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刮乐,买不到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4-06-08 21:00:31

近年来,彩票店成了年轻人经常光顾的场所之一。即开型彩票“刮刮乐”“顶呱刮”甚至一度成为年轻人社交的“硬通货”。

财政部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销售彩票逾1494亿元,按年增加近20%。具体到即开型彩票,今年第一季度销量占整体彩票销量的26.1%,共计389亿元,同比暴涨81.4%。

但从4月开始,不少彩民在彩票站点希望购买即开型彩票时,却被站点告知“没货”“供货不足”……有些彩票站甚至因为即开型彩票缺货而面临“经营危机”。

很多人不理解,即开型彩票就是一张印刷纸,既然市场有需求,多印一点难道不行吗?

刮刮乐火了

“在我印象中,即开型彩票前些年还没那么火,大约在2022年前后突然火起来了。”互联网运动垂类从业者刘硕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多年来出于工作和个人喜好,自己除了长期购买竞彩,也一直关注即开型彩票领域的变化。

即开型彩票,包含公众熟知的“刮刮乐”,由中国福利彩票发行;此外,中国体育彩票也发行“顶呱刮”。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即开彩的返奖奖金比例为65%,公益金比例为20%,发行费比例为15%。

公开资料显示,即开型彩票在中国的发展有约超过30年的历史,但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国家彩票》杂志曾撰文专门分析过相关原因:彩票市场上,让购彩者普遍认可的经典即开游戏还很少,主要依靠不断推出新游戏来促进销量,这就造成了旧游戏还没完全培育推广到位,就受到新游戏冲击,导致部分即开彩处于滞销状态。

在刘硕看来,即开彩近年来的兴起,首先是购彩主力群体从传统的中老年人逐步转变成为年轻人。

“当今年轻人群体的消费观念更加愿意‘取悦自己’,各类赛道很多细分方向的产品,年轻人愿意接受可以提供情绪价值的消费品,即开型彩票也符合这个特征。年轻人愿意将即开彩刮奖的过程当作图开心、缓解压力的方式。”

中国彩票形象逐渐“年轻化”。图/中新图片 中新社发 陈玉宇 摄

数据也有一定支持和佐证。《2022年体彩客户研究报告》显示,18至27岁的购彩人群已占到购彩者群体的38.1%。2023年1月至5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彩票相关内容的用户有60%是21至30岁的年轻人。

中国彩票行业沙龙创始人苏国京在分析相关现象时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即开型彩票的中奖方式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传统的数字型彩票要等好几天才能开奖,很多年轻人当下更想知道结果。两相比较,即开型彩票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苏国京说。

正是因为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彩票本身和投注站也在发生着变化。为了满足年轻人收集展示“晒照”的诉求,部分即开型彩票根据传统文化、节日民俗、地方旅游等设计了美观的票面,而曾经隐藏在胡同深处、偏僻角落的彩票投注站也通过形象和店铺升级,逐步开进了大型商超……

刮刮乐“断货”了

刘硕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从今年4月开始,自己经常去的彩票站即开型彩票就不容易买到了。待到五一前后,有时需要跑很多家彩票站,都不一定可以买到。

对此,中国新闻周刊走访了北京多家中国体彩、福彩门店。其中一家彩票店店主刘硕透露的内容可以印证,即开彩在今年清明节前后货源开始变少,进入5月份后就严重紧缺了。

有大量购彩者,但却没有货,这让刘硕很是着急,如今自家柜台已经都没有即开彩可以陈列和摆放了。“过去货源足的时候,每个月肯定都能稳定供货。而现在每周一次进货,大概3000元至5000元的量,有多少就给多少,没得商量。而且,基本撑不了一天就卖完。”

在刘硕看来,如果即开彩持续短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会影响到一些开彩票店的人。尤其是那些因为即开彩火热而入行的人。

沈阳某中国福彩自助售票机受年轻人热捧。图/中新图片 中新社发 刘宝成 摄

江苏省某市一彩票投注站店主小梅就正在遭遇这样的“窘境”。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即开彩没“断货”的时候,一个月销售额5万上下,但“断货”后,每个月少了很大一笔收入。

小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正是因为去年看到了即开彩的走红,所以在和工作了10年的单位告别后决心在老家开家彩票店。而在已经投入了不少资金和精力的情况下,如果即开彩持续缺货,自己也面临亏损压力。

