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教皇说了算,国王只是教皇的附庸?别人云亦云了

食铁兽和柏拉图 2023-11-22 07:20:00

我在前面写过一篇《卡诺莎之辱》的文章,德国皇帝亨利四世身为一国之君,竟然在雪中赤足站立三天三夜来祈求教皇的宽恕,让很多人以为在中世纪的欧洲,教皇是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的超然存在。而在互联网上也不少这样的论点,认为中世纪欧洲都是教皇说了算,各国国王都对教皇唯命是从,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本文针对网上的这种明显片面武断的说法阐述下自己的观点。

从公元元年到1453年中世纪结束这14个半世纪里,欧洲一直处于教权与王权相互牵制的二元统治局面,根据二者实力对比,我将这段时间分成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世纪到8世纪):兴起于罗马,受制于皇权

基督教诞生早期,一直备受迫害,罗马皇帝尼禄在位期间达到了顶峰,即便如此,基督教仍然在罗马底层民众之间广为传播,并逐渐向上层统治者渗透。为了统治需要,罗马皇帝逐渐放宽对基督教的禁令。311年,君士坦丁一世发布《宽容敕令》,允许基督徒的宗教自由。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此后随着蛮族入侵,基督教突破国界限制逐渐被日耳曼诸蛮族所接受。

基督教虽然在帝国的宗教地位得到稳固,但教权只是为了皇权统治而存在,罗马皇帝仍然是帝国内最高且唯一的统治者,无论是现实中还是精神上的,皇帝完全可以根据统治需要或者个人喜好,来选择对待基督教的态度,比如361年,叛教者尤里安的上台,以及此后罗马皇帝对阿里乌斯派、聂斯托利派以及一性论等“异端”的处置。

叛教者尤里安

而在当时,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划分为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条克和耶路撒冷五个大主教区,罗马主教认为罗马是帝国首都,且为圣彼得建立教会之地,因此罗马主教高于其他主教,享有仲裁权。但在6世纪中叶以前,罗马主教不仅未能在整个基督教世界,甚至在西部教会也未能树立起最高教会权威,直到560年,西部教会才承认罗马主教的领袖地位。然而此时罗马主教仍只是更高点的主教而不是人们一贯称呼的教皇,这个称呼要等到五个世纪后才正式出现。

随着君士坦丁堡的建立,罗马的政治中心地位不断下降,罗马皇帝为了强化君士坦丁堡的权威,也有意提升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地位来与罗马主教相抗衡,罗马主教区高于其他主教区的地位也开始动摇。此后罗马主教一直深陷与君士坦丁堡主教的权力和教义角逐之上,很难对罗马皇帝的统治构成明显的威胁。

第二阶段(8世纪到11世纪中叶):转向蛮族,教权开始抬头

8世纪,利奥三世当政期间,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兴起了捣毁圣像运动,引发罗马教会的不满,加之拜占庭帝国逐渐去拉丁化,导致罗马教会与拜占庭帝国渐行渐远。而此时在欧洲的西部,一个日耳曼蛮族国家正不断壮大,这就是法兰克王国。

8世纪,罗马城一直遭受日耳曼蛮族伦巴第人的攻击,此前罗马受到攻击,往往会寻求拜占庭的庇护,但因为此时拜占庭帝国忙于捣毁圣像运动,与罗马教会关系逐渐恶化,罗马教会开始寻找拜占庭之外的靠山,而不断壮大的法兰克王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仍处于墨洛温王朝的统治之下,但国王基本名存实亡,权力都掌握在宫相手中。到了“矮子”丕平这一代,他不再满足于宫相之位,而是想当真正的国王。但直接废掉国王在法理上还是说不过去,于是丕平就给当时的罗马主教写信,要求国王之位。

罗马主教也有意寻求新的靠山,便回信称丕平更有资格成为国王,在上帝代理人的授意下,“矮子”丕平废黜了墨洛温末代国王,开创了加洛林王朝。

丕平为报答教皇,出兵击败伦巴第,并将意大利中部一块土地赠给教皇,成立教皇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丕平献土”。教皇国的成立,让罗马主教首次拥有了世俗统治权,而他为丕平的加冕,也让他自认有了废立国王之权。

丕平死后,他的儿子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查理曼。800年,罗马主教利奥三世将一顶皇冠戴在查理曼头上,宣布其为“罗马人的皇帝”,开创了罗马主教为皇帝加冕的先河,再次强化了“君权神授”的法则,进一步加深了罗马主教有废立国王甚至皇帝的观念。

