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此行的异世界——影驰星曜RTX40系显卡&《龙之信条2》体验报告

微型计算机 2024-05-30 10:23:32

作为一款独特且富有深度的开放世界RPG游戏,《龙之信条》巧妙地融合了传统的角色扮演元素和动作游戏的快节奏战斗机制,为玩家带来了一种新颖而令人上瘾的游戏体验。游戏中的世界观广阔且详尽,让玩家可以深入探索这个充满奇幻和神秘色彩的世界。同时,该游戏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游戏的战斗系统也十分出色,玩家可以自定义角色和武器的搭配,采用不同的战斗策略来应对各种敌人和挑战。而作为续作,于3月22日发售的《龙之信条2》也同样承袭了这些特点,因此一经发售就得到了许多玩家的拥趸,那么这款游戏在PC平台的游戏品质、实际优化、性能需求又会如何呢?为此,我们今天挑选了影驰星曜系列(RTX 4080 SUPER、RTX 4080、RTX 4070 Ti SUPER、RTX 4070 Ti、RTX 4070 SUPER、RTX 4070、RTX 4060 Ti、RTX 4060),对这款游戏进行了深度体验、测试,并有一些参考建议想要分享给各位读者,希望对喜欢这款游戏的朋友有所帮助。

最低配置

操作系统:Windows 10 (64 bit)/Windows 11 (64 bit)

处理器:Intel Core i5 10600 /AMD Ryzen 5 3600

内存:16 GB RAM

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1070 / AMD Radeon RX 5500 XT with 8GB VRAM

DirectX 版本:12

网络:宽带互联网连接

附注事项:能以1080p/30fps进行游戏。对于画质较精细的场面,帧率有可能下调。为支持光线追踪功能,需要配有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或AMD Radeon RX 6800的显卡。

推荐配置

操作系统:Windows 10 (64 bit)/Windows 11 (64 bit)

处理器:Intel Core i7-10700 /AMD Ryzen 5 3600X

内存:16 GB RAM

显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 AMD Radeon RX 6700

DirectX 版本:12

网络:宽带互联网连接

附注事项:能以2160i/30fps进行游戏。对于画质较精细的场面,帧率有可能下调。为支持光线追踪功能,需要配有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或AMD Radeon RX 6800的显卡。

量大管饱的开放世界游戏

作为开放世界游戏,《龙之信条2》和《艾尔登法环》一样强调探索,包括任务触发、道具线索等等,因此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需要经常去触发人物对话或是检索物品信息。同时由于开放式设定的原因,玩家也会间接穿梭于荒野、群山、洞窟、城堡、森林之间,沉浸地感受《龙之信条2》为你描绘的中世纪城堡时代。在游戏世界中,时间的流逝带来了诸多变化——人们的行为和活动随着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推移而有所不同。同时,当夜幕降临,玩家的视野会明显受限,甚至可能仅剩下脚下的范围可见。这种环境变化导致了一个重要的现象:一些特定的魔物仅在夜晚出没,这使得日落之后的野外环境变得尤为危险。为了应对这种挑战,玩家可以采取多种策略——一方面,携带提灯可以帮助照亮周围环境,使玩家能够更安全地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当找到篝火堆时,玩家可以选择扎营过夜,通过休息来恢复疲惫,以应对次日可能面临的更多挑战。

当然,在《龙之信条2》的世界里,玩家并非单打独斗,其提供的追随者系统也是核心机制之一,它不仅能够给玩家提供帮助,并且也与游戏的世界观紧密相连。在这个系统中,玩家除了能够创建自己的主追随者外,还有两位固定的副追随者,他们不会随着游戏进程而升级。这三位角色,再加上主角,共同组成了一个四人冒险小队。由于副追随者无法获取经验值,因此玩家需要时常调整阵容,以应对不同的挑战。为了鼓励玩家进行阵容的调整,游戏特别设计了一套机制来激励玩家更换副追随者。

