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言论成罚款对象?天津村庄村委霸王条款引公愤

阿疯说故事 2024-01-26 22:01:57

在小辛庄村,一场前所未有的“罚款风波”悄然兴起。一位村民因在微信群询问三轮车登记事宜,竟被村委会罚款200元。罚款的理由更是匪夷所思,竟然是因为违反了群内规章制度,不允许在群里发言!这究竟是村规还是霸王条款,让人啼笑皆非。

看着这出“村规喜剧”,不禁让人感慨:村委会都这么牛了?难道微信群里就不能说话了吗?这是不是要给村规民约添条款,不能吃瓜群众说话了?

个人对此事深感匪夷所思,怎么一句问询就成了罪过?难道微信群里变成了禁言区?而网友们对此纷纷表示愤怒,有人戏称小辛庄是不是要搞“言论税”了,一句不慎言过其实就得掏腰包。

事件的5个关键点

1.奇葩罚款理由:违反了群内规章制度,群内的村民不允许发言,这是何等霸道的规定?

2.微信群成罚款场所:微信群变成罚款场所,让人感叹基层组织的权力滥用。

3.大规模罚款事件:不只一人,群内二三十个人被罚,甚至还有小孩因误发两个句号也被罚款。

4.“自愿”罚款:罚款竟然是“自愿”的,不交就罚双倍,这是何等的合理性?

5.村委会权力疑问:村委会的罚款权力是否受到有效监督,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在村庄自治的大环境下,权力的行使总是需要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或许是在权力面前,村委会有些“得意忘形”了,竟然将微信群当成罚款的乐园。

回溯过往,类似事件也曾在某地发生。当地村委会以群内言论违规为由,大规模罚款村民。舆论哗然,纷纷指责村委会的霸道行为。这一事件不仅仅局限在当地,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轩然大波,成为网友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这场“罚款风波”不仅仅关系到个别村民的钱袋子,更影响到了整个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康运行。老百姓对于村委会的信任大打折扣,担心权力滥用会导致更多不公平的惩罚。

建立有效监管机制:相关部门应深入调查,确保村委会的权力行使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

明确法律依据:对于罚款的法律依据应当明确,村规民约不应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加强村民自治教育:提高村民对村规民约的认知,让村庄自治更加健康有序。

这场“罚款风波”引发了对基层自治权力的深刻思考。你认为村民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权益?对于村委会的权力行使,你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建议,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在这出“罚款风波”中,笑声和深思交织,让人对基层自治的现状产生了更多思考。或许,我们需要更多的智慧,来引领我们走向更加公正、开明的社会。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