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中澳如何保持住、发展好来之不易的积极势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18 23:15:38

签署战略经济对话、自贸协定实施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中方将把澳大利亚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15日至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对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发表《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在经贸、人文等领域达成一系列合作。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称,此访是稳定两国关系“非常重要的一步”。

今年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和中澳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10年来,中澳关系跌宕起伏。澳前两任政府执政期间,澳方在5G网络建设、新疆、南海等议题上随美起舞、抹黑中国,导致双边关系跌至低谷。2022年5月澳工党政府执政后,重新校正对华政策,中澳关系开始出现回暖。2022年11月和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分别在印尼巴厘岛和中国北京会见阿尔巴尼斯总理,就稳定改善两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总理这次访问澳大利亚,延续了双边关系稳步向好的势头。

“重回正轨”“求同存异”……这样的评价频繁出现在外媒相关报道中。路透社援引澳外长黄英贤的话称,中国总理此访对展示两大贸易伙伴之间关系的稳定“非常重要”。《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称,本次会晤为两个经济深度互补的国家制定未来贸易议程提供了机会。

重整行装再出发,中澳关系如何保持住、发展好两国关系来之不易的积极势头?最重要的经验启示是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合作。

国与国相交,关键在于尊重彼此国情和核心利益。这次中澳总理年度会晤中,澳方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不让分歧定义双边关系,推动澳中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这些表态若真正落地,将不断筑牢中澳相互信任的基石。

中澳经济优势互补,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中国连续15年保持澳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2023年,中澳贸易额达2292亿美元,澳方近80%的贸易顺差来自对华贸易。今年3月,中国终止对澳进口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4月份,澳就向中国出口了总额约8600万澳元的葡萄酒,销量超过前3年。澳官员感慨道,中国市场让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有了“美妙的未来”。

这次双方签署进一步促进中澳自贸协定实施的谅解备忘录,成为经贸合作的一大亮点。中澳自贸协定是中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签署的首个高水平自贸协定,于2015年12月生效实施。它极大降低了双边贸易和投资往来的门槛,为中澳经贸关系发展确立了更加开放、便利和规范的制度安排,有力促进了经贸往来。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中澳此次签署备忘录,以“促进”“实施”为关键词,不仅有助于双方进一步将自贸协定落到实处,也展现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与努力。

此外,中方还表示愿与澳方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发电等领域合作,这将为双边关系增添新动力。正如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所指出,如果没有中国,澳大利亚人购买消费品的费用将增加4.2%。这也再次印证:中澳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互利共赢,中澳发展对彼此是机遇而不是挑战。

除了“硬核”合作,中澳之间还有“软性”交流。这次中国总理来到阿德莱德动物园考察中澳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工作,看望了旅澳大熊猫“网网”和“福妮”。10多年来,这两只熊猫早已成为阿德莱德市民的好朋友和中澳友谊的象征。此外,中方将把澳大利亚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双方同意互为旅游、商务、探亲人员审发3至5年多次入境签证,都见证了中澳促进人文交流的努力。澳大利亚SBS电视台网站称,这是澳中关系趋向稳定的又一个积极信号。

中澳同为亚太地区国家,没有历史恩怨纠葛与根本利益冲突,而是拥有广泛共识,理应协调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近年来,随着美国对华展开全面战略竞争、在亚太地区拉拢盟友搞阵营对抗,中澳友好合作遭到了干扰冲击。值得注意的是,阿尔巴尼斯总理近日在署名文章中写道,衡量外交政策实力的真正标准是有效处理分歧的能力,而不是制造对抗的能力。是一味迎合美国充当遏华“马前卒”,还是基于自身利益理性认知中国、避免亚太阵营化?相信澳政界已经有了答案。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和澳大利亚虽远隔重洋,但历史和现实的纽带将双方紧紧连在一起。经历波折起伏,中澳走上了改善发展关系的正确道路,那就坚定地朝前走,成为相互信任、相互成就的伙伴。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之所需。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