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原甘肃省省长,1956年当选为副主席,毛主席:为德之大不敢忘

雅可谈过去 2024-06-14 11:26:40

1949年2月22日,傅作义、邓宝珊等来到西柏坡,受到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周恩来握住邓宝珊的手说:

“邓先生,我们是长期合作的老朋友,现在你回到‘娘家’了。”

邓宝珊回道:

“我这次为北平和平解放做了一点事,也算尽了我一点绵薄之力,就算我回‘娘家’的见面礼吧。”

就像此前中央军委致电解放军平津战役前线司令部所说的那样,“傅之灵魂是邓宝珊”,邓宝珊确实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邓宝珊的故事。

1894年11月10日,邓宝珊出生于甘肃省秦州直隶州的一个小康家庭,邓宝珊的父亲原来是个穷书生,后来改做生意,家境还算富裕,这让邓宝珊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13岁那一年,邓宝珊的父母先后离世,这让邓家瞬间衰败下来,邓宝珊无力继续学业,辍学到兰州谋生,在父亲的朋友、回族人士马尊义所办的“骏川成”水烟厂当学徒工。

当时清王朝已经走到崩溃的边缘,适逢乱世,进入军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1909年夏,邓宝珊在兰州报名参加新疆伊犁新军,虽然此时邓宝珊才15岁,但身为西北人的他长得人高马大,非常魁梧,这让邓宝珊顺利通过了招募,开始了军事生涯。

1910年7月,邓宝珊加入中国同盟会,第二年,辛亥烽火燃遍全国,伊犁革命党人积极响应,发动了著名的伊犁起义,邓宝珊参加了攻打清政府伊犁将军署和统领衙门所在地惠远城的战斗,因立下战功被提升为参谋。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国篡权,激起了全国的公愤,邓宝珊先后参加了讨袁斗争与护法战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进入到二十年代,邓宝珊参加了冯玉祥的国民军,担任国民二军七师师长,在此期间,邓宝珊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表示欢迎孙中山北上主持国事。

大革命失败后,冯玉祥的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邓宝珊在第二集团军担任军长,当时许多部队都投靠了蒋介石,邓宝珊无意投蒋,便离开部队前往上海居住,在此期间,在杨明轩引荐下,结识了周恩来。

邓宝珊在上海的活动,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于是勾结租界巡捕房拘捕了邓宝珊,并企图引渡到南京进行处置,在友人与家人的多方奔走下,方才脱险。

“九一八”事变后,在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斡旋下,邓宝珊得以重新走上政坛,于1932年2月被任命为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主任,主要负责军事,1935年8月,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邓宝珊对共产党的政策非常支持,奔走于晋、冀、鲁三省,劝说阎锡山、宋哲元、韩复榘抗击日本侵略者,还到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进行会晤,促使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邓宝珊出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与我党所在的陕甘宁边区一直保持友好关系,邓宝珊还多次到延安与毛主席、朱德进行晤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此,毛主席曾对邓宝珊说:

“去年时局转换先生尽了大力,我们不会忘记。”

“八年抗战,先生支撑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

抗战胜利后,邓宝珊为促成国共和谈做了不少工作,但蒋介石还是违背民意发动了战争,为避免卷入战争漩涡,邓宝珊以“养病”为借口,回到老家。

1947年夏,刘绍庭携朱德及续范亭的信来榆林见邓宝珊,邓宝珊在信中回复:

“只要有机会,决当为人民革命事业尽一番力。”

1948年12月,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接受人民解放军的和平谈判倡议,因邓宝珊与中共关系一直较好,傅作义特意派飞机将邓宝珊接到北京,在邓宝珊的多方奔走下,北平最终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邓宝珊加入民革,并出任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甘肃省省长等职务,并在1956年民革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副主席。

十年特殊时期,邓宝珊也遭到一定的冲击,病情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派飞机将邓宝珊接到北京,送入解放军301医院进行治疗,却还是在1968年11月27日因大面积心肌梗塞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4岁。

1 阅读:1707

雅可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