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套了?以军救回4名人质,以色列却爆发抗议,美英法德集体失声

志宏教授 2024-06-13 10:49:59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正当巴以冲突持续升级,国际社会倍感担忧之际,紧张局势传来了一个新动向,再次引发局势剧烈动荡。

8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称,当天上午,以军与多个部门合作,在对加沙中部努赛赖特地区展开联合特别行动中,成功从2处不同的地点救回了4名被扣押的以色列人员,目前4人情况良好,已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

据悉,这4人是去年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当天,被哈马斯人员从挟持回加沙的。

按理说,以军成功解救人质,本该是一件值得以色列方面庆祝的事,但实际情况却是,4名人质被解救后,以色列民众、乃至国际社会都广泛抨击以色列,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内塔尼亚胡迅速与被救人质及其家属会面的举动,更是被批“作秀”。

8日晚,包括特拉维斯在内的以色列多个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抨击内塔尼亚胡“失职”造成了人质危机升级,并称其此前冷落了死亡人质的家属,还称这次以军解救4名人质是“在战略失败的大海中取得一次成功”的体现。

并且,以色列抗议者还高呼“内塔尼亚胡立即下台,以色列立即重新开启大选”等口号。

至于以色列内部为什么会爆发大规模抗议,主要与3个因素有关。

1,这次为了解救4名人质,以军队相关地区的巴勒斯坦人展开了“无差别射击”。

一开始,以色列国防军表示,为解救被扣人质,造成巴勒斯坦方面不超过100人伤亡。

但随后,加沙卫生部门表示,以军此次行动实际造成了至少210人身亡,数百人受伤,而身亡者中,不少是妇女和儿童。

也就是说,为了救4人,以色列杀害了210人,这无疑是在加剧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更令以色列政府遭到了国内外广泛抨击与批评。

以色列人的命是命,巴勒斯坦人的命就不是命吗?

2,巴以冲突爆发后,人质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因为被扣的不止有以色列人,还有美英法德等国民众。

在这之前,巴以双方曾有望达成暂时停火协议,释放被扣人质,但却遭到了以色列反对,导致谈判破裂。对此,美英等国也倍感不满,白宫甚至多次警告内塔尼亚胡。

如今,以色列突然采取行动解救人质,但救的4人都是以色列人,并且还造成了诸多平民伤亡,美西方对以色列有意见也并不让人意外。

其中,对于以色列“为救4人、杀200人”的举动,多家美媒也看不下去了,纷纷报道了以军袭击造成大量平民身亡一事,虽然没有明着直接谴责以色列,但其中意味已不言而喻。

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塔尼亚胡无疑将面临更大的舆论和国际压力,以色列内部爆发抗议,似乎也在预料之中。

3,问题本可以通过谈判等平缓的方式解决,但以色列却做了一个“比下策还下策”的举动。

因为,如今以色列正在与哈马斯进行停火谈判,若达成协议,将有更多的人质得到释放,并且不会有那么多的平民无辜身亡。

但如今,以色列显然做出了一个激进的选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换来了有限的成果,其中,绝大部分的代价还是巴勒斯坦人被迫承担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时,以色列此番展开突击救援行动,大有一番“为了救援而救援”,旨在突出内塔尼亚胡政府能力与“成绩”的意味。但如今,随着200多名巴勒斯坦人失去生命,内塔尼亚胡还能否继续粉饰太平、高调宣传这一救援成果,显然已经成了一个未知数。

此外,对于以色列这次的救援行动,美英法德等多数西方国家都选择了“沉默”,并未做出任何表态和回应。不过,联合国已经发声谴责了以色列,称任何针对平民的袭击都是不可接受的。

很显然,从美英法德等国的反应来看,支持以色列的主要立场还是没有改变,如果舆论持续发酵,并朝着对以色列不利的方向发展,那么美西方或许也将不得不对此事发声。

毕竟,长期以来,西方一直以“人权教师爷”的角色自居,如今若对此事不闻不问,不仅将再次凸显其“双标”的虚伪面目,美西方内部可能也将爆发新一轮抗议浪潮。

总之,还是那句话,冲突除了带来苦难和动荡之外,不会有任何好处,若以色列继续一意孤行、不断发起军事行动,那加沙战火连天的同时,以色列或许也将受到影响和打击。

接下来该何去何从,以色列确实得三思了。

0 阅读:242

志宏教授

简介: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