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寿”现象反思

石中毛 2024-02-23 15:42:07

这些年,中国出现了给儿童“过寿”的现象。

有户人家,生了个儿子,给儿子过“百日大寿”。

还有个人家,给儿子过“三岁大寿”,在饭店包下十几张宴席,请来许多亲友客人,大厅上悬挂着“李某某三岁大寿庆典”。

还有个人,给儿子过“十二岁大寿”,把“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也请来了,酒桌就摆了几十桌,大厅中间放着“寿桃”、一个大字“寿”。

对儿童是这样,对老年人是怎样的呢?

有位老年人,独自居住,去世3个月了,子女才知道了;那位老年人已经成了一堆白骨。

还有位老年人,儿子儿媳和子女住在宽敞明亮温暖的大房子里,让父亲住猪圈,连饭也不给吃。那位老年人最大的梦想是:死前能吃口肉。记者给老年人100块钱,让老年人买肉吃,可钱被老年人的儿子拿走了,也并不给吃点什么。

还有的老年人,被子女嫌弃,就送进“养老院”、不管不顾,老年人生病了,子女也不去探望。子女对儿童、自己的孩子,则是百般疼爱、好吃好喝。

这真是“天地颠倒”,儿童的未来还很长,他们是需要照顾,可是,父母老年人已经快要去世了,却是对子女爱护、好吃好喝,对父母不管不顾、甚至让住牛棚。

给老年人过寿,像“七十大寿”、“八十大寿”,这也无可厚非,是应该的。可是,却给几岁的儿童“过寿”。

其它且不说,这样的给儿童“过寿”,儿童可能会“夭折”。有户人家,刚给孩子过完“三岁大寿”,儿子就生病死了。就是俗话说的“折死了”,这种给儿童过寿简直是“胡折腾”。

现在中国人感叹的现象是:幼儿园门前,父母们开着车,不辞劳苦地接送自己家的“宝贝”;可是,老年人无人去管、养老院门前门庭冷落。

有的老年人,行动不便,生了病,只能自己“熬着”,子女根本不给去治病。如果子女给带着父母去看病,把父母“一顿骂”、“呵斥”。

而他们家的儿童、孩子,则呵护有加,如果生了点小毛病,那简直就等于“天塌下来了”,全家人睡不着觉。

“尊老爱幼”,“爱幼”也是对的,因为儿童年纪小,他们自己照顾不了自己,确实需要父母养育。但是,不要“过头”,娇惯儿童、甚至给儿童“过寿”。

“尊老”,是全世界的传统,就是“动物界”,对“老年动物”,也是尊敬有加。兀鹫在进食的时候,如果老年兀鹫到了,年轻兀鹫就马上给老年兀鹫让开道路,让老年兀鹫先进食。

只可惜,我们人类的个别人,在这个问题上,连“兀鹫”都不如。

不可否认,有些老年人“不像话”,比如:倚老卖老、欺负年轻人、打压青年、父母给子女拖后腿、阻拦儿女的事业发展、“公公烧媳妇”,还有“偏心”,疼爱这个孩子、讨厌那个孩子。但是,这只是少部分老年人,大部分老年人还是挺好的。

而且,就算自己的父母“不像话”,但是,也不应该嫌弃父母。因为再怎样,父母在你小时候,也曾养育你。

就像“大舜”,大舜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又娶了个老婆,生了个弟弟叫“象”。父亲、后妈、弟弟三人,整体琢磨着怎样杀死大舜,几次差点杀了大舜。但大舜仍然毫无怨言。

我们应该像“大舜”学习,就算父母长辈“偏心”、“不像话”,但仍以“长辈之礼”对待。至少,可以“搬走”、“躲开”,这样,子女和父母“见不上面”,“家庭矛盾”总可以“消停”了吧?

清朝皇太极生了个宝贝儿子,马上封为“太子”,大宴宾客、庆祝“太子册封”。结果,过了段时间,“太子”就一命呜呼死了。相反,顺治福临也是皇太极的儿子,皇太极讨厌他,出生后看都不去看;最后,福临却继承皇位。

汉朝的“殇帝”2岁死、“冲帝”3岁死、“质帝”9岁死、“少帝”15岁死······“皇帝”是很尊贵,可是,也是难以“有福承担”的。

对于普通人一样,不要过度“溺爱”、“娇惯”孩子,因为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尊贵”、很“娇贵”,可是,正因为此,“某一种力量”认为:既然这么娇贵,让死了算了!所以,很多孩子幼年夭折了。

在农村过去,父母给孩子取名“狗蛋”、“猫蛋”、“铁蛋”、“马桩子”等等,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存活、能顺顺利利长大。

因为越是“娇贵”,也许死的越快。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存活、能长大,不要那么娇贵、不要娇生惯养,要经得起“摔打”,更不可以给儿童“过寿”。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