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自尽前终于发现蜀国真正的老大,并非刘禅,而是此人!

凡人爱侃史 2024-06-05 09:16:55

姜维自尽前终于发现蜀国真正的老大,并非刘禅,而是此人!在蜀国后期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掌门人呢?

姜维,字伯约,乃是诸葛亮临死之前亲自选拔的军事接班人。并且在诸葛亮临死之际,孔明将生平所学包括七惧、八恐、连弩、以及八阵图全部传授给姜维。诸葛亮的意图非常简单,那就是希望姜维可以继续北伐,保蜀国立于不败之地。

而姜维呢?也深受诸葛亮影响,不但专心研习诸葛亮生平所学,而且还出兵北伐10余次,虽然蜀国国力远不如曹魏,但是姜维却依靠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曹魏打得五五开。从姜维的表现来看,也算是对得起诸葛亮的提拔之恩。

姜维组织北伐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去世,而在蜀汉大军撤回成都之后,姜维被升为右监军兼任辅汉将军、进封平襄侯。对于姜维来说,这显然是诸葛亮的特殊照料,否则短短6年时间姜维不可能在蜀国混得风生水起。

公元238年,姜维跟随蒋琬驻军汉中,当时蒋琬多次派遣姜维西入羌中作战,并且率军攻打陇西。一直到公元253年,姜维已经出兵北伐5、6次。只不过收效甚微,在公元253年费祎去世之后,姜维主持蜀国内外军事。

公元253年,姜维率领数万人出石营,粮草用尽而还。

公元254年6月,姜维乘机率军攻打曹魏,在李简投降之后姜维一举占领狄道、击败魏军,斩杀徐质。最后姜维破河关,收编临洮狄道河关三县民众入蜀,算是大胜而归。

随后姜维在公元255到公元262年又相继发动多次北伐战事,只不过败者多、胜者少。在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无果之后,更是不敢率军回到蜀国一直在沓中屯田,一来可以观察曹魏动向,二来也可以让姜维免除问罪。

史料《华阳国志》记载:后主敕皓诣维陈谢,维说皓求沓中种麦,以避内逼。

那么姜维到底在害怕何人呢?为何会在北伐无果之后选择在沓中屯田呢?

姜维在害怕谁呢?

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前前后后加起来一共北伐曹魏11次,胜负参半。在蜀国国力弱小的情况之下,对于这样的战绩其实已经是难能可贵。然而在姜维北伐期间并不是一帆风顺,有的人反对姜维北伐,有的人更想除掉姜维,以绝后患。

那么姜维到底在害怕谁呢?其实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在公元263年也就是邓艾偷渡阴平之后,蜀后主刘禅不战而降,刘禅为何不敢和邓艾交战,要知道当时成都资源丰富,而且刘禅手中尚有部分兵力。

对于当时的刘禅来说,只要守住城池,大将军姜维便可以从剑阁抽调兵马支援成都,由此一来邓艾的残兵根本不足为惧。然而一切料想却根本不是姜维所想的那样,刘禅不但不战而降,而且还给姜维下了敕令,让姜维必须投降钟会。

如此一来蜀汉也就宣布灭国,然而姜维却并不死心私下写给刘禅一封书信,而书信之上的内容更是让刘禅羞愧无光。

在史料《华阳国志》之中有记载: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维欲伪服事锺会,因杀之以复蜀土。

看看这就是姜维的做法,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姜维当时就是想策反钟会,并且找机会将邓艾除掉,由此一来蜀国便会恢复如初,不但解除了曹魏控制,同时还可以吞并钟会以及邓艾的兵马。

然而当时刘禅并没有当回事儿,而是直接给姜维下达投降钟会的敕令,而姜维写给刘禅的书信恐怕刘禅也并没有看。如若不然刘禅不会主动投降邓艾,相比刘禅来,刘禅五子刘谌当时选择死战不降,不过被刘禅乱棒打出。

