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这么容易就拿到了韩信的虎符

星洲看历史 2023-07-30 16:08:04

刘邦为什么这么容易就拿到了韩信的虎符?

扮成汉使直入大营取走兵符,韩信一觉醒来就成光杆司令了。这是不是太儿戏了?如果历史真是这样,韩信完全是一个治军无能的典型啊。下面的回答基本都是说刘邦嫡系多韩信指挥不动,但这只能说明刘邦拿到虎符后收兵权,其实是答非所问。

补充一下疑点:刘邦怎么能进军营而不惊动韩信;首先自称汉使并不能进门。需要详细地认证。而天黑要进军营更是难上加难。守门的将领如果坚持天黑禁止开门,要求天亮再来完全合理。

而且就算汉使进营了怎么可能没人通知韩信,居然还在睡觉而不是起来接见。值班的军官完全失职。

2、怎么能轻易拿到虎符;虎符所在地肯定有韩信亲自守护。在没有军令的情况下肯定禁止人接近,就算汉王亲至也不可能放行。这些关键位置都直接出了差错。只要有一个位置的负责人忠于职守,刘邦就不可能拿到虎符,曹参灌婴在也没用,最多也就是搞个兵变。

照史书上这么描写,要么就是刘邦早就有心算计做好准备,要么就是韩信治军太差。

所以这个事情一定要考虑其背景,为什么会发生刘邦和韩信之间如此激烈、反常、伤害感情的争夺军队的情况?这一点史书其实没有特别写明。这里其实涉及到一段隐秘吧。

之前的文章,有兴趣的看=========

“修武夺军”前后,刘邦韩信之间“被遗忘”的一次重大战略争论

前204年4-6月,楚汉战争主战场上演了一次大规模决战,项羽在范增的建议下,向刘邦的“荥阳成皋-宛叶”防线发动猛烈攻势,最终取得攻占荥阳、成皋的重大胜利。

在此期间,刘邦除了正面顽强防守,主要做了两大重要决策,一是请求彭越出击楚国后方,二是命令韩信张耳迅速率军从赵地来援。

刘邦被迫要,韩信愿意给,就这么简单。刘邦本部全军覆没了,否则绝不会为了这点兵放弃人生追求,而韩信不愿意给完全可以带兵北上远离中路战场,哪儿不能睡觉非要在距离荥阳成皋不足百里的修武,大夏天的不热吗?

修武夺军结果是,刘邦得到了韩信的部队,挽救了汉国太阿倒持的风险。韩信达到了数个目的,一是刘邦不再坚持郡县制,认可韩信表张耳为赵王,注意,表谁为什么官爵就是韩信给大汉开的先例,以往都是自立或受封,这个先例到汉末三国时期发展成惯例。二是韩信受封为汉相国,成为一人之下。三是张耳为赵王后,在赵地料民征兵组建韩信军团伐齐,刘邦承诺派部队支援。当然,韩信拿下齐国刘邦又后悔了,韩信只好表自己为齐王。

修武夺军的背景是,刘邦在彭城仅以身免被迫承诺捐关东,然后韩信率北路军攻下魏代,刘邦划魏代为三个郡,这是严重背约。韩信击碎赵国主力及中枢以后,刘邦派他的亲信靳歙抢邯郸,韩信表张耳为赵王,刘邦默默的给邯郸派郡守,再次严重背约,所以韩信帅北路军打了近一年治安战,屯军修武看刘邦笑话。项羽使者武涉为什么说刘邦要并吞天下而且将来会收拾韩信?就刘邦这无赖风格,傻子都看得出来,韩信坚守士节且心存侥幸而已。

能指责韩信见死不救吗?不能。你刘邦指挥的中路军诸将也在看笑话嘛,周、樊、吕等部都没有被楚军击破受损记录,偏偏只有刘邦部被全歼了,而且后来他们支援北路军伐齐时个个生龙活虎。他们都不救,韩信无诏率北路军南下,这不是犯众怒嘛,所以韩信驻军修武,着急上火等着刘邦来。

再说说刘邦为啥要偷兵符,而不是韩信主动给。韩信表张耳赵王,理论上韩信不属于张耳的兵。汉军军制是楚制,王师和私卒泾渭分明,刘邦一要韩信就给,其他众将怎么看?当年楚悼王收封君的私卒,哪个封君主动给就是所有人的叛徒,还是让刘邦偷走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

彭越由此主动进攻下邳、大破薛公,成功调动项羽从前线返回,一段时间内有力缓解了主战场的当面压力。

相比之下,韩信赵军则“拖拖拉拉”,直到项羽驱逐彭越,再回前线,攻占荥阳、包围成皋,韩信才刚刚进军到黄河以北的修武。

此时成皋已岌岌可危,所以刘邦极为愤怒,断然采取非常规手段,他和夏侯婴逃出成皋、孤身渡河,以“汉使”身份直入赵军大营,火速夺取了韩信张耳的“印符”。

这就是著名的“修武夺军”事件。

实话实说,我们完全可以“共情”刘邦这一阶段的愤怒心理,他都要被项羽干掉了,你韩信张耳还拖拖拉拉,这不就是“见死不救”么?

刘邦既然决定采用完全超出常规程序的激烈手段,本身就已说明,他对韩信张耳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这也说明,在之前的几个月中,他肯定已经多次催促甚至“请求”韩信张耳来援,然而都没有如愿。同时,韩信张耳,自然也就该有不配合乃至拒绝的各种理由与答复。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韩信张耳到底为什么不愿意来援?

