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不行!这一次,74的张艺谋,再次证明了导演和“国师”的差距

卞涛 2024-06-27 05:25:50

其实,要了解张艺谋的成长背景,我们不得不提他的出生年份。1950年,老家在陕西西安的张艺谋为了给无聊的打工生活增加些乐趣,不惜用献血的钱买了一台相机。当时他纯粹是出于对摄影的兴趣,自学成才,可从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与电影扯上关系。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他竟然没有参加考试就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这可谓是一大奇迹。更让人吃惊的是,当年张艺谋竟然还给文化部部长写了一封信,虽然超龄了,但他对学习的渴望让他不顾一切地尝试。没想到,这封信居然被批准了。这些轶事,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这位导演的坚韧和执着。当年,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敞开着迎接着无数渴望电影梦想的青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艺谋便毫不费力地成为了北影的一员。

那时的社会法制并不完善,这也让张艺谋得以在没有经过繁琐的考试、体检和政审,便顺利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

回首往事,张艺谋深深觉得,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为他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当时大学刚刚恢复,法制不健全,这为他的进入提供了一片天地。

在北电学习期间,他深受陈凯歌和田壮壮两位老师的影响,他们是学生视作榜样的人物,这也让他下定决心要跟随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电影时代。

在这里,他看到了两种不同的电影流派的开创者。北电的学习生活也拓宽了他的视野,每个同学都思维活跃、口才了得,这让张艺谋倍感压力。

作为一个外地打工人,没有什么家庭背景,要想在这里立足,需要更多的努力。他苦读医学资料卡片,用来做电影的笔记,纵使自嘲当时的自己“想想也够笨的,电影在运动,记什么构图?”他用心记录每一场电影的细节,光影、构图都是他的素材。

尽管张艺谋在电影方面的见识相对较少,但他从不放过任何一寸能够提升自己的机会。这也让我们见识了他当时对电影充满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红高粱》的上映,成为了张艺谋导演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同年,他还出演了电影《老井》,令人意外的是,他居然一出演就获得了三个最佳男演员的大奖。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个从未学过表演的导演居然能在演技方面有着如此非凡的天赋。这件事情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导演张艺谋在电影方面的多才多艺

接着,他和陈凯歌合作拍摄了《黄土地》,这部电影让他的名字更加响彻中国电影界。之后,他勇敢地迈出了创新的一步,拍摄了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个和八个》,这部电影的拍摄意外地被安排到了漫长又遥远的广西。在这里,他融入了很浓厚的个人色彩,使得这部电影充满了他独具特色的想法。他的创新之举也受到了影坛大佬的“批判”,认为他的电影构图“太抢戏”,这对于当时的主流审美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正是他的敢于挑战和创新,使得这部作品获得了中国电影优秀电影奖,这个奖项也激励了他更加坚定地走上创新之路

张艺谋导演一直有一个座右铭,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异”,这句话也充分诠释了他在电影创作的态度。他一直在努力创新,敢于冒险,不断挑战主流审美的底线。这样的精神也使得他的作品《红高粱》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无可替代。巩俐和张艺谋的合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成为了两人各自电影之路的转折点

巩俐成了张艺谋的首位谋女郎,但这一切其实都是偶然。当时选角的时候,巩俐并不在场。全班的合照太小,导演张艺谋几乎放弃了,准备离开中戏。就在这个时候,巩俐回来了,改变了一切

起初,导演们想找一个壮一点的演员, 展现原始的张力,而巩俐却很清秀,脸也很小。但她的身上总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很多人都推崇巩俐,都觉得她一定能成为伟大的演员。最终,导演选择了她,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有人说,巩俐跟张艺谋合作了七八部电影,足以成为张艺谋电影传达故事情感的一个符号。但是张艺谋说,可以这么理解,但对演员不公平。因为他认为,演员首先是个好演员,是她能够把不同的人物性格演绎得活灵活现,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这些作品,不仅是张艺谋的电影,也是巩俐自己的电影。

张艺谋的红高粱开启了他传奇的电影之旅,让观众们记住了巩俐,这是一个开始,也是两位电影人的宿命。在这个时代,我们不得不感慨,巩俐和张艺谋的合作,真的是特别有爆发力。换了其他导演,总感觉缺了点味道。众所周知,作为演员,巩俐向来都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她一直都在不断突破张艺谋电影带给她的束缚。说到表演,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巩俐身上的表演气质却是与生俱来的,这是无法培养出来的。记得1999年,张艺谋拍摄了《我的父亲母亲》,那个时候,同样迅速崛起的还有一位“谋女郎”——章子怡。在这部电影中,章子怡饰演了“招娣”一角,因为她跟巩俐有一点相似,所以被看作是张艺谋巩俐情结的延续。前几天章子怡在微博电影之夜的颁奖舞台上,感谢张艺谋导演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感谢张艺谋导演,让她从不懂电影二字为何意时,就把她带到了这个如梦如幻的电影世界。”张艺谋也曾评价过章子怡,他说章子怡的电影之路,如同梦幻一般,几乎每一步都成功,几乎每一个脚印都很深。她赶上了这个时代,因为中华文化底蕴之深,快速地被国际市场认可,这个时代造就了章子怡。这样看来,张艺谋在巩俐与章子怡身上,都找到了梦想中的那份表演力量。身怀一个武侠梦的张艺谋,也是一位对章子怡的成就深有感触的人。他坚信,章子怡取得的每一点成就都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她靠的是运气,但张艺谋却站在了不一样的角度,坚定地认为章子怡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完全是由于她不懈的努力和进取心。

