是蚕食生命,投资则让生命更有深度。

人为什么要为钱而奋斗?​

0 阅读: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