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胁正男:日本关东军“满洲第516部队”第四任指挥官

雁山评过去 2024-03-29 11:40:31

侵华日军将领山胁正男中将,曾以野战重炮兵第2旅团野战重炮第5联队长、第二十二师团参谋长、日本关东军总司令部化学部长等军职参加了侵华战争,尤其是“化学部”也被称为“满洲第516部队”,这是一个研制各种化学武器的专门机构,其危害程度比起臭名昭著的“满洲第731部队”,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是现在缺少一定的研究和宣传罢了,本文就聊一聊山胁正男的军旅生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日本关东军“满洲第516部队”所犯下的罪恶。

陆军习志野学校

山胁正男出生于1894年3月23日,1916年5月26日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8期炮兵科,与宫崎周一、秋永力、深堀游龟、池田纯久、森纠、长勇、武田寿、马奈木敬信、一木清直、近藤新八、石野芳男、二见秋三郎、鹈泽尚信、重藤宪文等人同学, 该期毕业生为651人。

1922年12月14日,山胁正男考入日本陆军大学校第37期,又与木下勇、川俣雄人、田岛彦太郎、盐泽清宣、井桁敬治、稻田正纯、佐藤贤了、赤柴八重蔵、雨宫巽、纳见敏郎、樱井德太郎、长野祐一郎、横山静雄、吉冈安直、辰巳荣一、片冈董、二见秋三郎、西山福太郎、芳村正义等人同学,并于1925年11月27日毕业,该期毕业生为72人。

陆军习志野学校平面图

山胁正男的早期经历不详,1936年1月10日调任“陆军习志野学校”教官,该校于1933年8月1日在千叶县成立,由臭名昭著的中岛今朝吾出任第一任校长,因为校址位于千叶县习志野市,而被习惯地称之为“习志野学校”,该校承担了日本陆军毒气战教育、训练与毒气武器的研制以及在战争中的运用,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经常违反《日内瓦公约》,公然使用芥子气、路易氏气等毒气弹进行作战,犯下了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1939年1月31日,山胁正男晋升炮兵大佐,被调到华北方面军,出任野战重炮兵第2旅团野战重炮第5联队长,时任旅团长为平田健吉少将,同年3月9日又由木谷资俊少将继任旅团长,该旅团下辖野战重炮兵第5联队、野战重炮兵第6联队、野炮兵第24联队和独立山炮兵第3联队等部队,装备了120毫米、150毫米等各种口径的重型火炮,此时正在山西等地作战,隶属于日军第一军作战序列。

日军重炮阵地

1940年3月9日,山胁正男接替马场英夫出任第二十二师团参谋长,辅佐时任师团长土桥一次中将,该师团是1938年4月4日在日本仙台编成的,下辖步兵第84联队、步兵第85联队、步兵第86联队及野炮兵第52联队等部队,与其它师团不同的是,该师团还特编了1个装甲中队。

此时的第二十二师团驻屯在杭州、嘉兴等地担任警备与作战任务,隶属于日军第十三军作战序列,山胁正男在其任内参与指挥了进攻萧山、临安、新登等地的作战,所到之处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浙江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

扫荡中的日军士兵

1941年3月1日,由太田胜海中将继任第二十二师团长,山胁正男继续辅佐之,并参与指挥了太湖西面的扫荡作战,曾先后侵占了绍兴、上虞等地,所到之处肆意残害当地的平民百姓,尤其令人发指的恶行是,山胁正男与太田胜海还公然下令,将拘押在杭州俘虏收容所中的战俘,每日都要随机枪杀或斩杀数名战俘。

日军正在实施屠杀

1942年3月2日,由由大城户三治中将接任了第二十二师团长,山胁正男又继续辅佐大城户三治,二人率领第二十二师团参加了“浙赣会战”,由杜立特率领的美军16架B25中型轰炸机特别飞行中队,曾对日本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地实施战略轰炸,并在完成轰炸任务之后安全降落在浙江衢州机场,由于此次轰炸震动了日本朝野,日本陆、海军面临各方的强烈指责。

为了防范日本本土再次遭到美军机大轰炸,日军大本营策划了“浙赣会战”,旨在摧毁中国军队设在浙、赣两省的军用机场,并企图打通“浙赣铁路”沿线,掠夺这一地区的战略物资,日军第二十二师团先后在浙江上虞、金华等地作战,最终驻屯在金华地区担任警备与作战任务。