张艺谋的观点并没有被许多人所认同,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表达自己的看法。他深知,在演艺圈里取得成功,不仅仅是凭借一点机遇就能够实现的。所以,他对章子怡的尽心表演充满了赞美之辞。

张艺谋的观点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大家都认为章子怡之所以能够成为巩俐所不具备的类型,完全是因为她对自己的要求远比其他人更加严格。她不仅仅是一个文艺女青年,更是一个勇敢的、有血性的女性形象。在传统的武打戏领域里,她也是别具一格,显著脱颖而出。

起初,章子怡要出演《卧虎藏龙》,是凭借张艺谋的帮助。为了能够得到李安导演的青睐,她不惜多方奔走,甚至一度落病在身。这一切付出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自己的表演更加完美,让李安导演坚定选择她出演。在这个过程中,张艺谋一直都在坚定地支持着她,经常给她打气,鼓励她坚持下去。

最终,章子怡凭借着自己执着坚持的努力,成功地获得了这个角色。没有人可以否认她的努力和拼搏,正是这些不懈的努力,让她成为了如今李安导演心目中的那个女主角。这也再一次证明了,机会只会眷顾那些具备实力和勇气的人,而章子怡,正是这样的一个人。看,张艺谋这位导演可真是颇有些坚持自己的风格啊。还记得他当年根据火热的武侠小说制作了电影《英雄》《十面埋伏》,然后却遭到了一波“群体式”的攻击呢。甚至还有十几位老师集中讨论,指出这两部作品的不足之处。不过,张艺谋看待批评的态度却相当虚心,他一直认为,每个人对艺术的标准都不尽相同,他也从不“堵住”某些评论的嘴。反而是因为没有确定的标准,电影才能够有更多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张艺谋的老朋友焦雄屏曾直言:他根本不懂武侠!而张艺谋本人也大胆承认:“他说得对。”看来,这位导演还是挺能接受自己的不足的。顺便提一句,他曾出演过一部戏叫《古今大战秦俑情》,当时的制片人韩梅珠一直求他去演,可他却笑着说:“我很看不起动作电影。”后来即便有人为了请他拍续集,还答应送他别墅,他也一样执拗地拒绝了。看来,对于张艺谋来说,艺术永远比赚钱来得更重要。国师地位的奠定,还得是他导演了奥运会开幕式。

这个挑战,对张艺谋来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吗?

开幕式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必须成功,也只能成功。

开幕式结束,面对记者的采访,张艺谋直言:感觉自己搞砸了。

甚至一晚上都在幻想自己即将面对铺天盖地的谩骂。

但他的手机却只收到了团队发来的祝福和安慰。

在奥运会结束后,张艺谋觉得自己还是得拍电影来娱乐一下,于是就有了《三枪拍案惊奇》。

这部烂片就此诞生好不好!

张艺谋也说:“面对观众的愤怒,我能理解,所以也对不住大家。”

这部电影作品也成了张艺谋五彩斑斓电影史上的一抹黑。

说实在的,这个挑战对张艺谋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做为导演,他拍摄了无数经典作品。

并且也是世界第一位执导“双奥”开闭幕式的导演。

就这样也没能打动张艺谋。

后来张艺谋说,放到今天,他会尝试,但不是为了别墅,而是抱着多元文化的心态去尝试。

制片人直说,45天就让你挣一套别墅。「国师」,这个称号绝非盖棺定论,他的成长经历就是最好的注解。曾经,他保持着对创新的执着,仿佛永远年轻,永远勇敢。他敢于做第一个尝试未曾有过的事情,就像一匹与众不同的独行者,身上散发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令人为之心动。

参考资料可见,即便不执导电影,张艺谋也会成为一名杰出的摄影师。而他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一职更是锦上添花,可见他的能力和身手。20年前,即便片酬仅为500元,他也义无反顾地演出,《老井》铸就了令人赞叹不已的表演,斩获了3座影帝奖杯,展现了他出众的演艺才华。当然,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作品,比如《三枪》,被一些人诟病为张艺谋导演史上最糟糕的一部作品。这或许是每个艺术家都会遇到的坎坷,但值得尊敬的是,张艺谋从未停下脚步,不断前行寻求突破,这正是我们后辈所应该学习的。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