在联机状态下,玩家还有机会在特定地点招募到其他玩家的主追随者作为自己的副追随者。这些副追随者虽然由AI控制,但实际上是其他玩家精心创建的角色,他们的样貌、职业、等级、装备都会被保留。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副追随者还会继承他们在原世界中的记忆,包括已完成的任务和地图探索的心得。如果你招募到的副追随者恰好在他原本的世界中完成了某个任务或发现了某个宝箱,他就能在你的世界中提供宝贵的帮助,仿佛是一位经验老道的游戏迷,随时准备为你提供支持和指导。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作故事内容丰富,初次上手《龙之信条2》的新手,或许需要数天时间才能通过它的一周目剧情。

多职业可选,游戏性强

游戏机制方面,《龙之信条2》主要是以团队作战的方式为主,通过玩家搭配自身职业与追随者职业来应对挑战。

由于该作设计了许多不同的职业,因此玩家可以根据自身喜好来选择战士、盗贼、法师以及弓箭手等不同的角色定位,并在后续游戏中,能对相关技能进行升级,随着职业等级的逐步提升,玩家通常会在职业工会学习到绝大多数的主动技能。然而,游戏中还隐藏着一系列的大师技能,这些技能并非轻易可得。玩家需要细心探索,寻找特定的NPC,并完成一系列独特的任务,才能掌握这些强大的大师技能。这些挑战不仅考验着玩家的实力和智慧,也为其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游戏体验和成长。同时,在游戏中玩家还能够解锁斗士、魔弓手、魔剑士、幻术师等职业,因此不会容易感到无聊。

另外,本作中的探索内容、居民任务较多,让玩家除了“刷怪”之外还能感受一下《龙之信条2》的风土民情。不仅如此,《龙之信条2》仍旧沿用了RPG游戏设定的等级、属性值等设定,也有不同辅助用品和魔法书可供玩家使用。同时,玩家还可以替换防具、武器,并且能够进一步对其进行打造,从而有效提升角色的基础数值。在挑选装备时,玩家应首先理性地评估装备的属性增益,并考虑其是否与自身的职业技能相契合。同时,为了在游戏中获取更高级的装备,玩家需要积极参与各类任务和挑战。每一次的成功完成不仅能使装备等级得以提升,更将解锁更为强大的属性和技能。

不仅如此,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道具,包括购买、采集和调配。这些道具通常具有各种增益效果,例如为角色恢复生命、耐力等。其中,通过采集得到的道具具有一个特殊属性:它们的状态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发生变化。举例来说,新鲜的肉类、果实等食物在采集后如果不及时使用,会逐渐变为“快要腐烂”的状态,最终彻底“腐烂”。这种状态变化不仅会影响道具作为调配材料的用途,使其变得更加多样,但也要注意到,当道具完全腐烂后,其提供的增益效果将大幅减弱,甚至可能带来负面效果。此外,玩家在持有道具和装备时,还需考虑它们对移动速度的影响。道具和装备的重量会直接影响玩家的移动速度,重量越重,移动就越缓慢,同时体力消耗也会加快。超重时,玩家的移动能力将受到严重限制,无法进行冲刺和跳跃等动作。因此,在游戏中管理道具和装备的重量,是玩家需要谨慎考虑的一个因素。

优点多,槽点也不少

作为一款3A大作,由RE引擎制作而成的《龙之信条2》在画面方面明显不及同样由RE引擎打造的《生化危机4:重制版》《生化危机:村庄》等精致、真实。即便如此,《龙之信条2》对显卡性能要求也并不算低,根据游戏的推荐配置,玩家至少需要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2080显卡以及Intel Core i7-10700处理器才行。

而除了游戏画面方面的槽点,游戏之中同样存在着设计的不合理,比如固定的传送点需要耗材才能使用,因此很多时候玩家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在跑图上,浪费了游戏时间,加之路途之中时常存在地精怪物,比较影响体验。同时,游戏之中并不存在坐骑系统,玩家不得不依赖双腿来完成跑图。背包系统方面,重量加上物品腐烂的设定使得玩家不得不时常对背包内容进行整理或者需要在自身背包与追随者背包之间调整物品、分配重量,但每次操作都需要玩家自行一下下点击,并没有类似一键背包整理的功能,一开始可能大家会觉得比较新颖,但多尝试几次又或是当大家搜刮了不少植物、食品之后,便会觉得繁琐。不仅如此,游戏的AI优化也不算完善,包括NPC和追随者均会偶尔出现“抽风”的情况,包括突然的坠崖,导致游戏过程中比较出戏。

