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宗康妃:曾打死皇后劫持皇帝,巴结魏忠贤,却活到康熙十三年

雍亲王府王妃 2024-06-18 11:35:27

了解明史的应该知道明朝的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16帝中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仅在位1个月便去世了。在朱常洛的后宫中,值得一提的不是朱常洛的三位皇后:

孝元贞皇后郭氏:是朱常洛做皇太子时的太子妃,为朱常洛生下一位公主;

孝和王皇后:是明熹宗朱由校的生母,万历四十七年去世;

孝纯刘皇后:是明思宗朱由检的生母,万历四十二年被朱常洛呵斥而死。

而是朱常洛的两位选侍,在明朝被选入宫但是没有册封位份的便被称之为“选侍”。在朱常洛还是太子的时候太子宫中有两位李选侍,为了区分二人,便称“西李”与“东李”。东李性格沉静,为人仁慈,平时沉默寡言,并不擅长争宠。虽然在太子宫的地位高于西李,但是不如西李得宠。万历四十二年孝纯刘皇后(当时为太子宫淑人)去世,年幼的朱由检便由东李照顾

如此,东李也算得上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的养母。

崇祯皇帝生母早早去世,若是东李能够活到崇祯一朝的话,必定会得到崇祯皇帝的孝顺,得以有太妃之尊,甚至是皇太后之尊。

然而东李却在天启一朝抑郁而死:明光宗仅在位一个月病逝,皇长子朱由校继位,史称明熹宗,年号天启。天启二年,东李被天启皇帝封为庄妃。天启一朝,宦官魏忠贤与他的对食客氏(明熹宗的乳母,在宫里如同皇太后一般)仗着天启皇帝对他们的宠信而多行不法之事,十分猖狂。

对待宫里女眷十分苛刻,东李虽然是先帝庄妃,但是却在生活上遭受到客魏的苛待。最终,在天启四年,东李便抑郁而终,年仅37岁。

东李善良仁慈,还是朱由检的养母;若是再坚持几年等到养子登基、除掉魏忠贤,便可以安度晚年。然而历史并不能假设,只能是惋惜。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祸害遗千年!

东李虽然早早去世,但是并不安分、深得朱常洛宠爱的西李却安稳渡过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以及清朝的顺治、康熙两朝,活到了康熙十三年,80多岁高寿而终。

很多人不解:西李曾打死明思宗朱由检的生母孝和王皇后,还曾直接扣押年仅15岁登基的明熹宗朱由校,但为何能善终,还活到了康熙十三年呢?

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看看“西李”的一生。

虐杀帝母

不管是东李还是西李具体入太子宫的时间并不确定,朱常洛是在万历二十九年被封为皇太子,万历三十年大婚迎娶郭氏为皇太子妃,万历四十一年太子妃郭氏病逝,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孝和王皇后)已经成为太子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

而这个时候西李与东李已经入太子宫,所以大概推断西李与东李入宫的时间是在万历帝三十年到万历四十一年之间。

王才人初入太子宫便是才人,而且还是万历帝(万历帝父皇)亲自册封的才人,后生下太子朱常洛的长子母凭子贵,在太子宫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妃郭氏。郭氏为朱常洛生下一位公主,万历四十一年病逝,郭氏病逝后,作为太子长子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便成为太子宫位份最高的。

之后王才人又生下一个儿子朱由㰒,只是幼子夭折。

然而太子宫最得宠的是西李,西李虽然此时仅为选侍,并没有被册封什么位份。但是她仗着太子对她的宠爱,并不将王才人放在眼里。

王才人虽然为太子朱常洛先后生下两个儿子,但是并不如西李得宠。根据《明史》的记载,据说王才人因为与西李争风吃醋,二人发生了口角,没想到西李居然仗着太子对她的宠爱,而直接打了王才人,王才人作为太子宫的“女主人”,遭受到这样的屈辱,而太子朱常洛并没有为王才人做主,王才人含恨而死。

王才人去世后,朱常洛不仅没有苛责西李,反而将王才人留下的儿子朱由校交给西李照顾。如此一来,西李便成为了太子长子的养母。朱常洛作为太子便是板上钉钉的未来皇帝,而朱由校作为朱常洛的长子,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便是板上钉钉的未来皇太子人选,西李抚养朱由校,自然地位更加不同。

西李除了是朱由校的养母外,还曾短暂抚养过刘淑人(孝纯刘皇后)所生的第五子朱由检。

不过因为在万历一朝,朱常洛从不受父皇万历帝的宠爱,所以并不敢随意册封太子宫的宫人。就这样在万历帝病逝前,太子宫既没有太子妃,也没有新才人,大多都是选侍的身份。

差点成为明光宗皇后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万历帝病逝,太子朱常洛登基,史称明光宗,年号泰昌。

