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DC24没有王炸,AI正在动摇苹果根基

太平洋科技 2024-06-11 06:52:02

所有人都在等待苹果AI。

北京时间6月11日,在今年的WWDC(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终于带来了自己的AI服务——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

在ChatGPT-3.5发布近两年、AI席卷全球后,苹果成为了最后一家推出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科技巨头。这是近二十年来,苹果唯一一次在自己本应该擅长的重要领域,被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发布会上,“苹果智能”压轴登场,也占据了最长的发布时间,但苹果并没有给它冠上“one more thing”的名号。这种矛盾显示出苹果对AI的暧昧态度。

一年前,英伟达CEO黄仁勋说,“我们正处在AI的iPhone时刻”。

在商业世界,一股新潮流的诞生就意味着另一股潮流的黯淡。17年前,苹果用iPhone开启智能手机时代,作为“颠覆式创新”的背景板,诺基亚从此成为商业史上被反复咀嚼的失败案例。

现在,落后的苹果也迎来了抉择时刻:它会成为AI时代的诺基亚吗?

苹果AI,没有王炸

事实上,如果只看“AI”(人工智能)的字面意思,苹果不仅不落后,反而是手机厂商中最早一批提供AI功能的厂商。

早在2017年,苹果就给当年的旗舰芯片起名A11 Bionic,后缀“Bionic”意为“仿生学”,其内置了重新设计的神经引擎(Neural Engine),能够支撑更深度的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如今,iPhone上的文字提取功能(OCR)、全局搜索、计算摄影(DeepFusion)等均是苹果AI能力的体现。

但很显然,苹果的AI和ChatGPT这类AI有着本质区别,后者是如今人尽皆知的“生成式AI”,而苹果在这一领域还没有推出过任何正式的功能或产品。这也正是苹果的焦虑所在。

因此,说本届WWDC最重要的看点是AI,其实并不准确,确切地说是“苹果会如何做生成式AI”。

苹果的答案是:“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

Apple Intelligence适用于iPhone、iPad 和 Mac

一如Face ID、XDR等等,苹果为自己的AI服务创造了一个区别于其他同行的专属名词。但其实,除了名字不一样,“苹果智能”与其他智能手机的AI功能大同小异。

“苹果智能”的主要功能:

全新Writing Tools可帮助用户重写、校对和总结文本,在几乎任何输入位置都可用,包括邮件、备忘录、Pages文稿和第三方app;

Image Playground,用户仅需几秒就能生成图像,提供三种风格选项:动画、插画和手绘;

照片app的“回忆”功能:用户只需输入一段描述文本,便可创作出自己想要看到的故事;

新增的Clean Up工具能够识别并移除照片背景中无关紧要的物体;

Siri终于也迎来更新,除了可以用文字交流,新Siri已经不像是一个“助手”,更像是iPhone本身,拥有了很多的系统级能力,例如可以直接在照片编辑中,通过Siri修图。不过,根据发布会上的演示来看,Siri能控制的app基本都是苹果自己的app,第三方app可能还需时日。

Image Playground的AI生图功能

总的来说, “苹果智能”与其他智能手机厂商区别不大。例如,图片消除功能,谷歌、华为、OPPO早已推出;文本校对功能,微软、WPS等等厂商也早已应用;AI生图更是被玩烂了。

苹果的优势是拥有更强的整合能力和多设备协同性,这是其他手机厂商所不具备的,系统级的文本校对和新Siri强大的控制能力,均完美体现了这一点。

但如果把苹果AI的竞争对手不只是限于“智能手机厂商”的话,那“苹果智能”就算不上有多优秀了。和OpenAI、谷歌等巨头的大模型相比,“苹果智能”就像学龄前儿童。

苹果显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苹果宣布与OpenAI合作,在iPhone、iPad、Mac上直接搭载了ChatGPT。通过GPT-4o,Siri将实现通话录音生成摘要或日程等功能。不过,由于OpenAI并不提供大陆服务,国行版本大概率会是其他大模型了。其中,百度的文心一言此前就曾传出与苹果的合作绯闻。

对苹果来说,接入第三方大模型,可以帮助苹果短时间内弥补AI能力的不足,但代价也很明显:苹果将失去宝贵的用户数据,而这对于训练更强的大模型至关重要。

截至美股6月10日收盘,苹果股价下跌1.91%,投资者似乎对“苹果智能”的积极性并不高。

苹果AI究竟落后了多少?

苹果究竟落后了多少,看看它的对手们就知道了。

老冤家微软用130亿美元傍上OpenAI,市值超过苹果,位居全球第一;谷歌与OpenAI打得难舍难分,用户量仅次于后者;Meta则在大模型开源上高歌猛进,就连远在大洋彼岸的华为、OPPO、vivo,也纷纷发布了智能手机就能用的AI大模型。

被同行甩开的最直接体现是,苹果不再坚持把人工智能称为“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而是在发布会和宣传稿里一遍又一遍念叨起“AI”——当后者已经成为不可撼动的时代潮流时,强如苹果也不得不随大流。