最终刘禅将刘谌逼上绝境,刘谌在斩杀妻子之后,选择在刘备庙前自尽。

从刘禅和刘谌的表现来看,当时蜀国绝非刘禅在掌握,否则不会逼死刘谌,更加不会疏远姜维,要知道当时姜维在收到曹魏兵马大举进攻蜀国之时便第一时间上书刘禅。只不过当时刘禅并没有做出相应的防御工作,如若不然钟会不会如此轻松就打进汉中。

只不过在刘禅下达投降命令之后,姜维不得不接受命令。最终姜维策反钟会,将邓艾处死,只不过最终计谋落败钟会被乱军所杀,而姜维在知道大势已去之后选择自尽。

姜维自尽前终于发现蜀国真正的老大,并非刘禅

姜维精心策划反间之计,不但成功策反钟会,而且还成功将邓艾除去。可惜的是刘禅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如果当时刘禅振臂一呼迅速策应姜维相信即使司马昭亲自率军前来,估计也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

一来司马昭行军速度赶不上,二来当时还有不少蜀国将士,包括廖化、罗宪、霍弋等人。可惜的是直到姜维自尽之前才发现蜀国后期的老大并非是刘禅,而是此人。这个人是谁?此人不是别人他正是祸国殃民的宦官黄皓。

诸葛亮在世之时便在出师表之中提醒过刘禅,一定要亲贤臣,远小人,而远小人便指的是类似黄皓一类的人。然而刘禅在后期却宠信宦官黄皓,最终疏于政事。在姜维发现曹魏大举进攻蜀国之后,迅速上书刘禅,然而黄皓却认为曹魏不可能劳师远征,因此建议刘禅不予理睬。

而在姜维最后一次北伐之时,黄皓便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想让阎宇替代姜维,由此一来黄皓在朝中的权利会更大。而姜维之所以会在最后一次北伐无果选择在沓中屯田,那就是害怕兵权会被黄皓所夺。

而黄皓在朝中的势力也不容小视,公元258年,镇军将军陈祗病死,而黄皓也在此时专秉朝政。黄皓被升为奉车都尉。

甘陵王刘永厌恶黄皓专政,于是黄皓便在刘禅面前进言,最后刘永被刘禅疏远,长达数年不能朝见刘禅。而川中右大将军阎宇等多数大臣都依附于黄皓,当时阎宇都督巴东,罗宪担任领军,成为阎宇的副手。

在史料《三国志》之中有明确的记载: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

从上述史料记载便能清楚发现,当时黄皓的权力有多大。在蜀国后期诸葛瞻、董厥、樊建共同统领国事,但是他们三人均无法和黄皓势力相抗衡,这是什么概念。诸葛瞻可是刘禅女婿,兼卫将军,即使如此还是无法和黄皓相抗衡。

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很简单,蜀国在后期已经成为黄皓一行人的权术施展中心,而刘禅虽然名为蜀国之主,但实际上却成为黄皓一行人的傀儡,只不过比当年的汉献帝要好点。而作为蜀国大将军姜维他在最后一次北伐无果之后,依然忠于蜀国。

最终设计策反钟会,斩杀邓艾,最终在计谋败露之后才无奈自尽。对于姜维来说他已经对得起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只不过遇到了庸主,任凭才华再高又能怎么样呢?如果在蜀国后期刘禅可以自己做主,姜维在剑阁还不一定会败给钟会,而邓艾恐怕想要打进成都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同样的,钟会想要打进汉中,恐怕也不会有蒋舒这样的叛将开门献降了,而以当年蒋舒开城投降钟会的举动来看,相信在暗中已经和黄皓扯上关系。而大将军姜维虽然能力不俗,但是却遇到了刘禅和黄皓。

一个昏庸,一个操弄威柄,活生生成为蜀国灭亡的导火索,只不过可惜了姜维这样的爱国之将,对于此各位看官朋友如何看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15 阅读:6227
评论列表
  • 2024-06-27 16:36

    小编满嘴跑火车

凡人爱侃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