朱常洛成了新帝,自然他的太子宫淑人、才人、选侍们便转变为皇帝的后宫妃嫔,等着册封具体的位份。西李本就得宠,再加上有先帝郑贵妃的挑唆,便开始觊觎皇后之位。而郑贵妃则是觊觎皇太后之位,郑贵妃是万历帝一生最宠爱的妃嫔,位至皇贵妃。

正因为郑贵妃的存在,万历帝迟迟不肯立长子为太子,而是想要万贵妃所生的皇三子为皇太子。然而群臣反对,最终万历帝与郑贵妃的目的也没有达成,在万历二十九年将已经20岁的长子朱常洛封为皇太子。

朱常洛被封为太子这年,他的生母王恭妃被郑贵妃囚禁景阳宫不得自由,一直到病逝。

而朱常洛父皇不宠爱,还有郑贵妃在,虽然已经被封为太子,但是日子很不好过。

可以说郑贵妃是朱常洛的敌人,万历帝在病逝前留下遗言:要朱常洛册封郑贵妃为皇后。万历帝之所以没有亲自册封,是因为万历帝的发妻王喜姐一直活到了万历四十八年四月,万历帝从未废后,即便是再宠爱郑贵妃都不可能将其立为皇后。

而王喜姐病逝后,万历帝也一直卧病在床,自然没有精力册封郑贵妃为后;更何况皇后刚去世不久,即便要册封也要两年以后。

然而万历帝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只好将此事交待新帝去做。

朱常洛登基后,便下旨礼部册封郑贵妃为后,但是因为群臣反对,郑贵妃也没有顺利被封为皇后。郑贵妃向来跋扈,虽然新帝已经登基,但是她并不忌惮新帝。反而,与朱常洛最宠爱的西李整日勾结在一起。

西李请求光宗将先帝郑贵妃封为皇太后,而郑贵妃则是请求光宗将西李封为皇后。

光宗本就卧病在床,还要听两个女人一直叨叨,实在是忍受不了,便召集群臣,下旨封西李为皇贵妃。但是在光宗与群臣商议时,西李便在一处偷听,听到只是将自己封为皇贵妃而非皇后,便十分生气,直接冲了出来,要求光宗将自己册封为皇后。

大臣们见西李如此,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光宗也没有答应,毕竟西李虽得宠毕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好在礼部侍郎孙如游反应比较快,对西李说:

如今太后(光宗生母孝靖皇后王氏)与元妃(孝贞纯皇后郭氏)等人的谥号还未定下来,等到这些事情解决好在册封皇贵妃也迟。

如此,便将西李册封皇后一事顺利拖延了下来。

然而光宗仅在位一个月便病逝了,别说册封西李为后,就连生母与发妻的谥号都未来得及确定,一切都需要新帝明熹宗朱由校来解决。

移宫案

新帝一登基,西李便成为先帝妃嫔,顶多算是新帝的养母。但是西李仍旧不死心,在万历帝郑贵妃的挑唆下,直接赖在乾清宫就是不肯搬走,而且还直接将新帝朱由校扣押着,并且让群臣将朝中奏折都交给她来批阅才可。

西李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封号的先帝妃嫔,却有吕雉的野心。

但西李并没有吕雉的智谋,终究是要败下阵来。

如此便发生了,明朝末年的三大案之一——移宫案。

乾清宫是历朝历代皇帝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西李无封号,居然敢直接拘禁着新帝,试图阻拦新帝登基,以此来要挟群臣给自己一个封号。新帝不能登基,群臣十分生气,尤其是东林党人(以江南的士大夫为主),东林党人担心西李会同万历帝郑贵妃勾结在一起,二人一起垂帘听政。

大学士刘一燝、御史左光斗等人极力上疏,劝谏西李离开乾清宫。

然而西李却不为所动,仍旧坚持让群臣将其册封为皇后才可以。

但西李只是有勇气,并没有谋算,最终败下阵来,不得不搬出乾清宫。甚至连乾清宫的行李都未来得及收拾,便赶紧抱着自己年幼的女儿离开了乾清宫,搬到了先帝妃嫔们应该养老的地方去。而宫里的太监宫女,见西李大势已去,便将她的珠宝首饰都抢了去。

如此一来,在东林党人的帮助下,朱由校得以顺利登基,史称明熹宗,年号天启。

虽然熹宗顺利登基,但是西李还在,后宫便不会安稳。

很多人说熹宗虐待自己的养母,竟然逼得西李抱着自己的女儿要投井自杀。御史贾继春更是直接弹劾东林党人:作为臣子,怎么能管内廷的事情呢?

