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经天纬地、算无遗策,为何放纵关羽在华龙道放走曹操?

一点儿历史事 2024-03-05 15:30:17

诸葛亮经天纬地、算无遗策,为何放纵关羽在华龙道放走曹操?

在三国历史中,已经完成统一北方的曹操其实是最有能力和概率统一全国的人。

如果他没有那么骄傲自大的话,或许三国只会剩下一个曹魏。

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说的那样“曹操得意的时候,尾巴翘起来可以做旗杆”。

正因为曹操的骄傲自大,最终他也没有实现统一全国的愿望。

而且要不是诸葛亮放水在华龙道有意放走曹操,或许那就是曹操人生的终点了。

可能笔者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会有许多人反驳笔者,因为当时诸葛亮已经派遣关羽驻守华龙道了。

而最终关羽选择放走了曹操,与诸葛亮其实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而如果大家深思一下,就会发现事情其实没那么简单。

这一切很有可能是诸葛亮布的局。

经天纬地的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关羽和曹操的关系,而他却还是选择让关羽驻守华龙道。

按照华龙道险要的地势,若诸葛亮派遣其他人驻守,仅剩几百残兵的曹操绝对没有逃出生天的可能。

而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也给大家了以下解释:

云长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玄德曰:“吾弟云长,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曹操未合身亡。留这恩念,故意等云长做个人情,亦是美事。”

虽然《三国演义》作为小说,并不能像正史一样给我们参考。

但《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情节特色也是得到历史学家认可的,因此对于这件事,大家也可以借鉴一下老罗的观点。

刘备都明白关羽讲义气,肯定会放了曹操,并把这些顾虑告诉了诸葛亮。

算无遗策的诸葛武侯又怎么会想不到呢?

在刘备的观点里,关羽是不适合去华龙道的人。

这点固然正确,但这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有诸葛亮明白,曹操此行命不该绝。

刘备也全是明君,他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顺水推舟,放走了曹操。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关羽真的杀死了曹操,那北方所属曹操的势力又怎么会善罢甘休?

纵使曹操由于赤壁之战的惨败而元气大伤,但曹魏集团的根基尚在。

他们势必不会善罢甘休,反而会将矛头直指刘备集团。

以当时刘备集团的兵力,是绝对不可能抵抗得住的。

就算他们抵抗得住,孙权集团也绝对会第一时间落井下石,导致天下白白落入江东鼠辈之手。

而当时赤壁之战刚刚结束,孙权集团就马不停蹄地准备扩张,首当其冲的目标就是荆州和益州。

如果这两个地方全部落入孙权之手,刘备集团也就再也没有了翻身之地。

而诸葛武侯提出的《隆中对》也明确表明: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若让关羽把曹操放虎归山,曹操一定会念及关羽的恩情,重新将东吴作为主要敌人。

这样才可以遏制东吴迅速扩张的道路,给蜀汉宝贵的喘息之机。

而为了抵抗曹操,孙权也不得不和刘备重新联合起来,至少是表面上的盟友。

由于和东吴集团结盟,刘备也可以放心大胆的发展自己的政治势力。

之后,刘备率领大军顺利攻占益州,夺取汉中,并最终在汉中称王。

这段时间内,孙权不仅没有对刘备动手,甚至借给刘备的南郡也无法讨要,只能忍气吞声。

结语

诸葛亮在华龙道默许关羽放走曹操,实在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政治选择。

既让曹操保持了对东吴的威胁,还为蜀汉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机会,并最终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而如果华龙道中,曹操被蜀汉集团诛杀,曹操集团一定会倾尽全力为曹操报仇,别说什么三分天下了,刘备集团甚至都不会出现在之后的历史中。

而诸葛亮让关羽在华龙道放走曹操,不仅让关羽报答了曹操的恩情,同时也给了刘备宝贵的发展空间,简直是一举两得。

当然,最后笔者还要说一句。

以上内容大多参考《三国演义》,正史《三国志》中对此并没有提及。

此文仅供大家参考,切勿代入。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 阅读:20

一点儿历史事

简介:山东作家协会成员,历史“中毒患者”,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