小梅以自己的店为例介绍称,一年租金约4万元,若含水电费每个月需要约3500元的成本。“按体彩7%利润返点计算,一个月要卖出5万面值的各类彩票,每天要有约1700元的流水才保本。由于我是自己开店自己打工,人工还省了。”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新开业的体彩投注站只可以卖数字彩,也就是大乐透、7星彩、排列3等,如果销售业绩符合要求,才会逐步开放足篮球的竞彩。所以,像小梅这样的新店主运营的新彩票店,一方面要努力拓客,发力传统彩票,另外要通过大量销售即开彩力图“收支平衡”。

“比我更早开店的一批店主,会被要求新开店就一次性进货3万即开彩。我刚开业的几个月,没有硬性要求,每周也会有超过1万元的即开彩卖出去,加上其他类型彩票售卖,起码是小有盈余的。但现在因为‘断货’,营业额断崖式下跌。”

与小梅位于同城,同时运营多家体彩店的博文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自己关注到了彩票店近期的“震荡”,“即开彩卖得好,对我而言只是一个意外惊喜,但我认为体彩店的核心还是要立足于竞彩,是部分短视频‘害’了一些新入行的店主。”

在博文看来,短视频平台上经常有“毕业不找工作,花十万块开个体彩店,一月回本”这样的内容传播,使得不少人觉得的开彩票店是一件“只用坐着打票就可以轻松赚钱的事”。“但事实上,一家彩票投注站想要长久实现盈利,需要做的事儿很多。维系基本盘客户,建立线上组织,随时捕捉彩民的动向,并且提供相应的服务,而这些都不是一下可以实现的。”

“买彩票一夜暴富都是做梦,怎么还有人做卖彩票一夜暴富的梦呢?”博文不理解。

彩票不是纸,不许加印

就多地刮刮乐出现短缺的情况,中国新闻周刊致电中国福彩客服询问即开彩缺货的主要原因。

中国福利彩票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即开型彩票需求旺盛,但生产供应不上,导致缺票,这个问题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缓解。

对此,苏国京介绍称,即开型彩票是所有彩票品种中成本最高的一类,涉及设计、印制、物流配送费等,而有限的发行费预算约束着印制数量。

“我国彩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及‘预算管理’,彩票发行费是上一年经审批通过的预算金额,彩票机构今年就要针对明年准备花的所有费用做预算,然后报给财政审批。预算一旦审批就不能轻易修改了。所以一旦销量突然发生变化,有可能会造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苏国京说。

中国新闻周刊又向若干位彩票业内人士求证,均指出彩票隶属于公益事业,并非传统意义的商品,不能够完全按照市场情形去生产。即便是供不应求,也不能随意加印。

广州市民购买体育彩票。图/中新图片 中新社发 刘国兴 摄

在博文看来,从目前的状态来说,即开彩也应该降降温,尤其是年轻人也需要“防沉迷”。

“不少人虽然不明说,但明显是带着赌的心态来买了,而且一买就买好多本,都刮开之后发现只中了小奖反而影响情绪,就又开始‘报复性消费’。但是绝大部分的整本即开彩,想要回本,甚至是中大奖,可能性很低的。”

“我见过的大部分花1500块钱刮整本,最多只能刮出600块钱,其实怎么都是亏的。这样的购买彩票的心态,并不理性。”博文说。

“让火热的即开彩暂时降降温,某种程度上也是件好事。”苏国京认为,“有些彩民一时买不到,就不会再冲动消费,用时间去冷静思考,会对即开彩形成更理性的判断和认知。彩票的健康发展,终究是希望‘多人少买、细水长流’,而不是带有投机心态。”

(应受访人要求,文中刘硕,小梅,博文为化名)

作者:叶珠峰

2 阅读:876
评论列表
  • 2024-06-09 18:34

    强烈要求重开高频彩[好生气] 我还没翻盘 赢完就跑?

  • 2024-06-10 08:41

    亲眼见到一女的上头,一天刮赔了50多万。

  • 2024-06-13 10:58

    一本五百的刮完就190,一半都回不了,明抢呢

  • 2024-06-11 16:12

    傻子太多,明知道是坑还往里踩

中国新闻周刊

简介: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