熹宗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便将西李曾将自己的生母王才人打死、虐待自己的事情说了出来,并且将御史贾继春罢免官职。但是西李毕竟是先帝光宗的宠妃,熹宗并没有为难西李,只是没有如西李所愿,给她尊号以及实权而已。

巴结魏忠贤与其对食客氏

了解明史的应该知道熹宗一朝,权宦魏忠贤把持朝政,同自己的对食客氏一起胡作非为,不断地与东林党人为敌。客氏不仅仅是魏忠贤的对食,还是熹宗的乳母,熹宗对其十分信任依赖,让客氏一个乳母居住在后宫妃嫔才能居住的宫殿。

熹宗生母与嫡母都早早去世,西李虽是养母但不得熹宗尊重,而客氏仗着熹宗的宠信与尊重,俨然成为后宫的“皇太后”。

在移宫案中,魏忠贤与客氏本就为西李出了一份力,虽然西李失败,但为此西李与魏忠贤、客氏的关系十分不错。在魏忠贤与客氏当道时,西李便拼命地巴结。

在魏忠贤与客氏的帮助下,熹宗居然将打死自己生母、曾拘禁自己的养母西李尊为康妃,甚至称御史贾继春劝谏有功,将其恢复官职。

可以说此时的大明,不是皇帝当家,而是权宦掌权。

也正因为魏忠贤与客氏的缘故,导致明熹宗无后而终。

天启七年熹宗病逝,因为没有皇子能继承皇位,只能“兄终弟及”,由弟弟继位。

在此之前,明光宗的次子、三子、四子都已经先后去世,只剩下信王朱由检。

如此,朱由检便是板上钉钉的新帝人选,史称明思宗,年号崇祯。

崇祯皇帝继位后,很快便除掉了魏忠贤与客氏。

西李虽然因为巴结魏忠贤与客氏,得到了康妃的位份,生活过得好一些,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实权。魏忠贤与客氏被除掉后,崇祯皇帝看在西李是父亲爱妃的面子上,并没有为难西李,仍旧让其在后宫中安度余生。

按理说,西李作为明熹宗玉明思宗的养母,即便是不给皇太后之尊,也应当给一个太妃的尊号。但是崇祯皇帝很清楚西李的为人,也很厌恶祖父宠妃郑贵妃,所以并没有给西李以及郑贵妃尊号。而是将祖父万历帝妃嫔刘昭妃尊为宣懿太妃,代行皇太后之职,成为后宫中地位最高的长辈。

刘昭妃是万历帝第一次选秀时入宫的,是一后二妃中的一位。性格沉稳仁慈,从不招惹是非,所以得以安稳渡过了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是资历最为深厚的先帝妃嫔。

新帝登基,西李虽然没有得到任何的尊号,但是她曾将熹宗生母孝和王皇后打死、还曾拘禁熹宗、阻止熹宗登基,再加上是魏忠贤与客氏一党的人,却能保全自身,得以继续活命,简直是一个奇迹。

当然这跟明熹宗与明思宗两位皇帝的性格也有关系,他们并非弑杀之人。

得以善终

在崇祯一朝,西李跟其他的先帝妃嫔们一样,在后宫安稳度日。

但崇祯十七年,她们的安稳生活被打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进入紫禁城,崇祯皇帝自缢而死。明熹宗的皇后张氏、崇祯皇帝的皇后周氏以及很多的宫女太监,都不想成为李自成的阶下囚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西李当然没有这么高的气节,而是被李自成俘虏。

不过李自成仅在京城一个月便被清军赶走,清军占领紫禁城后,西李等人便又落到了清廷的手里。清廷虽然将几乎所有的明朝宗室子弟处死,但是并没有为难这些明朝的妃嫔们,而是出钱将她们供养起来。

就这样,西李得以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根据《池北偶谈》的记载,西李一直活到了康熙十三年,80多岁时才病逝。这在历朝历代所有的妃嫔中,属于寿命最长的后妃之一了。

西李病逝时,移宫案已经发生54年之久;

崇祯皇帝也已经自缢30年了,而大明王朝早已被清朝所取代。

至于她唯一的女儿,以及外孙子女,也早已在明朝结束时自尽而死,而唯独西李孤独地活到了康熙十三年。

西李的一生,做了很多过分的事情,不管是打死皇后还是拘禁皇帝,都应当被处死;然而她有朱常洛的宠爱,还遇到了两位脾气温和的养子,得以让自己活了下来。

参考资料:

《池北偶谈》

《彤管拾遗》

《酌中志》卷二十二

《明史·列传二 》

0 阅读:109

雍亲王府王妃

简介: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喜欢读历史书,更喜欢畅谈历史