刘邦是张耳的好友,是韩信的伯乐,他俩此时也都是刘邦的臣属,故意不救或者已经有啥异心的解释,肯定是站不住脚的,阴谋论就算了吧。

索性抛出我的观点:韩信不愿渡河救援主战场,是因为他对楚汉战争的整体战略方针,或者说战略解决方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主张,但这与刘邦的主张“截然对立”。

刘邦的主张很简单,即在主战场和项羽一决高下,这表现在,汉方所有的兵力,都要优先集中到主战场。

无论是萧何在关中征的兵,英布在宛叶收的兵,尤其是韩信在魏、代、赵所接连俘获的降兵、精兵,都要调动到主战场,以满足主战场的决战需求。(彭越是独立势力,听宣不听调。)

即,刘邦一贯的战略主张是“合兵决战”。

但是,韩信在经过近两年的实战摸索,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战略主张,即相比在单一的主战场与项羽决战,汉方继续开辟外围战场,形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然后再与项羽决战,才是楚汉战争真正的解决方案,即韩信的战略主张是“分兵包围再决战”。

显然,这是“合兵”与“分兵”两种截然对立的战略指导方针。

纵观四年楚汉战争,前205年11月井陉之战至前204年10月灭齐之战,这近一年的时间里,韩信的表现其实是严重“失常”的,相比前后的神奇战绩,在“修武夺军”之前,韩信有半年多的时间是陷入了在邯郸等赵地,与当面赵军以及北上楚国援军的拉锯战之中。

这其实说明,汉方在这一阶段的总体战略方针是存在问题的,而问题就是,在刘邦的“合兵”战略方针指导下,韩信麾下的赵兵常被刘邦抽调,导致他很难集中兵力迅速平定赵地。

又因为刘邦重心只放在主战场,韩信继续大力开辟分战场的战略建议,势必很难被刘邦同意通过,也就无法实施。这一年韩信战事不顺、表现不好,无疑有刘邦“战略掣肘”的锅。

而刘邦因为主战场危急,强令韩信率军南下渡河支援,这相当于放弃进攻赵地,也就再也谈不上继续开辟外围战场。

所以韩信迟迟不愿南下,甚至可能直接拒绝支援,这个表象的背后,其实蕴含着一次“被遗忘”的刘邦与韩信之间的重大战略争论,多次“使者战”、“电报战”,其实是韩信坚持自己的主张,一直向刘邦建议、争取实施“分兵包围”战略。

这当然会惹火刘邦,因此这一阶段的争论,以刘邦“修武夺军”、强行剥夺韩信的军权宣告收场。

“修武夺军”之后,史书并没有记载刘邦和韩信之间的继续争论,但后续的一系列战事与历史走势,已经明白无疑地说明了这场争论的结果。

首先,“修武夺军”后,刘邦并没有直接率军返回成皋,而是继续平定赵地,这主要被记载在靳歙的传记中,应该是在前204年6-8月,即仅仅两三个月内,靳歙就拿下朝歌、邯郸等地,赵地彻底平定。

其次,到前204年8月,原本想率军回到主战场的刘邦,又被郎中郑忠劝止,建议主战场深沟高垒、坚守不战,而赵军进行分兵,由刘贾、卢绾率军渡河,联合彭越骚扰楚国后方。稍后,靳歙、灌婴也先后出发,执行扰楚任务。

第三,被剥夺军权后的韩信,和张耳一起在赵地重新征兵,准备进攻齐国,但我们都知道,韩信这次的攻齐部队,可不止是这些新兵蛋子,而是包括曹参、灌婴等汉军步骑兵精锐部队,刘邦其实是下了大本钱的。

以上种种,都毫无疑问地说明了一个事实:在“修武夺军”之后,汉方的整体战略方针,已经从“合兵决战”转向了“分兵包围”。

也即是说,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但是刘邦韩信的这次战略争论,最终结果是:刘邦放弃了自己的“合兵决战”战略,接受、采纳了韩信的“分兵包围”战略。最终的胜出者,其实是韩信。

包括刘邦之后对英布的使用,也是这一重大战略思路转变的结果,他不再把英布留在宛叶,而是派他前往淮南,实质也是开辟新战场,形成对项羽的大包围圈。

史实雄辩证明,终楚汉战争全程,刘邦都没有在主战场真正战胜项羽,双方是以“鸿沟之约”和平收场,刘邦之后能够彻底击败项羽,由韩信、彭越、英布所开辟的分战场共同构建的战略包围圈居功至伟、不可或缺。

也就是说,刘邦集团之所以能够取得楚汉战争最后的胜利,中间所经历过的这一次整体战略方针的重大转变,才是军事战略上的根本原因。

历史的表象是,“分兵包围”战略成为刘邦集团整体指导方针后,赵地平定,刘贾彭越扰乱楚地,韩信平定齐地,英布进军淮南,项羽集团“四面漏风”、左支右绌,相继在成皋之战、历下之战、潍水之战遭遇惨败。

这三大战役,实质是楚汉战争真正的转折点,从此项羽集团彻底失去了战略攻势,转攻为守。此时不过是前204年11月,距离“修武夺军”不到半年时间,这一战略态势的根本转变,都源自于刘邦韩信在修武的那次重大而关键的战略争论。

具体的过程,猜测是这样的:虽然刘邦剥夺了韩信的军权,两人关系也有所恶化,但作为顶级政治家、军事家,两人都不会把个人好恶置于战争大局之上,韩信应该是继续坚持、阐述了自己的战略主张,刘邦终究也是采纳了。

随着之后战事的顺利推进,刘邦也真正领悟到了“分兵包围”战略的更优之处,果断调整、跟上。只是,楚汉战争是“分兵”优于“合兵”,而解 放战争是“合兵”优于“分兵”,这是两大战争总体的军事规律并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这个以后再说。

0 阅读:1

星洲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