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然扩大海警活动范围,第一第二第三岛链海区完全覆盖

姗姗包明 2024-06-08 16:08:20

根据外电报道,中国在2024年首次向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提出登记,有26艘海警船将具备资质,在这个委员会公约区域内开展执法活动。这个委员会的执法依据,是2004年6月19日生效的《中西部太平洋高度洄游鱼类种群养护和管理公约》。在这个公约管理之下的,是全球20%的海洋面积,覆盖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岛链。反华分子们因此哀嚎,说中国海警很快就能在这个广大区域内,合法登上任何外国渔船进行检查了。

中方的举措表明,中国海警的兵力充裕,装备先进,具有前往太平洋海域执法的能力。目前,大陆海警要同时处置南沙、台海、钓鱼岛这三个主场的斗争。这三处海上斗争的强度都很大,对海警兵力和能力的要求都很高。我们的对手菲律宾海警、台湾当局海巡署和日本海上保安厅都已经是疲于应付,但大陆海警还能出动26艘海警船,用在中西太平洋执法巡逻上,可见我们的海警力量建设进展之快。这得益于我们的祖国高效的政权组织、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强大的造船工业。

美国海岸警卫队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是真正能拿出来的船只和人员,其实并不多。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海警可以叫做巡逻舰或者巡逻艇的,也就是超过20米长的型号,共有243艘。但是这些船新旧程度不一,最老的一艘工程船竟然是1944年服役的。比较小的海警船只能在近海执行任务,和美国海军一样,美国海警的新船制造,也面临着造船工业萎缩的困扰。目前在建的新船数量很少。另外,美国海警要拿出大量经费和资源,来建造和维持破冰船队,在北冰洋与俄罗斯对抗。比较适合放在西太平洋和中国对抗的,只有传奇级巡逻舰,它的排水量达到4600吨,能够实现远洋航行。但传奇级现在只有9艘。另外一个型号哨兵级数量比较多,建造了40艘,但是它的排水量只有359吨,远洋能力很差。

因此,在今天的西太平洋,美国海警相对于中国海警,既没有数量优势,也没有质量优势了。世界上之所以存在海警跨域执法的安排,主要是因为一些弱小岛国没有能力建立强大海上执法力量。一些公海区域,也没有人执法。为了打击非法捕鱼、保护海洋环境,需要海洋强国为这些弱国和公海区域,提供执法支持。美国海警在很长时间里,还是发挥了正面作用的。但是最近几年,美国海警把更大精力用在了找麻烦上,主要对象,当然就是中国。如果某个海区有中国渔船聚集,美国海警就要过去调查,然后污蔑中国渔民捕捞保护鱼类。如果中国和某个太平洋岛国达成海上协议,美国海警也要去活动一番,显示自己才是主要合作国。这样一来,它哪里还有精力搞真正的执法呢?

于是,兵力充裕的中国海警,自然有这个义务,去替天行道。虽然26艘海警船在如此广大的海域内活动,好像是撒胡椒面,但中西太平洋的重点渔场数量并不多,中国海警船对有关区域进行重点执法即可。特别是金枪鱼等经济鱼种,它们的出没是有规律的,海上执法可以按图索骥,而不会大海捞针。

另外,中国海警的出现,可以让远洋捕捞的中国渔民具有了安全保障。就在中国海警准备前往中西太平洋巡逻的这个时刻,有新西兰学者在《外交官》网站上发表文章,疯狂攻击中国远洋渔民,污蔑他们是太平洋海域非法捕鱼最严重的罪犯。可想而知,外国海警会如何对待这些艰难讨生活的中国渔民。那么,中国海警到场之后,可以保护合法作业的中国渔民,制止外国海警对他们进行骚扰和欺负。

0 阅读:1

姗姗包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