从此以后,欧洲除了拜占庭帝国,又出现了一个日耳曼蛮族统治的罗马帝国,而这个帝国的每一位皇帝必须经过罗马主教(教皇)的加冕才算合法。

此后,罗马主教与拜占庭帝国以及东部教会疏远,开始与欧洲西部的日耳曼诸国寻求合作,并不断提升在蛮族之间的影响力。

查理曼的帝国并没有维持太久,在其死后他的孙子将法兰克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东、西、中法兰克三个王国,也就是今天德意志、意大利和法兰西的雏形,但中法兰克很快就被东西法兰克所瓜分。

此后,日耳曼各国虽然分分合合,打打杀杀,但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却异常迅速,甚至连最野蛮的维京海盗也开始皈依基督教。罗马教会在西欧的影响力也随之提升。

961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再次帮助罗马主教平叛,罗马主教为其加冕,封他为“罗马帝国”皇帝,时隔一个多世纪,欧洲西部再次出现了一位新皇帝。

这段时间,罗马教会和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基本是相互依存,互帮互助,教会需要依靠王权来稳固自己在罗马的统治,对抗时不时兴起的世俗反抗力量,而王权也需要教权来为其背书,为其统治披上合法神圣的外衣。

但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罗马教会的地位有所提升,它从一开始受拜占庭管辖的五大主教区中逐渐独立出来,在向蛮族传教过程中确立了其在欧洲西部宗教上一家独大的局面,并通过加冕新的罗马皇帝,开始和东方教会以及拜占庭帝国相抗衡。

但这个阶段的罗马主教仍然受德皇的制约,比如亨利三世在位期间,连续废立了三位罗马主教,罗马教会的权威性大大受损。

第三阶段(11世纪中叶至12世纪末):教权上升,开始压制王权

1054年,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主教互相开除对方教籍,东西方教会彻底分裂,罗马主教为了压过君士坦丁堡主教一头,开始以“教皇”或“教宗”自居,就成了后来人们常说的罗马教皇。

由于拜占庭帝国自始至终都采用类似东方的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是帝国内最高权威,所以东方教会一直未能对皇帝的统治造成明显的威胁。

而欧洲西部日耳曼蛮族由于特殊的继承制度以及自查理.马特开始施行的封建分封制,导致小国林立,诸侯割据,国与国之间,国与诸侯之间相互制约,这就为罗马教会在世俗施加影响力提供了绝佳条件。

11世纪开始的主教叙任权之争,让教权与王权之间的斗争公开化。所谓主教叙任权就是授任主教和修院院长等高级神职的权力。

罗马教会仿照封建主分封附庸的方式,也会委任各地主教和修道院长,但早期授任神职的权力长期掌握在国王和皇帝等封建君主手中。

随着教会势力的提升,教会上层人士对世俗君主控制教会的做法日益不满,他们开始设法摆脱封建主的控制,并力图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10到11世纪,欧洲兴起克吕尼改革运动,旨在强化教会独立性,恢复教会的纯洁性,摆脱世俗权力的干预和控制。在这场运动的推动下,欧洲各地的主教叙任权之争拉开帷幕。

1056年,德意志皇帝亨利三世去世,其子年仅6岁的亨利四世继位,这让罗马教会看到了摆脱皇权控制的大好机会。

1058年,罗马教皇宣布严禁世俗人员授任神职,教皇只能由书记主教团选立,实际上否定了皇帝选立教皇的权力。

1061年,教皇权势进一步扩大,他干涉皇帝亨利四世的婚姻,反对皇帝任命米兰大主教,并将皇帝的几位亲信开除教籍。

1073年,改革派强硬人物格里高利七世成为新教皇,继位后不久,格里高利七世就发布了《教皇敕令》27条,宣称“惟有教皇一人具有任免主教的权力”“一切君王应亲吻教皇的脚”;“教皇有权废黜皇帝”“罗马教会从未犯过错误,也永远不会犯错误”,这无疑是向亨利四世宣战。

1076年,亨利四世召开宗教会议称格里高利七世“不是教皇而是假僧侣”,并宣布废黜教皇。教皇作为回应,宣布绝罚亨利四世,废黜其皇位,接触帝国内臣民对其的效忠。

教皇敕令一出,德意志内部反对势力开始叛乱,宣布亨利四世如果一年内不能恢复教籍,就取消其帝位。

亨利四世被孤立,不得不向教皇屈服。1077年,亨利四世亲自前往教皇驻地卡诺莎城堡请罪,并在冰天雪地之中于城堡外赤足等候三天三夜祈求教皇的宽恕,最后教皇撤销对其绝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诺莎之辱。

