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界最大乌龙!本想沙漠种小麦保产量,无意间破解沙化难题

万事浮华 2024-06-28 21:52:48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静待5秒后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文章了

近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我国科研人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种植小麦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亩产量竟然达到了294公斤!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个项目不仅大幅提高了小麦产量,还意外地解决了一个世界性难题。

而这项工程也被称为最大的“乌龙工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农村大众报】,具体链接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粮食安全迫在眉睫!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形势日益严峻。南方地区频发洪涝灾害,而北方又常常遭遇干旱,这种"南涝北旱"的极端天气模式,给粮食产量带来了很大的波动。

2023年,我国夏粮产量比上一年减少了127.4万吨,这无疑给国家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保障14亿人的粮食安全,刻不容缓!

为了开辟新的粮食生产基地,专家们就把目光投向了西部广袤的沙漠。

中国作为土地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面积已达70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西北干旱地区。这些不毛之地不仅难以利用,还会引发诸如沙尘暴等生态灾害,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更重要的是,土地沙漠化正在一步步的蚕食着附近地区的耕地面积,但如果把这些沙漠利用来,无疑会给粮食增产带来巨大的潜力。

经过慎重考虑,专家们选择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麦盖提县作为试验田。

作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直是沙漠化防治的重点区域。而麦盖提县更是典型的沙漠地区,全县90%的面积被沙漠覆盖,其中轻度盐碱地46万亩,重度盐碱地15万亩,年降水量仅有42.3毫米。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种植小麦,难度可想而知。

科技让"不可能"变为现实

专家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小麦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特别是一些耐旱、耐盐碱的品种,在沙漠环境下也能生长,所以这项工程绝对不是无稽之谈。

种植之前,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在流动的沙丘上平整土地。麦盖提县的工程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平整了7000亩沙地,平均高差控制在5厘米以内。这为小麦种植奠定了基础。

但平整土地还远远不够,沙漠土壤贫瘠、保水保肥能力差,盐碱化严重,很难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

为此,山东援疆企业专门研发了一套适合沙漠环境的水肥管理和栽培模式。他们采取增施有机肥、撒播固沙保水剂等措施,给贫瘠的沙土"补充营养";同时为小麦"穿上防护服",定期喷洒植物抗菌剂。

在播种时,农业专家们还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精准施肥。灌溉上,他们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定时定量供水供肥。所有这些操作都可以通过手机APP一键完成,不仅节水节肥,还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科技的加持下,小麦在沙漠里旺盛生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当麦盖提县第一个沙漠小麦种植季结束时,人们惊喜地发现,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竟然收获了亩产294公斤的优质小麦!这个数字不仅大大超出了专家们的预期,也让当地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然而,沙漠小麦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

沙漠化问题日益严峻,危害人类生存环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的沙漠化问题日益严峻。据统计,全球沙漠面积已经占到了总面积的21%,另有大量土地处于干旱或半干旱状态。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森林砍伐、牧场过度扩张、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等,都在加剧土地的沙漠化进程。

令人担忧的是,全球已有40%的土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沙漠化正在无情地压缩人类的生存空间。

但麦盖提县种植小麦过后却发现了一些意外之喜。

收割后的麦茬,犹如天然的"沙障",能够有效阻挡风沙的侵蚀。随着麦茬的腐烂,沙土中的有机质含量会逐渐提高,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久而久之,流动的沙丘有望变成肥沃的良田。

更令人振奋的是,一些抗盐碱的小麦品种,竟然具有改良盐碱地的功效。在麦盖提县不远的莎车县,当地种植的"京麦183"小麦不仅亩产量高达690公斤,而且连续种植后,土壤的盐碱度明显下降。如今,这一品种已在喀什地区大面积推广,为盐碱地改良提供了新思路。

种植沙漠小麦,不仅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还能起到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这个项目的成功,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沙漠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如果这一模式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广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或许就能成为塞上江南、绿洲沃土。

沙漠小麦的意义,还远不止于国内。作为全球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在沙漠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无疑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的这场"农业革命",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全球沙漠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沙漠变绿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而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

其实我国工程史上不止这一次“乌龙”,还有很多“意外收获”。

发电站却变成了牧场?

在中国西北部的青海省,有一片名为塔拉滩的广袤荒漠。这里地处偏远,常年干旱少雨,曾经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看似不适合发展的地方,一个雄心勃勃的光伏发电园区项目不仅成功建成,还带来了令人惊喜的意外收获。

2012年,政府规划在塔拉滩建造光伏发电园区,初始投资3亿人民币。随着项目的不断扩建,园区面积从最初的77.9平方公里扩大到609平方公里。

截至2022年,整个塔拉滩生态光伏园年年均发电量达到了100亿度。

在塔拉滩这样的荒漠地区建设光伏发电园区,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风沙问题。黄沙很容易覆盖光伏板,降低光电转化效率。项目初期,工作人员只能依靠人工从36公里外的黄河河道中取水清理光伏板,这种方法既费时又费力。

然而,这个看似棘手的问题却带来了意外的收获。由于西北地区冬、春季节昼夜和季节温差大,加上光伏板的遮阳、阻风作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锅盖效应"。外部大气中的水汽在光伏板表面发生冷凝,土壤深部的水汽向上迁移至浅层。这种现象导致光伏板下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光伏板下的土地逐渐萌发出绿茵,形成了一片草原。这不仅改善了荒漠环境,还明显减少了沙尘暴的发生。

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小草生命力过于顽强,很快就要超过光伏板的高度。这不仅会降低光电转化效率,还可能带来火灾安全隐患。

面对这个新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有人建议使用化学除草剂,但这可能对土壤和水源产生负面影响。也有人提出引入国外的电流除草法,利用高压电流除草。还有人建议采用植物相克除草法,或者使用激光除草机器人。然而,这些方法要么成本高昂,要么维护费用昂贵,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简单而巧妙的解决方案被提出:为什么不让羊来吃草呢?这个想法不仅能解决杂草问题,还能帮助牧民减少饲养成本,可谓一举两得。于是,"光伏羊"就这样诞生了。

谁能想到,一个太阳能发电园竟然因为肉质肥美的羊而迅速火爆出圈?这些被称为"光伏羊"的羊群,成为了塔拉滩光伏发电园区的一大特色。

人们不禁调侃道,这个项目就像是为了吃羊肉,顺带建了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这个意外的收获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循环模式。

2022年,塔拉滩光伏发电园区年产牧草11.8万吨,"光伏羊"的出栏量达到2万只。年节约成本720万元。此外,项目还为村民提供了额外的就业岗位,实现了增收增产。

从生态角度来看,塔拉滩荒漠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循环。"板上发电、板下牧羊"的模式实现了发电、放牧、固沙三不误,成为了一个典型的生态友好型项目。

参考资料:

青海新闻网:

农村大众报:

0 阅读:0

万事浮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