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异志》:唐代人爱看什么奇闻异事

华舆 2024-06-24 13:40:21

对于奇闻异事,古人也有很强的好奇心,记录这些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的书,多为文人笔记和志怪小说。唐人李亢编著过一本《独异志》,对包括唐代传奇在内的一些历史故事有比较详细的收录。《独异志》最初有10卷,后来大多散佚,流传至今的只有3卷。考察其中故事,也能窥见古人的内心世界。

▲《独异志》资料图。(图片来自《北京晚报》)

《独异志》开篇就说:“《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愿传博达,所贵解颜耳。”李亢的意思很清楚,盘古开天地以来的各种光怪陆离的历史故事,他都想搜罗在一起,分享给读者,能增长人的见闻,增加生活的乐趣。不过,在今天看来,《独异志》里的不少内容,都比较简单,大多是一两句话就讲一段历史,而且史料背景比较清楚,这反而没有太大的阅读障碍,甚至可以由此尝试对书中记载做简单考证。

“刘曜字永明,须百茎,皆长五尺。”十六国时期的汉赵皇帝刘曜,在正史记载里,也是人高马大,须发很长。《晋书》有对刘曜早年情况的详细记载:“身长九尺三寸,垂手过膝,生而眉白,目有赤光,须髯不过百余根,而皆长五尺……善属文,工草隶。雄武过人,铁厚一寸,射而洞之,于时号为神射。尤好兵书,略皆暗诵。常轻侮吴、邓,而自比乐毅、萧、曹,时人莫之许也。”九尺三寸的身高,换成今天的尺寸,大概是2.2米,而且刘曜文武双全,不仅力量惊人,箭术高超,能射穿一寸厚的铁板,还像诸葛亮一样自比乐毅之类的古代名人。或许正因为刘曜的外形和事迹太不平凡,才让后人觉得他应该会有又浓又长的胡须,强壮威猛,很有男子气概。李亢将刘曜的民间形象记录下来,也增加了刘曜奇异特征的知名度。

“汉中山靖王胜,有男女一百人,其后子孙流衍于今,问之,皆刘裔。”这段历史,后人就很熟悉了,这要归功于《三国演义》对刘备家世故事的演绎。刘备是否真的是那位繁殖力很强的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恐怕很难考证了。但刘胜子孙众多也是真的,刘备自称是其后人,在当时也足以获得某种称王称帝的合法性了。

“汉昌邑王贺即位二十七日,积恶凡一千四百二十七条,为霍光所废。”刘贺的故事,因为近年海昏侯墓被发掘而知名。其实,刘贺本来就是古人讲述的历史故事里的常客,因为他短暂的在位经历,实在过于传奇,很早就是民间津津乐道的历史人物。后世多言刘贺在位二十七天,干了上千件坏事,起源可能就在这里。这显然是有悖常理的,更像是民间附会的说辞,甚至就是霍光故意损害刘贺声誉而制造的噱头。对此,苏东坡写过一篇《霍光疏昌邑王之罪》,也表达了质疑:当时跟随昌邑王刘贺去京城继位的人,有两百多个,后来几乎都被霍光杀了。并非刘贺是昏君,而是他在与霍光的斗争中失败了,刘贺手下的人想夺取霍光的权力,结果却被反杀了,刘贺也被迫从皇帝位子上下来,最后被贬为海昏侯。当年孔子都质疑周武王列举的商纣王的大量罪名,刘贺罪名如此之多,确实显得很不合常理。

“项羽每叱咤,万人手足皆废。”这是很夸张的说法,不过,项羽很可能是正史记载里个人武力值最强的人了,不仅能以肉身举鼎,还能在数次残酷战争中身先士卒,毫发无损,甚至在绝境中还能手刃汉军数十人。或许是项羽的武力太强悍了,故事太传奇了,让唐人也喜欢演绎他的神勇事迹。

“谢灵运临刑,剪其须施广州佛寺。须长三尺,今存焉。”谢灵运胡须之谜,与唐人刘餗在笔记小说《隋唐嘉话》里的记载正好互为验证。《隋唐嘉话》有言:“谢灵运美须,临刑施南海祗洹寺,为维摩诘须,寺中宝惜。中宗时,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遣人取之,仍剪弃其余。”两条史料合在一起,便还原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故事:谢灵运因卷入谋反,被宋文帝刘义隆杀害于广州。临死之际,谢灵运把长胡须捐献给南海祗洹寺,三尺胡须贴在维摩诘像上,保存了数百年。后来安乐公主剪去一半,又不想让其他人占有这宝物,竟然把剩下的胡须也毁了。在今天,不仅谢灵运的胡须早就没了,连祗洹寺也早已被毁。

《独异志》里比较有意思的故事,还有不少。比如,“汉成帝赵飞燕身轻,能为掌上舞”,写赵飞燕故事。“唐高开道,箭在脑中,使医凿骨取出镞,与客饮酒,谈笑如常”,写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高开道之勇武,不知后世传说的关羽一边刮骨疗毒一边下棋的故事,是否也与之相关。“汉高祖既入关,诸将劫珠玉宝货,唯萧何独收秦格式律令。卒为汉名相,功居第一”,写刘邦听取萧何谏言的故事。

关于古墓,《独异志》也有记载,如“曹操无道,置发丘中郎、摸金校尉数十员。天下人冢墓,无问新旧,发掘时,骸骨横暴草野,人皆悲伤。其凶酷残忍如此”,写曹操纵容手下盗墓的事情。还有上古蚩尤传说,也非常奇异:“蚩尤是古之帝者,兄弟八十一人。皆铜头铁额,食沙啖石,然卒为黄帝所灭也”,“黄帝斩蚩尤,冢在高平寿长县,高七丈。时人常十月祠之,有赤气如匹绛,时人谓之蚩尤旗”。至于秦始皇陵,《独异志》记载不可考证,“项籍开始皇墓,探取珠宝,其余不尽取者,有金雁飞出墓外,为罗者所获”,现在无证据证明项羽挖开了秦陵地宫,至于地宫飞出大雁,恐怕只是小说家言。(完)

作者/黄西蒙

来源:北京晚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