亨利四世回国后,很快稳定了局势,1081年,亨利四世进军意大利,格里高利逃离罗马。但随着克吕尼改革运动的深入,德皇很难再发挥出此前在罗马的影响力。此后继任教皇再次鼓动亨利五世将亨利四世谋杀。这一轮斗法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上,教权都压制了皇权一筹。

亨利五世继位后再次与教皇发生主教叙任权之争,最终双发达成妥协,签署《沃尔姆斯宗教协定》,双方各让一步,主教的世俗权力由皇帝授予,但宗教权力则需教皇委任。

腓特烈一世继位德皇后,五征意大利,但最终还是败于教皇和意大利同盟之手,1177年,腓特烈重演百年前的“卡诺莎之辱”,亲自到威尼斯拜见教皇,吻其短靴,以示臣服。

而在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尔谟和英王亨利一世也在主教叙任权上发生了激烈争执,最终同样以双方各退一步,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分别由教会和国王授任而告终。

英王亨利二世为了取得主教叙任权,派人刺杀当时坎特伯雷大主教贝克特,但最终还是屈服于教会的压力,赤足来到贝克特陵前忏悔,承诺放弃侵犯教士权益的法律。

经过漫长的斗争,教会权势得到了大幅提升,已经发展到了可以和王权相抗衡的地步,并逐渐开始压制王权,在世俗世界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英王亨利二世

第四阶段(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纵横捭阖,教权达到顶峰

1198年,历史上最强硬的教皇英诺森三世继位,他比历任教皇更具野心,他不仅要凌驾王权之上,更要将教皇打造成“万皇之皇”“世界之主”。

在德国,英诺森利用霍亨斯陶芬和韦尔夫家族之间的矛盾,挑起德意志内战,将德国势力从意大利驱逐出去,然后将腓特烈二世扶上王位,控制了德意志政局,迫使腓特烈二世放弃从腓特烈一世开始统一德意志和西西里,包围教皇国的想法。

在英国,他利用贵族对国王的叛乱以及英法之间的仇怨,迫使英王约翰向教皇称臣纳贡,成为教皇的附庸。

此外,他还利用教会权威以及外交手段,迫使腓力二世、莱昂国王阿丰索九世、葡萄牙王桑乔一世、阿拉贡王彼得罗二世、保加利亚王卡罗依昂等先后臣服,并出手干预匈牙利、瑞典、挪威等国的纠纷,罗马教皇成为西欧诸国的最高仲裁者,其权力达到历史巅峰。

英诺森在位期间还多次组织十字军,征服拜占庭,建立拉丁帝国,镇压了法国南部的异端阿尔比派,侵略波罗的海附近的斯拉夫地区,极大拓展了罗马教会的势力。

此时的罗马教皇,宗教上是上帝代理人,手持宗教绝罚大棒,欧洲君主胆敢忤逆,就会被开除教籍;政治上,他是外交高手,纵横捭阖,挑拨离间,利用各国之间矛盾,玩弄各国君主于股掌;军事上,他掌控着欧洲实力最强大的十字军,三大骑士团都受其直接管辖,兵威炽盛;经济上,赎罪券和教会捐税使得欧洲各地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入罗马,罗马教会掌控了欧洲最庞大的财富。

英诺森三世

此时的罗马教皇真正凌驾于欧洲各国君主之上,实现了英诺森三世成为“世界之主”的愿望,他致力于打造的大一统宗教也略见雏形。

然而随着英诺森三世的去世,他费尽心机构建的基督教世界新秩序也随之分崩离析,罗马教皇的权威也在达到顶峰后不久开始极速衰落下去。

第五阶段(13世纪以后):教权滑落,沦为王权附庸

教皇长期致力于与德皇之间的斗争,随着腓特烈二世的去世,德意志分裂成很多各自为政的诸侯领地,再也无力同罗马教皇相抗衡。然而另外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已然兴起。

13世纪的法国处于卡佩王朝的统治之下。经过腓力二世、路易九世等多位优秀法王的苦心经营,此时的法国王权得到巩固,实力已经超过了德意志,成为欧陆最强大的国家。

腓力四世在位期间,为了筹集对英战争军费,下令对神职人员征税。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宣布国王无权向教会行使任何权力。腓力四世下令禁止法国货币出境进入罗马。教皇发布《一圣通谕》,重申教皇的最高权威。1303年,腓力四世率兵进攻罗马,将卜尼法斯八世痛打凌辱,不久教皇死去。法王控制了罗马教廷,教皇权势由盛转衰。

