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提示:了解血吸虫病

潇湘名医 2024-06-27 10:40:26

(通讯员凌建军)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是因皮肤直接接触疫水中的血吸虫尾蚴而受到感染引起的疾病。我国流行的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日本血吸虫病,曾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血吸虫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对人体内的脏器造成较大危害,属于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 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提示,正确了解血吸虫病,科学预防血吸虫病。

吸血虫和血吸虫不是同一种寄生虫

  人们说的吸血虫,常常指的是水蛭,又称蚂蝗,是一种以吸血或食腐肉为生的体外寄生虫,其体长、扁平,略呈纺锤形,前后有两个吸盘可附着于人和动物体表。水蛭生活在水田、河流、稻田、湖沼、沟渠和浅水污秽坑塘等处,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种类很多。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于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又称裂体吸虫。能寄生于人体并致病的血吸虫主要有七种,即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和几内亚血吸虫,其中前三种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血吸虫的发育分为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及成虫共七个阶段,其中尾蚴是可以感染人体的阶段。尾蚴在水中接触到人的体表后可侵入人体。有实验证明,宿主动物只要接触尾蚴10秒,就可被感染。

血吸虫病有哪些常见症状

不同类型的血吸虫病症状表现不一。

急性血吸虫病:常见于初次感染者或者慢性病人再次大量感染,多发生于夏秋季。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 40 天左右,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下腹部疼痛、排便次数增多;全身性皮疹、水肿、淋巴结肿大,还可出现风团并伴有骚痒性荨麻疹;咳嗽、胸痛,多为干咳,偶见痰中带血丝,胸前区疼痛;肝、脾肿大,肝区压痛,肝脏、脾脏肿大,并且按压肝区患者感到疼痛。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大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呈轻至中度的非特异性表现,如乏力、食欲不振、慢性腹泻、腹痛、排便不尽感、大便中可带有脓血或黏液。

晚期血吸虫病:主要症状有脾脏肿大,有压痛;肝脏、脾脏肿大,并且按压肝区患者感到疼痛;腹水、下肢水肿、咯血、腹痛、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等。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或未治愈,发展到晚期,肝脏等器官会受损,导致门静脉高压,出现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人的外貌会变得骨瘦如柴、肚大如鼓,因此民间也称之为“大肚子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血吸虫病可防可治

  感染血吸虫的直接原因是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疫水)。因此,不接触可能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安全用水是避免感染血吸虫的关键。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当生产和生活必须接触疫水时,可以通过穿戴防护用品(胶手套、胶鞋、胶衣、胶裤等)、涂抹防护霜(剂)、预防性服药来预防感染血吸虫。当不可避免地接触了疫水,出现了发热等症状或脱离水体一个月后,应主动及时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检查以便诊断和治疗。 吡喹酮是目前唯一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广泛使用的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的口服抗血吸虫药物。服药时应谨遵医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