游戏体验小结

开放世界的丰富性、角色发展的深度以及战斗系统的多样性,无疑是《龙之信条2》得到认可的关键——这些填料的设计能够让玩家在游戏中体验到更多的自由度,更加深入地了解游戏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和关键剧情。当然,如果《龙之信条2》能够后续进一步改善本作中存在不足之处,比如AI系统方面及部分操作的的优化与平滑过渡,那么它将能够吸引更多的玩家并提升整体的游戏体验。综上所述,我认为《龙之信条2》仍旧是目前值得一试的游戏大作。

测试平台介绍

GPU:影驰星曜系列(RTX 4080 SUPER、RTX 4080、RTX 4070 Ti SUPER、RTX 4070 Ti、RTX 4070 SUPER、RTX 4070、RTX 4060 Ti、RTX 4060)

CPU:Intel酷睿i9-14900K

主板:Intel Z790

内存:DDR5 6000 64GB

硬盘:4TB SSD

显示器:戴尔UP3218K(7680×4320@60Hz)

电源:鑫谷昆仑KL-1250G冰山版ATX 3.0(额定1250W)

操作系统:Windows 11 Pro 21H2

测试准备

作为今年首款真正意义上的3A级大作,《龙之信条2》确实凭借其前作的卓越品质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玩家们的热切追捧,一经发布便迅速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销量突破260万份,成为如今市场上的一股强劲力量。不过,在大获成功的同时,《龙之信条2》也因为游戏之中的优化问题饱受诟病,在发售之初,哪怕玩家拥有RTX 40系GPU,也很难在游戏中得到流畅的游戏体验。而随着4月补丁更新,这样的状况有所缓解,那么现如今《龙之信条2》对GPU的性能要求以及在调整画面分辨率、光追效果、DLSS之后又会存在怎样的帧率变化呢?为此,游戏过程中我们特别选用了全部来自影驰的RTX 40系星曜显卡对《龙之信条2》进行了相关测试,同时测试显卡囊括了RTX 4080 SUPER、RTX 4080、RTX 4070 Ti SUPER、RTX 4070 Ti、RTX 4070 SUPER、RTX 4070、RTX 4060 Ti、RTX 4060等产品,且我们根据显卡性能高低划分为三个档次,其中RTX 4080 SUPER、RTX 4080、RTX 4070 Ti SUPER为第一档、RTX 4070 Ti、RTX 4070 SUPER为第二档,RTX 4070、RTX 4060 Ti、RTX 4060第三档。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其他PC硬件性能出现瓶颈,CPU方面我们搭配Intel酷睿i9-14900K,它采用了24核心32线程设计,最高睿频为6GHz。同时主板方面,我们选择了性能稳定、做工优秀的Z790主板。另外,测试平台还搭配了64GB双通道DDR5 6000 内存以及4TB SSD的组合。根据我们之前的测试经验,这样的PC配置能够轻松满足3A大作的性能需求。

▲《龙之信条2》内置了全局画面调整,并且能够选择是否开启DLSS与光线追踪。

为了控制变量,我们通过《龙之信条2》内置的全局控制将测试的画质设置为最高,画面选择全屏模式,分辨率主要挑选1440p以及4K两个个挡位并选择开启或关闭光线追踪。另外,《龙之信条2》支持DLSS 2,因此在测试时我们还特别挑选了DLSS质量、DLSS平衡、DLSS性能、DLSS超级性能与DLSS关闭进行对比,看看这款游戏在加入了NVIDIA“黑科技”之后还有怎样的帧率表现。

考虑到该游戏没有提供Benchmark,因此我们选择在“维纶沃斯”完成从异界石至都城大门的路径测试,由于该路段包含大量NPC,因此能够更好地展现游戏对显卡性能的严苛要求,当然,由于测试过程中的NPC不会静止不动,因此测试成绩存在一定误差。

