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警法新规生效不到48小时,菲船闯仁爱礁,我们处置有了变化

袁周院长 2024-06-17 18:58:17

根据中国海警于6月17日凌晨4点和6点发布的两条消息,称菲律宾1艘运补船只再次强闯我仁爱礁海域,并表示菲方运补船只多次无视中方警告,违反《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与中方海警船只发生了擦碰事故,中方对此依法采取管制措施,该碰撞事故主要责任完全在菲律宾一方。

必须注意到,此次面对菲船只的硬闯,我们的处置是有了变化的,比如过去是“警示”、“驱离”,如今则是“依法管制”。毕竟菲律宾屡教不改,我们采取管制也是理所应当。

同时,我们采取管制措施,也有一个背景,那就是中国海警局颁布的《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已经正式生效。所以这次菲律宾运补船强闯仁爱礁,时间节点很特殊,就在中国海警法新规生效后不到48小时,属于明显的以身试法。

根据《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所有涉嫌违反出入境管理办法的外国人,在进入中国管辖的海域内,都有可能遭到中国海警船只的扣留和审查,审查扣留的时间最多可以达到60天。

这是中方自这一轮中菲岛礁争端爆发以来,中方采取的最为严厉的法律手段,同时也是中方给菲律宾发出的一个最为明显的信号,如果菲律宾在中菲南海岛礁争端问题上继续死心不改,那么中国海警船就可能对菲方船只和人员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

不过菲律宾并没有收到中方这种善意的警告,反而变本加厉,试图将中国正常的执法手段渲染为“以大欺小”。

小马科斯

6月15日,菲律宾外交部表示,菲律宾政府已经正式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资料,要求联合国承认菲律宾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并且试图通过延伸大陆架,继续将专属经济区向外扩张到350海里,基本将我国整个南沙群岛囊括在内。

菲律宾非常清楚联合国不可能支持菲律宾的主权主张,但菲律宾此举本身就没想过让联合国支持菲律宾,而是希望将该事件扩大化,在国际舆论中制造一种“中国在以大欺小”的假象,从而让国际舆论更加有利于菲律宾一方。但很明显,全球舆论的目光被吸引到今年的G7集团领导人峰会以及在瑞士举办的关于乌克兰和平峰会上,国际媒体对于菲律宾故意渲染的这一事件着墨并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正式生效之后,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劳纳也在鼓动菲律宾渔民,要求菲律宾渔民不要顾及中方的“扣押威胁”,继续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进行捕鱼活动。这才有了菲律宾运补船只再次“摸黑”以身试法,试图对仁爱礁发起补给的行动。

“坐滩”仁爱礁的菲军舰

菲律宾此次摸黑对“坐滩“在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登陆舰进行补给,实际也释放出了2个消息。

一是菲律宾政府必须要向菲律宾渔民释放一个明确的消息,中方不会对菲方渔船进行扣押,即使扣押也有菲律宾政府兜底。菲律宾想要实现对我南海岛礁的侵占,前提条件就是要有足够多的海上活动来进行支撑,仅仅以现在菲律宾的海军实力和海警实力,还远远达不到对我国南海岛礁进行实际控制的能力,菲律宾渔船在此海域进行捕鱼行动,将有利于保护菲律宾在该海域的既得利益。所以菲律宾军方和海岸警备队必须要“身先士卒”,向菲律宾渔民展示这一结果,所以才有了菲律宾运补船只在此关键时刻弄了一场再次强闯仁爱礁的戏码。

第二个就是“马德雷山号”登陆舰已经撑不住了,连破船上的人也快撑不住了。在中菲政府间的“君子协定”被菲律宾单方面彻底撕毁过后,菲律宾已经很难再继续向仁爱礁运送补给。

加上这艘破船年久失修,再不进行加固,很快就会面临分崩离析,因此菲律宾也不得不想办法进行加固。单纯作秀的话,也没必要“摸黑”进行补给,这一举动只能说明菲律宾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补给,毕竟在过去一段时间,在中方拦截下,菲方运补船都未能成功接近破船,仅有因此空投补给行动,有部分物资被其所获得。

因此,在中菲南海岛礁争端问题上,菲律宾可以说能打的牌都已经打得差不多了,现在唯一的底牌就是美国。美菲之间签了《共同防御条约》,现在成了菲律宾在南海和中国进行岛礁争夺的唯一底牌,在小马科斯政府无牌可打的情况下,菲律宾此举甚至有故意拖美国下水的想法。

毕竟在《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生效之后,菲律宾船只强闯仁爱礁,运补船只将面临被中方扣押,人员被扣留的风险。按照此前美国一众政府高级官员的表态,这有可能会导致中美在南海的冲突。

2 阅读:756
评论列表
  • 2024-06-17 21:26

    好像是强制驱离,没有查扣。

  • 2024-06-17 21:44

    这是个彻底拔除菲律宾在我南海非法存在势力的好时机呀,期待一举成功。

  • 2024-06-18 07:32

    菲西部军区的8名海军特种兵,驾驶多条快艇强行冲撞我海警执法快艇,结果被我海警徒手缴枪并教育放回,其中之一手指被船夹断。

袁周院长

简介:军事专家,特约军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