卜尼法斯八世被凌辱

1305年,腓力四世选举法国人克雷芒五世为新教皇,并于1308年将教皇宫邸迁到法国控制下的阿维尼翁(在意大利北部,紧靠法国边境)。此后,连续7任教皇都是受法王控制的法国人,教皇沦为法王的傀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70年,人们将这段时间的教皇称为“阿维尼翁之囚”。

教廷迁往阿维尼翁后,失去了在意大利的大部分教产,为了维持教会开支,教皇加重十一税,并增设各种苛捐杂税,使得欧洲各国人民反对教会的斗争不断发生。

1377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将教廷重新迁回罗马。格里高利十一世死后,枢机主教团发生分歧,法国和意大利势力各选举了一个教皇。法国教皇将教廷迁回阿维尼翁,意大利教皇留在罗马,形成了两个教皇对峙的情况。

双方相互指责对方为“伪教皇”,互相开除教籍,西欧各国也在两个教皇之间纷纷站队,形成了相互敌对的两个阵营,这段时期被称为西方教会第一次大分裂。此后,在英法德等国的干预下,又选举出一名教皇,形成了三个教皇鼎足而立的局面,西方教会变得更加混乱。

15世纪,欧洲各国爆发不同程度的农民起义,各国君主为了稳定欧洲局势于1417年将3个分裂的教皇全部废黜,另选举了一个新教皇,新教皇与各国君主签署协议,在权力上作出让步,结束了历时40年的西方教会大分裂。

然而阿维尼翁之囚的70年,加上分裂的40年,使得教皇权威大受影响,教皇已然沦为各国君主随意摆布处置的棋子,再也无法在世俗权力上与封建君主相抗衡。

1517年,马丁路德针对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行为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宗教改革的大幕,并呈燎原之势在欧洲各国快速蔓延。经过三十年战争、胡格诺战争以及英国内战等一系列长期复杂的斗争之后,基督教再次发生大分裂,形成传统天主教和新教两种教派。英国、瑞士、荷兰、普鲁士、北欧诸国都转而信仰新教,传统天主教势力范围只剩下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奥地利等地区。

宗教改革给了日渐衰微的罗马教廷致命一击,罗马教皇不但在世俗权力上失去了原有影响力,甚至在宗教领域也失去了一统江湖的地位,绝罚一出,莫敢不从,敕令一下,号令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经过上千年的争斗,教权最终还是拜倒在王权之下。

总结

我们分析下这一千多年来教权和王权的斗争史。在8世纪之前,罗马教廷一直是罗马(拜占庭)帝国的附庸,即便后期东西教会分裂后,东方教会也只是拜占庭皇帝统治国家的工具,其中原因前面我也提到了,就是大一统的帝国以及一竿子捅到底的君主专制,皇帝的权力触及帝国上上下下每个角落,包括精神世界,教会根本无力与掌控了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皇帝相对抗。

而西方的罗马教会情况就不同了,在西罗马的尸体上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这些日耳曼蛮族从比较原始的部落制度很难一步跨入到君主专制阶段,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带有原始氏族色彩的封建分封制度,大小国家之间相互制衡,一国之内也是诸侯各自为政,这样高度分裂的政治格局,就给了罗马教廷插手世俗事物的大好契机。

尤其是11到13世纪教皇权势上升这段时期,欧洲主要大国均处于国内政局四分五裂的局面,德意志自娘胎带出来的贵族叛乱起伏不断,法兰西卡佩王朝长时间内被限制在法兰西岛,领地还不如大的诸侯,英国还好些,但赶上失地王约翰这个奇葩,对法作战失地赔款,国内征税惹得天怒人怨,贵族叛乱。也正是趁着封建王权羸弱之际,罗马教廷才借着克吕尼改革之名逐渐摆脱王权控制。此外,这段时期罗马教皇连续对伊斯兰世界发起八次十字军东征,逐渐建立起教会专属的军事力量,开始有能力与封建王权相抗衡,甚至开始凌驾于王权之上。

但这种地位是没有强大的政治力量和稳固的军事实力做支撑的,一旦欧洲各国完成国内政治整合,君主专制得以确立,教会在世俗世界的影响力很快就会被驱逐出去,重新回归宗教信仰的地盘。而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对人性的解放,对教会权威的挑战,罗马教廷在宗教世界的中心地位也一落千丈。归根结底,没有强大的实力做支撑,单依靠虚无缥缈的信仰为制约,根本无力和实打实看得见的世俗王权相抗衡。

1 阅读:4

食铁兽和柏拉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