当然,苹果在AI方面也并非毫无作为。在本届WWDC前,苹果有两篇AI论文曾引发业内关注。

其中,去年12月在一篇题为《flash中的LLM:有限内存下的高效大型语言模型推理》的论文中,苹果提出了一种在内存有限的手机或个人电脑上,运行AI大模型的方式。

另一篇发表于今年4月,苹果介绍了Ferret-UI,称其为全新的多模式大语言模型(MLLM),核心能力是能够理解移动用户界面(UI)屏幕。

综合这两篇论文来看,不少人都认为苹果将为iPhone、iPad、Mac带来全新的,能够识别屏幕操作的AI大模型。不过,根据发布会上的信息来看,似乎还没有这两篇论文的实际应用。

虽然苹果在AI领域落后其他巨头,但苹果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至少从市场格局和AI的产品特性来看,苹果还留有很大余地。

和诺基亚不同的是,当年功能机对智能手机是此消彼长,诺基亚没有第一时间选择All in智能手机,最终在犹疑与选择中错失了智能手机浪潮。

但现在的苹果显然没有这种烦恼,AI对智能手机远远算不上是竞争关系,两者更接近合作关系,AI需要智能手机作为终端,智能手机也需要AI提升产品力。所以,苹果面临的压力要比当年的诺基亚小得多。

另一方面,苹果具备的实力也远远强于诺基亚。苹果是目前唯一一家拥有个人电脑及系统、智能手机及系统、手机SoC和电脑CPU的厂商,拥有从硬件生态到软件生态的全方位智能体系,苹果既能自己生产算力(自家的M系列处理器),同时iPhone、Mac等硬件也能源源不断贡献数据。因此,即使苹果在起跑线落后了,但也没人敢忽视它。

对苹果来说,真正的威胁可能不在于AI,而是导致苹果在AI领域落后的原因。

AI真正动摇苹果的根基

苹果为什么会在AI领域落后竞争对手?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动摇苹果的根基。

苹果历史上最重要的三款产品Macintosh、iPod、iPhone,乃至最新的Vision Pro都以技术整合为主,它们没有远超出同行的技术或理论,它们的成功(暂不包括Vision Pro)依靠的是乔布斯天才般的产品嗅觉和无与伦比的执行力。时至今日,苹果留给外界的一大标签便是“只用成熟的技术”。

但在越来越前沿、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科技行业,苹果的“实用主义”开始显现出它的局限性。

谷歌有谷歌研究院和大名鼎鼎的DeepMind团队,微软有遍布全球的微软研究院,Meta也有成立十多年的AI研究院,就连大洋彼岸的阿里巴巴也有达摩院,而苹果呢,提起前沿科学你能想到什么?

根据数码博主“玄感X”的统计,2017-2023年,苹果在会议期刊上发布了278篇论文,而同一时期,苹果的老对手谷歌和微软在同样的会议期刊拥有1417篇和1437篇论文,而这还不包括其他苹果没能发布的会议期刊。

图片源自:哔哩哔哩“玄感X”

如今这轮AI浪潮的基础“Transformer架构”,正式源自2017年谷歌研究员发表的《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论文。

苹果不仅在前沿技术领域投入保守,甚至连同行的研究都忽视了。在Transformer架构被提出后,谷歌、微软、Meta等巨头纷纷开启了自家的大模型项目。虽然如今最受瞩目的业界新星是OpenAI,但谷歌和Meta凭借在AI领域的深厚积累,也并未被甩开太远。

苹果原本有机会在AI上不落后于其他巨头。AI大模型需要海量的数据用作训练,而苹果是全球前三的手机厂商,也是全球前五的个人电脑厂商,有着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高质量数据。

尽管AI大模型训练成本高企,但对苹果来说,钱,从来不是问题。

2023财年,苹果的营收是微软和谷歌的近两倍,969.95亿美元的净利润也比后两者多出整整200多亿美元。

苹果富可敌国的现金大部分都流去哪了呢?股市。

据标普全球(S&P Global)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10年里,美股四大科技巨头苹果、谷歌、微软和Meta总共投入了1.1万亿美元用于回购,其中后三家分别是2080.35亿、1850.74亿和1326.61亿美元。

苹果是多少呢?6247.56亿美元。比另外三大巨头加起来还多。今年5月,苹果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又宣布了11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冠绝群雄的回购额,让苹果股价不断上涨,使其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破1万亿美元、3万亿美元的超级巨无霸。就连自称“不懂科技股”的股神巴菲特也重仓苹果,称赞库克是苹果的出色管理者,甚至是世界上最好的管理者之一。

但正如AI让苹果猝不及防,进入2024年,凭借在AI领域的强势崛起,微软、英伟达市值先后超过苹果。站在下一个时代浪潮的起点,投资者用钱选出了新的创新旗帜。

这时我们再回味巴菲特的话时,或许就能品出另一层意思了:苹果离“科技公司”越来越远了。

一边是对前沿技术的保守投入,另一边在资本市场“左脚踩右脚”,让苹果在面对全新技术或创新浪潮时,难以转身。在AI时代落后的苹果,正在为过于攫取利润而忽视前沿技术,付出代价。

如今,苹果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公司之一,依然拥有全球最完善、可控的移动智能生态,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取决于苹果对自我的定位——它需要颠覆自我,它还有机会挽回这一切。

参考资料:

苹果在 AI 上落后了吗?WWDC24 AI 功能预测解析——少数派

为什么你从没听过苹果的AI技术?——玄感X

0 阅读:1

太平洋科技

简介:PConline以科技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