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院助力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

长城网 2024-06-26 09:10:36

6月25日,携带月球背面珍贵样本的嫦娥六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从月球背面采集样本并返回地球的国家。在此次返回任务中,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网通院”)承担了卫星通信、测控、目标搜索捕获等技术保障任务,为嫦娥六号返回保驾护航。

返回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回到地球附近,如何保证其安全、精准降落到预选着陆区?

为解决这一问题,嫦娥六号采用了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方案。“简单来讲,就是通过设计返回器首次进入大气层的角度,使其被大气层弹回外太空并减速后再进入大气层,从而将速度降至第一宇宙速度,像‘打水漂’一样。”网通院技术人员介绍。

但返回器在“打水漂”过程中进入大气层黑障,通信测控会全部中断。

为此,网通院研制了车载移动测控站。该系统设备由一辆方舱车和一辆天线车组成,可以实现大范围、高动态目标的快速捕获和跟踪,同时具备对目标进行测距、测速、测角以及发送遥控指令的功能。

嫦娥六号的“回家”路,还少不了“跟拍团队”的实时播报。

“卫星通信设备就是着陆场搜索回收的‘直播神器’,用于回收现场传输指挥信息、测控数据及图像信息。”网通院专家介绍,本次返回任务配备了卫星通信机载站、车载站和便携站,搜索回收空中分队、地面分队与任务中心的信息,完成通信保障任务。

嫦娥六号降落后,网通院研制的回收区北斗态势系统便开始工作。该系统包含车载终端、机载终端和指挥型终端三种设备类型,其中,车载终端和机载终端分别部署在着陆场搜救车辆和搜救直升机上,指挥型终端则在后方指挥中心。前方报告搜救载体的位置信息,后方显示位置要素,指挥人员可及时掌握搜救力量的实时分布,为搜救力量的调度提供支撑。

来源:纵览新闻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