水晶装甲,纯白设计

影驰星曜系列(本次介绍对象以影驰RTX 4080 SUPER星曜为主)的外壳装甲仍然采用了系列惯用的透明亚克力材质,整体显得非常轻盈、灵动。

▲影驰星曜系列外壳与风扇处采用透明设计

在外壳方面影驰对它采用了经典的钻石切割设计工艺,带来了水晶般的透明质地。提醒一下,这一透明上盖是可以拆卸的,支持玩家自行进行DIY设计,打造个人专属外观。

▲影驰星曜系列的一体式金属背板拥有不错的设计感,辨识度较高。

▲影驰星曜RTX 4080 SUPER的接口部分采用了3×DP1.4a+1×HDMI2.1

透明的亚克力材质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拥有媲美玻璃的透光率,通常情况下,亚克力材质的透光率可达92%以上,搭配RGB灯组可呈现出绚丽的灯光效果。影驰星曜系列的散热风扇都设计了RGB LED灯组,而且还搭配了半透明风扇叶片,让这款显卡在点亮后成选出非常炫酷的RGB灯效。此外,它可以通过魔盘Xtreme Tuner软件实现常亮、呼吸、彩虹等灯效模式的个性化切换,还能在常亮和呼吸这两种灯效模式中随意调节自己喜欢的灯光色彩。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显卡顶部的RGB Logo支持四大板厂ARGB同步(使用VRGB同步线连接设置),可通过魔盘Xtreme Tuner调节设置不同的灯效模式。

▲除了配备有符合ATX 3.0电源规范的PCIe 5标准16Pin 12VHPWR供电接口之外,还添置了背光同步的接口。

▲附件提供的支架同样采用了星曜标志性设计

不仅如此,影驰星曜系列还采用了全新一代星卓Ⅲ散热系统,大面积高效能均热板和鳍片结合回流焊接工艺,能带来更强的散热性能,合金加强件也能有效防止显卡变形,保障显卡的正常使用。高强度的铝合金中框连接 PCB 和散热器,强化显卡的保护能力,并且有效带动热量传导至背板,提高散热性能;背板尾端贯穿开孔,保障风道,进一步提升了散热能。

测试结果解析

▲通过对比光线追踪关闭、光线追踪开启,我们可以看到开启光线追踪之后,游戏之中打圈处的暗部光线更为真实,并且水面倒影也有所变化。

▲对比1080p、1440p以及4K画质下(顺序从上到下排列)的《龙之信条2》,我们可以看到这款采用RE引擎制成的游戏在1080p分辨率下的画面效果并不好,墙垣等地方甚至给人的感觉比较糊,因此建议大家在1440p以及4K画质下把玩这款游戏。

▲通过对比DLSS关闭、DLSS质量、DLSS平衡、DLSS性能、DLSS超级性能(顺序从上到下排列)的画质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在4K分辨率下,除了DLSS超级性能的粒子效果会出现明显的“方块格”之外,其余挡位的DLSS对《龙之信条2》画质几乎没有任何损耗,对于玩家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特别是在DLSS质量或平衡挡位下,玩家可以得到帧率的提升,且不必担心该功能影响了游戏画面。

从王城异界石走向都城大门时,《龙之信条2》对于显卡性能的要求不算友好,这在我们测试之前就已经有所心理准备——在关闭DLSS的情况下,第一梯队显卡在4K分辨率下的帧率均没有超过60fps这一流畅帧率表现,更别说在开启光线追踪的情况下了。不过第一梯队的显卡均能以超过60fps的成绩在1440p分辨率下进行游戏,影驰GeForce RTX 4060这样的产品就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当然在加入光线追踪之后,以上显卡的游戏帧率便有所下滑,即便是RTX 4070也只能堪堪在1440p分辨率下够到60fps,4K分辨率下均没有得到比较流畅的帧率,也就是说玩家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得不利用DLSS。而在加入DLSS之后,RTX 4060可以在4K分辨率@DLSS超级性能模式下超过60fps,RTX 4070可以在4K分辨率@DLSS质量模式下超过60fps。就该环节而言,《龙之信条2》确实在加入补丁后的帧率表现有所优化,定位主流市场的RTX 4060即可在1440p畅玩这款游戏。

