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老子谁的境界高,人道与天道的较量

尘谷行知 2024-06-09 11:55:41

有人说:孔子的境界不如老子,因为老子管的是天道,而孔子管的则是人道,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天地之间相差甚远,怎么可能平起平坐呢!

嗯,现代人的病根是什么,就是凡事都要比出个高低贵贱才肯罢休,在物质现象层面要攀比谁的生活条件优越,在精神意识层面则要攀比出谁的认知边界更加宽广。

从各种小道消息中听说“孔子请教老子”这种无法考证的典故,认为老子无所不知,否则孔子也就不会向他请教了。

于是带着这样的思维局限,将这两位圣人的境界,以自己思想的觉悟度揣测出来,殊不知“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这就如同一个人为了想要精确地知道某一瓶酒的度数,便将另外一瓶不同牌子且标示着酒精度数的酒灌进自己的肚子里去,灌完之后迫不及待地品尝那瓶没标示度数的酒。

结果显而易见,你自己已经是酩酊大醉了,意识已被酒精蒙蔽,有什么资格拿着自己这点肚量去揣度别人呢?

老子的天道讲求“致虚极”,其方法是“守静笃”,静到极处即是虚,即是反,而无关乎动;

孔子的人道讲究“致良知”,其方法是“格物穷理”,格物极处天理复,良知明,仁义便会自动自发,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由此可知,天道和人道并非两种事物,更加不能用对立的思维方式去阐述得清楚,两者是相辅相成关系,想要达到天道层次,必须借助人道的良知作为跳板。想要修仁道,同样需要借助天道的虚静力量。

人道——良知——天道。

这是一个闭环系统,可周而复始地运作。

文字/尘谷行知

3 阅读:33
评论列表
  • 2024-06-09 17:25

    道:古代道家用唯物主义哲学真理发展走出了个科学路线,江湖术士为了诈骗伪装道家,用一元论唯心主义胡编乱造出了个道教。

  • 2024-06-15 09:12

    儒起源于祭祀,搞迷信的。孔子为了复古周礼,也就是奴隶社会,玩两性年龄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创建了个儒家,被后面的人美化神话迷信化成了儒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