在作战中受伤的日军

为了彻底阻碍中国再次修复被摧毁的机场,日军在撤离时大规模播撒了鼠疫、炭疽、霍乱、伤寒、副伤寒等细菌,这就是由臭名昭著的石井四郎所领导的“第731部队”实施的细菌战,从动用的人员、设备、细菌种类及攻击的区域面积进行评估,这都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细菌战。

由于缺乏医学常识和必要的防护措施,中国军队和当地百姓深受其害,遇难人数达25万余人,就连部分日军也都未能幸免,阵亡和病亡人数突增5-6倍之多,达到了10000余人,尽管日军参战部队在事前都曾进行了免疫注射。

1942年11月9日,大城户三治调离第二十二师团,又由矶田三郎中将出任师团长,此人是参与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也是山胁正男辅佐的第二十二师团第四任师团长,但二人仅仅合作了两个多月,山胁正男就于翌年1月18日晋升陆军少将,被调任日本关东军总司令部,接替宫本清一出任化学部长(也称“满洲第516部队”),时任关东军总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总参谋长笠原幸雄中将,副总参谋长池田纯久少将。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国人对石井四郎统领的“满洲第731部队”的罪恶行径,几乎都是略知一二,而对“满洲第516部队”却都还是比较陌生的,这是一支专门从事化学武器研制和试验的恶魔部队,其制造的“毒气武器”经常在中国战场上使用,主要毒气种类有:芥子气、路易氏气、氯酸瓦斯、碳酸氯肪、联苯氯基胂等,其中尤以芥子毒气弹和瓦斯毒气弹最为军迷们所熟知,而“第516部队”所犯下的罪恶,丝毫不逊色于“第731部队”。

自从“九.一八事变”爆发,多门二郎的第二师团占领了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之后,日本关东军一直派重兵驻屯在该地区,并经营成为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日军大本营集中了从事化学武器研制的骨干人员,于1937年8月在关东军司令部成立了技术部,专门从事化学武器的研制和化学战的教育培训。

日军第二师团占领齐齐哈尔

从1939年5月11日起,化学武器的研制从技术部分离出来并另设化学部,并在齐齐哈尔设立了派出机构——“关东军化学研究所”,也被称为“关东军化学部第516部队”,而在日本国内被称之为“日本陆军化学研究所”。

山胁正男是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化学部第四任部长,其任期从1943年1月18日至1944年6月20日,该机构下设总务课:负责事务性工作;第1课:负责毒气探测及毒物合成研究;第2课负责毒气防护研究;第3课:负责毒气伤害医学研究;第4课:负责化学剂研究,人员总数为250人,绝大多数都是技术性军官。

在山胁正男的任期内,“第516部队”经常不定期派员,到位于哈尔滨平房的“第731部队”合作,利用“马路大”反复进行人体中毒试验达50余次,研究剂量多少可使人中毒的程度,并研究防止中毒的对策,致使250余名抗日志士中毒身亡,并在佳木斯设立了“三岛理化研究所”,进行化学武器的试验,而侵华日军更是公然违反《日内瓦公约》,经常在与中国军队作战过程中使用毒气弹。

佩戴防毒面具的日军

1944年6月20日,山胁正男被调任三方原教导飞行团长,关于该编制情况,我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不过“三方原”为日本地名,说明该编制在日本本土,也说明山胁正男曾短暂转到日本陆航领域工作。

1945年4月30日,山胁正男晋升陆军中将,同年5月23日,接替宫下文夫出任日军第一六零师团长,其参谋长为佐竹义胜大佐,该师团于当年2月28日在朝鲜平壤编成,下辖步兵第461联队、步兵第462联队、步兵第463联队、步兵第464联队,以及速射炮队、喷进(火箭)炮队、辎重队、通信队、兵器勤务队、野战医院等,被部署在群山地区担任防御任务,隶属于日军第十七方面军作战序列。

驻朝鲜日军在汉城投降

由于美军实施“跳岛战术”,并没有在朝鲜半岛实施登陆作战,驻屯在朝鲜的日军均没有作战经历,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根据同盟国之间的协议,以北纬38度线为分界线,美苏两国军队分别受理驻朝鲜半岛日军的投降事宜,以北为驻朝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山胁正男奉命率领第一六零师团官兵在朝鲜全罗北道向美军缴械投降。

战后,山胁正男经历不详,死于1961年10月5日,不曾获得任何等级的金鵄勋章。

0 阅读:12

雁山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