对于RTX 4070 SUPER、RTX 4070 Ti这两款GPU而言,很较好地应对在最高画质下、4K分辨率下且关闭光线追踪的《龙之信条2》,RTX 4070 SUPER即可得到58fps这个比较喜人的帧率水准。但开启光线追踪之后,RTX 4070 SUPER、RTX 4070 Ti还是需要开启DLSS质量才能在4K分辨率下流畅运行这款游戏,且RTX 4070 Ti能够达到70fps。当然,我们前面也说过开启DLSS质量与DLSS平衡模式对游戏画面的整体效果影响并不大,因此玩家完全可以畅享这一功能。另外,在测试时我们发现,或许是优异补丁优化后《龙之信条2》开启了内部控帧,即便是在1440p开启DLSS超级性能之后,帧率的擢升情况也相当有限,或许游戏后续还会有补丁优化这一情况。

将视线转到第三梯队的GPU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龙之信条2》在4K分辨率、最高画质下、开启光线追踪的帧率表现已经达到了比较流畅的地步——比如这之中性能最差的RTX 4070 Ti SUPER,其未开启DLSS功能的帧率成绩也能够接近58fps,因此我们直接将测试的重心放在了4K画质上,测试结果也确实没有让我们失望。在开启DLSS的情况下,三款GPU的测试成绩均远远超过了60fps,其中RTX 4070 Ti SUPER在DLSS质量模式下就已经达到了75fps,RTX 4080在DLSS质量模式下得到了81fps,RTX 4080 SUPER在DLSS质量模式下达到了83fps。因此,如果玩家想要通过这三款显卡充分体验《龙之信条2》,可以搭配一台高刷新率显示器来提升4K分辨率下的游戏体验。当然,测试过程中我们也能够进一步验证,即便是RTX 4080 SUPER在游戏中的综合表现也较为挣扎,该游戏确实在打入补丁之后存在帧率控制,哪怕是游戏设置中并没有锁帧,玩家也不能体验到帧率完全解锁的畅快。

总结

充足的游戏内容量让我们在《龙之信条2》的身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对其进行体验、测试,而它那出色的剧情、不错的画质表现也确实值得我们这样做。当然,在把玩了一圈之后,我们也有不少显卡挑选建议与大家分享——从实际游戏体验来看,定位主流RTX 4060确实能够在1440p分辨率下,为玩家带来足够流畅运行《龙之信条2》的帧率。同时,这款显卡也可以在4K分辨率下流畅游戏,但流畅的前提是玩家不要打开光追功能,或是在开启光追功能的情况下搭配DLSS功能。

而RTX 4070 Ti却能在不开起DLSS、光线追踪的情况下,完美流畅运行4K分辨率、最高画质的《龙之信条2》,带来足够精细且体验更佳的中世纪城堡时代。当然,如果玩家的需求是在4K分辨率、开启光追功能的情况下畅玩这款游戏,那么影驰RTX 4070 SUPER星曜或许便是一个颇为不错的选择。

当然,如果你的囊中确实比较宽裕,目标直指4K分辨率下+高帧率的《龙之信条2》,RTX 4080与RTX 4080 SUPER是唯二能够在开启DLSS超级性能模式下摸到90fps这个门槛的显卡,当然,RTX 4080也是在第三梯队中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下表供大家参考配置用。

另外,《龙之信条2》内置了DLSS 3功能,但目前官方并没有开启游戏之中的设置,玩家只有通过MOD来达成这一效果,因此我们本次帧率测试并没有对DLSS 3进行相关测试,但可以遇见的是在后续的优化过程中,《龙之信条2》会开放DLSS 3的设置,并且该游戏支持Reflex低延迟游戏技术,对于玩家的操作有一定的帮助。如果你喜欢这款游戏大作,并且手中显卡性能有限,那么不妨乘此机会升级一下手中的显卡,影驰星曜系列会是你的菜。

0 阅读:1

微型计算机

简介:以“MC评测室”为基础提供各种科技和IT产品评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