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少有人知的净土祖庭!这里有南山仅有的几座唐塔,风景绝美

云水终南 2024-02-08 17:45:54

年前本来一大堆事情,忽然就闲了,那就进山,进南山踏雪。

南山方便踏雪的地方很多,心心念的不多:除了有雪,还要有古寺,有古迹,最好还要有一个老和尚。

最重要的:一定要人少。

那就往蓝田从312国道进山,去悟真寺。一个多小时后,就过了水陆庵,进山了。

过了 悟真寺景区接着走,再过两个隧道,右手就看到悟真寺的山门。左手有停车处,杖藜踏雪,过河上山。

几个月没有过来,这里竟然架起了一座桥,看看时间才一个多月,不用从河底过去。

看看说明是悟真寺的老和尚发心社会各界募捐,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我以前从悟真寺景区大门进去过,那边有蓝关古道遗迹,但是路很长,从这里过河就直接到悟真寺大门前。

虽然是一路台阶,好在路短,半个小时左右就能上去。

很明显台阶有人扫过,积雪全无。走这种路不能心急,走几步停下看看山景。

雪后的秦岭又和平时不一样。林木萧疏,峰峦清淡,好像这才是它的本相,没有了树木的遮掩,用真面目示人。

长长的台阶一直向上,路边能看到冰凌草,旁边还有一个小冰瀑,晶莹剔透,散着蓝光。

过来冰瀑拐个弯,路边出现一个六角亭,直走往上,就到山门,右手平行,就到唐塔——其实从悟真寺也是可以过去的。

其实往山门走,路边也有一座小小的塔。

结结实实的台阶,密密的山林,每一帧都可以入画。

“静心门”在一个平台上,后面就是悟真寺,算算时间,边走边看,也就半个小时。

一个汉子拿着簸箕从庙门出来,山下停车只停了一辆车,应该就是他们。我说过年了还到师父这里来,他说没事就转转。

“有缘才登三宝地,无缘难入大乘门”,大门上写着“上悟真古寺”。

悟真寺是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亲证三昧,开宗立派的地方,严格的来说,这里才是净土祖庭,而不是大名鼎鼎的香积寺。

悟真寺历史悠久,隋时正式称名“悟真寺”。

悟真寺高僧云集,但真正令悟真寺大放光彩、名传千古的就是被尊为“弥陀化身”的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

我在写香积寺的时候介绍过善导大师,他是能让屠户改业,满城断肉,“家家敬观音,人人称弥陀”的大师。

善导大师在悟真寺居住时间最长,从青牛时期到中老年,基本都以悟真寺为活动中心,使悟真寺走入全盛时期。

当时的悟真寺拥有南北上下两院,佛寺群落六处,僧众千余人,殿宇庭堂四千多间,绵延四公里之多,据有山场河谷田产5000余亩,占地6平方公里,堪称盛唐时期最大的寺院之一。

现在悟真寺也有上下之分,水陆庵对面的是就是下悟真寺,这里是上悟真寺。

日本净土宗很发达,至少有十家寺院冠名“悟真寺”,四十家寺院名“善导寺”,而以大师别号命名的“光明寺”、“光明院”竟多达近百所。

既然是名刹古寺,文人骚客来的就多,最有名的就是白居易的《游悟真寺》130韵长诗,堪称中国古代描写寺院长诗之最。

这里按下不表,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查。

进大门就是弥勒,上面是贾老师题写的“悟真寺”。悟真寺里贾老师题写颇多,他2005年游此,有文字,我附在本文后面,不言。

院子里有三两人忙活打扫,我和性云老和尚打招呼,他也不理我,不知我为何人;看看旁边古碑,他也不知我为何人。

——某年某月某日,我在这个院子写了几幅字,现在也只记得“千祥云集”四字。

到大殿拜拜,佛陀无语,十八罗汉相对无言。

后面的藏经楼竟然也开着,上去看看,这里宝藏众多,除了有全套的乾隆大藏经,还有从净土初祖慧远到十三祖印光的画像。

回到院子,和老和尚道别,送他一小幅字,炭盆上正煮得喷喷香的洋芋菜,他也不客气下,我都流口水了。

看着一大箱子兰花,我给旁边的居士说上冻之前,最好把盆埋上。

离开寺院,旁边龙泉的雪厚,就不取水了,直接到亭子里烹茶煮茗,再到唐塔密林走走。

真是空荡荡的山谷,白茫茫的大地,我们落下了第一行脚印。

这里密林多是橡树,唐塔就在石阶的旁边,这里共有晚唐至清末的9座灵塔和数种碑石,六朝至隋唐的4处像龛,不过除了灵塔,其他都是空空了。

后面还要一个现代的多宝塔,风格和这唐代的灵塔迥异。

真要说终南山的古寺中,唐代的灵塔也只有这里有,而且不止 一个,造型各异形象古朴,有一块上面有碑文,只是看不清年代。

过了几座灵塔,沿着石阶走就是善道洞,当年善道大师悟道的地方,旁边就是几个佛龛。

不多,没有了造像,即是有,也是非常简陋的。

善导大师六十岁时,唐高宗发心在龙门修福造佛,善导大师作为总设计者和监造者,缔造了龙门大佛这一驰名古今的世界级艺术瑰宝。

善导大师监造龙门石窟的时候,还记得这个地方吗?

千年古刹,净土祖庭,在亘古的终南山面前,也不过是时光一瞬,山林空寂,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一生,也不过是白驹过隙。

再往上走,路的尽头是断崖,下面就是312国道,如巨龙蜿蜒。

二笔先生游后胡诌了几句:

岁末进南山,南山草木寒隔水踏雪寂,分野步蹒跚唐塔觅踪迹,老僧煮芋欢先贤悟道处,青霭又几峦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附贾老师的文章:

贾平凹/ 游悟真寺记

陕西蓝谷一带属第四纪冰川的侵蚀地貌,岩层斜竖,断豁交合,乱石堆积,悟真寺就建在橡湾的覆车山上。

乙酉年八月十四日,我同木南、世增去悟真寺时,山上无一游客,从山门进入爬近千级石阶,但见两边沟崖褶皱纵横,石锥危垂,裂缝中有古木,都不大,横杆斜枝,竭尽努力,而野藤老蔓牵挂如网。

石阶陡窄,几乎贴面,满沟没有鸟鸣,只见蜂飞,脚步起落便响磬声。爬至崖巅,是一平台,悟真寺就在主峰之下。

寺门洞开,却无僧人,佛像前也无一香一烛,院中铁炉可能被数日前雨淋过,死灰停了一层薄盖。

别处的寺,四周皆有松柏,此寺则一尽橡树,且枝杆端直,高约十丈,密密麻麻如竹林,时有橡果坠落,笃笃笃在地上跳跃。

院里有残碑两座,字迹斑驳,仅识得寺建于隋,盛于唐,曾庙宇连绵数里,僧人过千。

立于寺中,不禁感慨万千,却喜悦了寺前谷对面的群山走向全朝着这里,那一道道鱼脊状的秃岭上乱石如屋,裸露草木中,竟像是跪拜了成千上万的信徒,而寺后主峰橡树簇拥,浑然苍翠,又都在阳光下熠熠明亮。

此刻,天净无风,一色深蓝,突然有白云从主峰后涌出,迅速向寺上空移动,竟渐变龙形,头角须爪活现,龙身腾挪,鳞甲逼真。其祥瑞约5分钟,云彩散化无踪,天空又一片深蓝。

遂想当今多少寺院成了旅游之地,虽收入不菲,钟灵殆尽,亏得悟真寺地偏人稀,而保存得神气完足。

下山时,见寺旁有泉,水极甘甜,盛一瓶要带回沏茶,才见一僧从林中小路上走来,步履无声,手中提着一镰,不知是去做何事归来。

2005年9月22日

3 阅读:546
评论列表
  • 2024-03-22 09:56

    介绍的很详细,图片也很漂亮,吾欲往矣

云水终南

简介: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